- 年份
- 2024(7988)
- 2023(11502)
- 2022(9976)
- 2021(8995)
- 2020(7797)
- 2019(17844)
- 2018(17712)
- 2017(33965)
- 2016(18763)
- 2015(21569)
- 2014(21985)
- 2013(21694)
- 2012(20534)
- 2011(18605)
- 2010(18836)
- 2009(17928)
- 2008(18233)
- 2007(16822)
- 2006(14699)
- 2005(13508)
- 学科
- 济(82931)
- 经济(82821)
- 管理(58080)
- 业(52299)
- 企(43126)
- 企业(43126)
- 方法(34175)
- 数学(29854)
- 数学方法(29495)
- 财(22411)
- 农(21815)
- 中国(21018)
- 制(20209)
- 地方(19932)
- 业经(16925)
- 学(16476)
- 贸(14862)
- 贸易(14854)
- 易(14305)
- 体(14258)
- 农业(14130)
- 银(13580)
- 银行(13546)
- 融(13275)
- 金融(13271)
- 务(13210)
- 财务(13171)
- 财务管理(13131)
- 行(12874)
- 环境(12499)
- 机构
- 大学(280049)
- 学院(277616)
- 济(114135)
- 经济(111497)
- 管理(103627)
- 研究(95973)
- 理学(88397)
- 理学院(87316)
- 管理学(85782)
- 管理学院(85225)
- 中国(73657)
- 京(59211)
- 科学(58651)
- 财(55274)
- 所(49648)
- 农(48122)
- 中心(44670)
- 研究所(44623)
- 江(44263)
- 财经(42848)
- 业大(40744)
- 经(38568)
- 农业(37739)
- 北京(37269)
- 范(37229)
- 师范(36863)
- 经济学(35185)
- 州(34794)
- 院(34270)
- 经济学院(31763)
- 基金
- 项目(179848)
- 科学(141305)
- 研究(131883)
- 基金(129789)
- 家(112840)
- 国家(111918)
- 科学基金(95208)
- 社会(83519)
- 社会科(79019)
- 社会科学(78993)
- 省(70816)
- 基金项目(68553)
- 教育(61201)
- 自然(60615)
- 划(59800)
- 自然科(59169)
- 自然科学(59151)
- 自然科学基金(58082)
- 编号(53883)
- 资助(52992)
- 成果(45444)
- 重点(41225)
- 部(40325)
- 发(39194)
- 课题(37936)
- 创(37238)
- 制(36700)
- 创新(35042)
- 科研(34399)
- 国家社会(34368)
- 期刊
- 济(130830)
- 经济(130830)
- 研究(82801)
- 中国(59482)
- 财(44964)
- 学报(44594)
- 农(44584)
- 科学(40317)
- 管理(38067)
- 大学(33723)
- 学学(31616)
- 教育(31546)
- 农业(29479)
- 融(27097)
- 金融(27097)
- 技术(24743)
- 财经(21745)
- 业经(20315)
- 经济研究(19859)
- 经(18719)
- 问题(17303)
- 业(15519)
- 贸(14703)
- 版(14469)
- 技术经济(13950)
- 理论(13239)
- 国际(13008)
- 统计(12853)
- 科技(12669)
- 图书(12619)
共检索到425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官华 李静 蔡静雯
一项大型跨界基础设施的落实既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也需要相关区域间的利益协调,两者作用的发挥都需要借助特定的机制安排。本文以港珠澳大桥项目协调机制的变迁为案例,在分析其背后中央权威和区域协调机制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发现央地关系不对等、中央权威适时介入和区域协调主导权趋势性变动构成了协调机制变迁的三大特征。并以此三大特征探究粤港澳地区政府间关系的基本格局,包括中央与港澳、中央与广东这两组关系不对等的原因以及中央政府的相应对策,中央权威对区域事务介入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广东在粤港澳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变迁。
关键词:
中央权威 区域协调 合作机制 港珠澳大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倩 杨刚强 江洪
区域合作是特定区域内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合作,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和禀赋的差异性约束,造就了区域之间利益矛盾。因此,只有通过各方都认同的平台或市场进行交易、交换,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一、激励机制1.通过内部开放推动与外部合作。以东盟为例,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大多数国家经济不发达,且存在巨大差别,只能在差别中寻求共享利益点。对外部市场和资金的依赖性是东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于辉
区域合作源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共同要求,区域协调机制可以减少区域间恶性竞争,内化区域间交易成本以及克服区域间负外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繁荣。该文以长三角为例,指出当前区域合作的重要特征及突出问题,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障机制效率、规避失灵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协调机制 区域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邢海峰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城一地的资源组织能力和容纳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领域向综合化、规模化、复杂化发展的趋势,这种条件下,要求区域城镇系统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以新疆西北区域为例,首先分析了区域合作机制构建的基本要素以及当前西北疆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别从组织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就完善区域地方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以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合作组织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区域合作利益分配机制、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支撑的区域合作保障机制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合作机制 西北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帅 盛昭瀚 丁翔
