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57)
2023(16901)
2022(14725)
2021(13781)
2020(11648)
2019(26949)
2018(26962)
2017(51544)
2016(28391)
2015(32144)
2014(32591)
2013(32575)
2012(30435)
2011(27765)
2010(28063)
2009(25872)
2008(25548)
2007(22888)
2006(20054)
2005(17992)
作者
(85571)
(71252)
(70889)
(67404)
(45285)
(34224)
(32352)
(28100)
(27016)
(25523)
(24308)
(24040)
(22684)
(22620)
(22024)
(21992)
(21593)
(21149)
(20432)
(20342)
(17838)
(17658)
(17264)
(16136)
(16028)
(15995)
(15900)
(15884)
(14449)
(14162)
学科
(122467)
经济(122353)
管理(78381)
(74955)
(59698)
企业(59698)
方法(53403)
数学(46371)
数学方法(45888)
(33850)
中国(33637)
地方(30746)
(27607)
(27517)
业经(26299)
农业(22958)
(21827)
贸易(21814)
(21053)
环境(21044)
(20665)
(19424)
理论(18764)
(18622)
银行(18561)
(18195)
金融(18192)
技术(17799)
(17782)
(16879)
机构
大学(412030)
学院(410681)
(162949)
经济(159193)
管理(158731)
研究(144689)
理学(136511)
理学院(134863)
管理学(132379)
管理学院(131644)
中国(107364)
科学(92664)
(89773)
(75318)
(73126)
(72981)
研究所(68658)
中心(65335)
业大(64066)
(61915)
财经(58138)
北京(57558)
农业(57286)
(56950)
师范(56390)
(52619)
(52598)
(50354)
经济学(48002)
师范大学(45523)
基金
项目(276527)
科学(215225)
研究(200638)
基金(197263)
(172790)
国家(171326)
科学基金(144951)
社会(123334)
社会科(116692)
社会科学(116655)
(109356)
基金项目(105149)
自然(94949)
(92575)
自然科(92573)
自然科学(92548)
教育(91883)
自然科学基金(90842)
编号(82960)
资助(81769)
成果(67744)
重点(62652)
(62603)
(60310)
课题(57833)
(56487)
科研(52941)
创新(52761)
教育部(50659)
计划(50624)
期刊
(183716)
经济(183716)
研究(120881)
中国(81407)
学报(67892)
(66227)
科学(62046)
管理(56344)
(54238)
大学(49933)
教育(47859)
学学(46710)
农业(45747)
技术(35940)
(35889)
金融(35889)
业经(31274)
经济研究(28511)
财经(27272)
问题(24204)
(24119)
(23192)
图书(22591)
技术经济(20734)
资源(20417)
科技(20073)
理论(19708)
(19349)
商业(18923)
现代(18327)
共检索到610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建  王仰麟  吴健生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物质流分析通过度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其环境影响,定量评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生态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简述物质流分析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方法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基本原理。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物质流分析相关研究进展,认为对比于国外的蓬勃发展,该方法在我国尚未获得普遍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国内已有的研究也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理论探讨相对薄弱;实证研究又以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为主,但多侧重国家尺度,少区域物质流分析;而产业部门物质流分析则相对较少,且偏重能源矿产采掘业,对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建  刘松  吕婧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能值分析以能量为单位定量评估人类生态经济系统中各种生态流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尽管能值分析定量评价了自然环境资源对人类生态经济系统的贡献,克服了传统能量与经济分析方法的诸多缺憾,但在理论方法上仍存在不足之处。综合国内外区域能值分析的最新进展,能值转换率的确定、能值分析与空间格局分析的整合、能值成本价值论与市场(使用)价值论的整合、可持续性阈值等问题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音波  夏志新  陈新庚  彭晓春  
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本文综合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IPAT方法,对广东省经济系统在1990年~2005年期间的自然物质输入与物质输出进行计算分析,并与江苏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广东省的物质利用效率在1990年~2005年期间低于江苏省,物质输出效率在1990年~1996年、2000年~2005年期间高于江苏省,在1997年~1999年期间低于江苏省;物质消耗强度在1990年~2005年期间高于江苏省,物质输出强度在1990年~1996年、2003年~2005年期间低于江苏省,在1997年~2002年期间高于江苏省。2001年~2005年是其中发展最好的一个阶段,初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式容  叶民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雪华  
997年~199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院特别支持项目和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研究工作计划实施顺利,“青藏高原深部状态与隆升的动力学机制”课题组、“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重大事件研究”课题组、“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刚  
应用物质流分析方法,研究1991~2010年中国农业部门的物质消耗总量指标和物质消耗效率指标,得到一些新认识:第一,从总量上看,DMI和TMR呈波动变换态势,而反应物质利用效率的IMC和MP指标则具有显著的上升趋势;第二,从结构上看,在农业环境经济系统中,国内物质提取及其隐藏流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进口及其隐藏流所占比重较小;第三,从国际贸易上看,中国农业部门并没有因为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而增大国内生态环境的压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刚  
