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3)
2023(11547)
2022(9806)
2021(8773)
2020(7442)
2019(17142)
2018(16681)
2017(32856)
2016(17794)
2015(20315)
2014(20618)
2013(20753)
2012(20025)
2011(18453)
2010(18720)
2009(17385)
2008(17430)
2007(15831)
2006(13917)
2005(12799)
作者
(54119)
(45380)
(45333)
(42887)
(29086)
(21949)
(20802)
(17676)
(17211)
(16173)
(15504)
(15337)
(14544)
(14397)
(14218)
(14130)
(13826)
(13427)
(13105)
(13096)
(11373)
(11355)
(11138)
(10337)
(10299)
(10200)
(10190)
(10142)
(9205)
(9106)
学科
(91110)
经济(91031)
(48710)
管理(48531)
方法(38805)
(36814)
企业(36814)
数学(34785)
数学方法(34556)
地方(25755)
中国(25263)
(24438)
(19612)
业经(18317)
农业(16875)
(16204)
(16172)
贸易(16162)
(15545)
地方经济(14759)
(14573)
(14335)
金融(14333)
(13923)
银行(13895)
环境(13636)
(13378)
(12837)
(12552)
技术(11969)
机构
学院(268277)
大学(267465)
(115693)
经济(113297)
管理(100716)
研究(95509)
理学(85925)
理学院(84874)
管理学(83625)
管理学院(83103)
中国(72553)
科学(57887)
(57329)
(52559)
(49387)
(47247)
研究所(44530)
中心(44053)
(41930)
财经(41485)
业大(38824)
(37568)
农业(37066)
(36953)
师范(36596)
北京(36574)
经济学(36264)
(34069)
(33579)
经济学院(32941)
基金
项目(173290)
科学(136525)
研究(127553)
基金(124621)
(108017)
国家(107095)
科学基金(91235)
社会(81468)
社会科(77328)
社会科学(77305)
(68768)
基金项目(65864)
教育(58597)
(57854)
自然(57254)
自然科(55891)
自然科学(55875)
自然科学基金(54885)
编号(52076)
资助(51585)
(43210)
成果(42543)
重点(39699)
(38918)
课题(36735)
(35746)
发展(35043)
(34472)
国家社会(33587)
创新(33539)
期刊
(131964)
经济(131964)
研究(80729)
中国(54993)
(43367)
学报(40749)
(39773)
科学(37856)
管理(35385)
大学(30406)
农业(29418)
教育(29042)
学学(28554)
(28276)
金融(28276)
技术(23490)
业经(22495)
经济研究(21323)
财经(20966)
(18002)
问题(17955)
(15836)
技术经济(14374)
(14343)
商业(13681)
统计(13308)
资源(12823)
理论(12618)
图书(12462)
世界(12358)
共检索到409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刘迎霞  
文章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Mapinfo技术等分析方法,对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河南各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能力出现明显的分层,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区域很少,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的区域多,且两极分化显著。各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形成了以西北区域为中心,向东南递减的圈层结构。保持区域内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长期提高是很重要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仕新  张友国  邹东涛  
本文利用主成份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制度与管理等对可持续发展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2)中国及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依赖还很大,其生产方式仍是粗放型的,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其生产方式的粗放程度呈上升趋势;(3)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上的差距不是造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而人力资本和广义技术进步上的差距,是生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林  李莎  陈洪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湖南14个市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差异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宇  范英  魏一鸣  
本文以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地区的人力资本、经济发展、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途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区域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大,并逐步进入减速发展阶段,各地区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实现经济的腾飞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增强,最终实现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明  陈琳  廖鸿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国伟  卫夏青  朱凤琴  刘爱华  
基于新常态下农村区域发展的特点,建立了DPSI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距离函数的熵权和灰色关联度组合赋权方法,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以安徽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安徽省农村可持续发展划分为6种类型,同时,在地级尺度上分析了安徽省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域特征、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了不同类型地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志强,孔令锋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在决策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过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合生  
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提出了测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状况的定量方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宝娟  
本文以保证人类发展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并且针对本套指标,从综合可持续度和可持续发展不确定性两个方面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评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泽明  刘晋  
能源与人口是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因素 ,具有特殊重要的影响 ,应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向隅  周建生  
城市营销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首先概述了城市营销的内涵以及城市营销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接着以湖南张家界市为例,指出了其在城市营销中的若干不足,最后提出了张家界开展城市营销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寒冰  金晓斌  吴可  韩博  孙瑞  姜国栋  周寅康  
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人类与自然界交互的关键载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分析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联特征,解释其对SDGs的支撑能力,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内涵解析框架,探索其对SDGs的支撑机制并构建可持续发展支撑力评价体系,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土地利用系统为核心,在人地关系视角下解析其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分析其在人地耦合系统中的运行机制,揭示其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可为确定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解析。(2)山东省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力呈"省域西低东高、市域中心低周围高"分布,研究期内,66%的区域实现了支撑能力的提升,支撑力变化呈现"西北部提升、中部及东部下降"现象。具有农业优势的西部平原区对SDGs的直接支撑及自身稳定力提升,但间接支撑力有所下降,东部经济发达区自身稳定力有所提高,但直接及间接支撑力下降。(3)各类型支撑力变化空间相关性显著。显著区域多分布在市辖区,菏泽市农业发展能力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东营市土地经济产出及社会供应能力呈高—高集聚,土地自身稳定力呈低—低集聚。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实证分析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政策调控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娟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构建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评定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河北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定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需要从完善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提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利锋  宋金平  
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空间,其资源禀赋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其社会经济实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启动力,区域的文化背景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和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者选择了当前我国的三类典型地区,在诊断其区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主要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