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15)
2023(18121)
2022(15473)
2021(14399)
2020(11967)
2019(26972)
2018(26798)
2017(50824)
2016(27690)
2015(31149)
2014(30899)
2013(30407)
2012(28156)
2011(25549)
2010(25827)
2009(23750)
2008(23318)
2007(20804)
2006(18611)
2005(16877)
作者
(80260)
(66695)
(66445)
(62699)
(42678)
(31943)
(29949)
(25956)
(25351)
(24012)
(22734)
(22691)
(21468)
(21342)
(20616)
(20504)
(19798)
(19488)
(19157)
(19083)
(16761)
(16530)
(16061)
(15308)
(14947)
(14922)
(14837)
(14733)
(13492)
(13247)
学科
(113508)
经济(113371)
管理(85396)
(81452)
(67922)
企业(67922)
方法(44203)
数学(37140)
数学方法(36693)
中国(33987)
(31055)
地方(28829)
(28400)
业经(27714)
(24936)
技术(24883)
(23965)
农业(21146)
(19957)
银行(19904)
(19534)
贸易(19515)
理论(19240)
(19124)
(19082)
金融(19078)
(18858)
环境(18695)
(18256)
(17093)
机构
大学(391707)
学院(391274)
(156145)
管理(153043)
经济(152610)
研究(136335)
理学(130893)
理学院(129349)
管理学(127249)
管理学院(126509)
中国(102753)
(85399)
科学(83528)
(73746)
(68919)
(62449)
研究所(62165)
中心(61320)
(60216)
财经(57292)
业大(56654)
北京(54663)
(53782)
师范(53273)
(51932)
(49954)
(48674)
农业(48342)
经济学(46180)
师范大学(43040)
基金
项目(262337)
科学(206894)
研究(195331)
基金(188146)
(163681)
国家(162255)
科学基金(139376)
社会(122619)
社会科(116165)
社会科学(116137)
(104026)
基金项目(99751)
教育(89598)
自然(88957)
(87040)
自然科(86833)
自然科学(86816)
自然科学基金(85276)
编号(79878)
资助(76258)
成果(65454)
(59460)
重点(59245)
(57665)
(57247)
课题(56313)
创新(53277)
国家社会(50125)
(50124)
科研(49096)
期刊
(181450)
经济(181450)
研究(120790)
中国(86200)
管理(60171)
学报(59798)
(57463)
科学(56641)
(56025)
教育(51257)
大学(45658)
学学(42586)
农业(39725)
(37480)
金融(37480)
技术(37139)
业经(30386)
经济研究(28058)
财经(27965)
(23957)
问题(22920)
图书(21183)
(21123)
科技(21041)
技术经济(20164)
理论(18753)
现代(17973)
(17670)
论坛(17670)
(17473)
共检索到601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民强  吴承业  
区域创新是促使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激励因素与推动力。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两种主要的区域创新活动,对推动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其创新决策过程;其次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概念并探讨其内涵;最后研究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机制并分析其推动区域复合系统(ESREn)协调运行的两种激励:水平激励与增级激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庆国  徐玉高  侯世昌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整体的发展观,是指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ESN) 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协调发展过程。本文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STI) 与ESN 协调发展关系及其作用与特征等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蓉  
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点是旅游业的核心。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景点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为旅游景点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运行机制、开发机制、管理机制和竞争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俞国平  
经济活动中选择何种技术取决于一定的制度环境 ;环境资源无偿使用制度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只有通过制度创新 ,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才能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建民  
区域技术创新机制、过程分析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系统观念出发,对推动区域技术创新的机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三个基本的机制,即动力机制、扩散机制和共生机制。并对三种机制的影响因素、功能、联系做了分析。此外,本文基于对克莱因(S.Klein)、罗森堡(N.Rosenberg)的"链环—回路模型"以及Peter L.Josty的创新过程模型的研究,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多因性和多维性以及不同路径做了重新认识,独创性地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晚春东  鞠耀绩  
一、矿区可持续技术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矿区STI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创新,它除了本身应符合传统的技术创新之外,还应具有更深的内涵、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条件。矿区STI是指矿区政府、企业、公众在以可持续的方式合理开发利用矿区资源,以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推动包含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广义经济价值的增长,实现矿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过程。其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①STI的实质是一种生态创新,更确切地说,是技术创新与生态创新的复合创新。②STI是人们有目的地改变人与自然的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长海  
中小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创新的重要力量,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殊性决定其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得到金融、财税、政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完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方巍  林汉川  
中国海外工业园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全球与区域价值链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国海外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平台。国际生产体系转型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新工业革命与数字经济转型升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成为全球治理标杆与准则,为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以东道国制度环境为调节变量,构建社会技术创新影响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基于全球24个国家的52家中国海外工业园543份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社会技术创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嵌入创新三个维度对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东道国制度环境在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与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制度创新与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中国海外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更要重视社会技术创新以及二者的耦合发展,同时要根据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社会技术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方巍  林汉川  
中国海外工业园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全球与区域价值链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国海外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平台。国际生产体系转型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新工业革命与数字经济转型升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成为全球治理标杆与准则,为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以东道国制度环境为调节变量,构建社会技术创新影响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基于全球24个国家的52家中国海外工业园543份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社会技术创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嵌入创新三个维度对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东道国制度环境在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与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制度创新与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中国海外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更要重视社会技术创新以及二者的耦合发展,同时要根据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社会技术创新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冉棋文  高希龙  余洪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北战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内容与微观基础,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功能。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对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发育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提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成长的相应对策、措...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中东  
本文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内涵、功能及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驱动机制 ,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军  燕波涛  
为研究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煤炭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本文选取经济体排放二氧化硫(SO2)总量作为环境规制指标,采用与"煤"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作为技术创新指标,选取煤炭消费数量作为煤炭产业发展指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对我国2000~2016年相关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是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二者呈"U型"曲线,环境规制短期和长期有力于煤炭产业发展,中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需平衡产业规制强度;技术创新对煤炭产业发展短期提振效果显著,但技术创新短期内很难突破环境规制制约煤炭产业发展助推技术创新与环境规制发展。同时提出,环境规制管控要适度;技术创新从量变向质变转变;打造产业链"减排"措施的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爱东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物流产业所面临的制度困境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制度创新从根本上决定着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而高效管理机制、产业融资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则是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强  
从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出发,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方向性选择,构建以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机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文章以体现我国民族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方式的数据为基础,围绕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论证了技术创新以及低碳经济、低碳产业对于地区发展的战略影响,并给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