210003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研究了1995—2002年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相关指标,发现经济系统的物质需求总量和物质输出总量巨大,自然环境的生态压力短期内无法得到缓解;人均物质需求量不高,物质生产力也很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出倒“U”型,最高点出现在人均收入700美元,然后进入下降通道;技术水平是影响物质需求总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出口能源中的煤炭存在巨大隐藏流是导致生态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世琦  杨改河  
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包括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涵义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涉及环境与社会两大领域 ,建立科学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有助于推动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 ,可持续发展理论还有待深入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永玲  
国际可持续发展指标及评估系统研究的进展姚永玲(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24)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正在逐渐发生实质性的转变,由以一般性的理论模式探讨为主进入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主的新时期,其中重要任务是对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杰  
文章构建了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响应评估体系,考察了多个变量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影响,得出了技术进步是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等结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先鹏   方恺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的焦点议题。作为行星边界框架向社会经济领域的拓展,甜甜圈框架为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甜甜圈框架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本地化拓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甜甜圈框架有机整合了环境边界和社会经济基本需求,进而将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该框架以稳态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既要一定的人造资本以满足人的社会经济需求,又要恒定的自然资本以维持环境的可持续性。甜甜圈框架的本地化拓展应用多以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自评估为主,缺乏对内在交互机制的深入阐释。为增强对环境边界与社会经济边界之间传导机制的科学认知,亟需加强基于生态系统单元的环境边界、生态系统服务和社会经济边界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甜甜圈框架对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与中国兼顾生态保护红线和社会经济底线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甜甜圈框架在中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振国  孙桂凤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以来,我国从学术界到社会各界分别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开放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地理学、资源管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系统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相关领域。为了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加大了对可更新资源保护的力度、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布局、区域综合减灾规划制定与工程的建设。与此同时,国家有关资源、环境、灾害管理等职能部门,从制定可持续发展途径出发,开展了大量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这些工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论建设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案例研究。利用中国知网网络平台和Google搜索引擎工具,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京燕  张珊珊  
本文的目的是测算开放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即环境成本转移指数。本文运用物质流的方法,采用对外贸易内含污染的平衡指标(balance of embodied emissionsintrade)对中国在1976-2004年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对外贸易的内含六种空气污染物污染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总进口的空气污染排放要大于总出口,总体上对外贸易有利于中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但中国同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发达国家的环境贸易条件(environmental terms of trade)在样本期内呈逐步恶化趋势。从部门结构看,2004年中美双边贸易内含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化学和钢铁这两个部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利锋,郑度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当前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单项指标和指标体系在指标与可持续性的关系、指标权重的选择、指标的定量化、可持续性的总体判别方法、资本替代性与替代速度、指标阈值的确定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主要难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然要落实到不同尺度的空间地理单元上 ,区域发展是评价的对象 ,因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 ,不同区域的评价指标或指标体系必然会有所不同。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而发展的可持续性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质量 ,包括自然资源的再生或替代、生命支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或改善。据此 ,论文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可持续性二维评价坐标体系 ,并提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指标遴选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