作为一项重大跨境基础设施工程,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背景下,由中央政府领导、三地政府在工程建设方面深度合作的重大典范。其工程决策问题涉及面之广、决策过程之曲折、决策难度之大,在国内外都十分罕见。通过回顾港珠澳大桥项目协调决策的实践历程,系统总结与分析我国重大跨境工程协调决策体系构建的宝贵经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家海 王晓娟
近年来,将长三角区域合作扩展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已成为一个迫切但政策实践问题。本文在系统地分析泛珠三角、泛渤海区域合作地实际进程和日本、美国、欧盟区域合作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政府间协调机制的三个总体性原则、五个结构要素和四个相关的操作性问题。同时,就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空间范围设计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新方案,即7+3模式,并阐述了其主要理由。
关键词:
泛长三角 区域合作 政府间协调机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靳东升 刘馨颖
区域合作中各国的税制及政策差异愈大,就越容易产生税收冲突,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因此,开展区域内各国之间税制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税收协调与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各国的税制差异,结合中国-越南经济合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中的税收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丽红 杨博文
碳减排是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而碳排放权交易是碳减排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我国已经开展区域性碳交易,不过各地方立法相差悬殊,使区域性碳交易不能正常运行。借鉴欧盟、美国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碳交易立法机制,我国可以通过府际横向合作,构建区域性碳交易立法协调机构,实现信息共享、联动监管、共同执法,将区域性碳交易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为构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文星 朱凤霞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间合作治理已成为各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也成为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政府公共管理的一条重要途径。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来保证合作各方的信息畅通和利益实现,即构建科学的组织体系、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各地方政府就会提高跨区域合作的意识和愿望,就会主动地通过这种途径来寻求区域发展中共同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区域协调 合作治理 科学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袁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问题,为缩小区域间的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对全国的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普 李雪松
本文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关联效应模型,并论证了区域关联效应具有乘数关系。在此理论前提下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和区域补偿政策这两种区域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实际运用,并提出区域协调机制失灵的规避措施和区域发展权的构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包健
区域发展不协调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对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的国家更是如此。中国的区域不协调由来已久,但是近些年有不断扩大的态势。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提上议事内容。本文揭示了我国区域不协调的现状,并从政府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刻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和立足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四项目标,处理三对关系,实施五项措施。
关键词:
区域协调 政府作用 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晶
本文从"扼制"问题出发,构建了关于区域合作选择的博弈模型,论证了完全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不能自动实现和维持,会陷入"囚徒困境",导致区域产业同构现象;进而分析了扩展模型以及相关经济区域收益效用的变动和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变化;为推动区域合作,从理论上提出了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央区域经济管理机构和法规专司区域利益协同,培育微观经济主体并支持企业跨区域联合与重组这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扼制”问题 区域合作 博弈论 囚徒困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伟全
区域合作协调机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它既是解决科层组织的"行政区"界限与区域经济活动的开放性两者之间矛盾的理性结果,又是满足单个行政主体难以应对区域公共事务急剧增加的现实需求。国外常见类型的协调机构有三种类型,其产生缘由与权限各异。通过国内外协调机构比较研究,就其权力来源、功能定位、组织结构、运行规范和多元参与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协调机构 区域治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洪
从深化合作的意义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相对稳定,将可能使"10+3"自由贸易区成为未来东亚经济共同体的"主板模块";在协调东亚经济共同整合方面,实现贸易自由化与产品标准化的紧密结合,变革生产组织方式等,亦是需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区域合作 东亚经济共同体 "主板模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