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8)
2023(13937)
2022(12007)
2021(11277)
2020(9207)
2019(21118)
2018(21025)
2017(40213)
2016(21939)
2015(24742)
2014(24925)
2013(24786)
2012(23155)
2011(21063)
2010(21201)
2009(19108)
2008(18519)
2007(16243)
2006(14434)
2005(13093)
作者
(64836)
(53493)
(53169)
(50297)
(34143)
(25600)
(24164)
(21111)
(20406)
(19154)
(18331)
(18027)
(17049)
(17039)
(16577)
(16315)
(15821)
(15739)
(15252)
(15193)
(13326)
(13288)
(12833)
(12177)
(12003)
(11922)
(11857)
(11796)
(10778)
(10552)
学科
(94712)
经济(94621)
管理(60212)
(56852)
(45375)
企业(45375)
方法(37455)
数学(31846)
数学方法(31508)
中国(28295)
地方(27066)
(25588)
业经(21505)
(19882)
(19246)
农业(17540)
(16218)
贸易(16199)
(15942)
(15589)
环境(15336)
(15252)
(15048)
地方经济(15013)
银行(15007)
理论(14853)
(14751)
金融(14749)
技术(14568)
(14489)
机构
大学(309269)
学院(308963)
(122738)
管理(122253)
经济(119903)
研究(110035)
理学(104813)
理学院(103549)
管理学(101828)
管理学院(101269)
中国(82355)
科学(68668)
(68335)
(56167)
(54551)
研究所(50995)
(50724)
中心(49796)
(46591)
业大(45767)
北京(44001)
(43936)
师范(43539)
财经(42801)
(40394)
农业(39356)
(38840)
(38447)
师范大学(35201)
经济学(35201)
基金
项目(210316)
科学(165091)
研究(155987)
基金(150132)
(130718)
国家(129566)
科学基金(110790)
社会(96487)
社会科(91286)
社会科学(91264)
(83027)
基金项目(80186)
自然(71589)
教育(70924)
(70009)
自然科(69864)
自然科学(69851)
自然科学基金(68568)
编号(64742)
资助(61552)
成果(52729)
(49180)
重点(47311)
(45612)
课题(45178)
(43498)
创新(40512)
科研(39615)
发展(39327)
项目编号(39232)
期刊
(142156)
经济(142156)
研究(95105)
中国(65896)
学报(47734)
(46572)
管理(46240)
科学(45246)
教育(40194)
(38333)
大学(35815)
学学(33130)
农业(32806)
(28880)
金融(28880)
技术(28031)
业经(24344)
经济研究(22023)
财经(19893)
图书(19732)
问题(18135)
(16959)
(16774)
理论(16036)
科技(15770)
资源(15294)
技术经济(15179)
实践(14843)
(14843)
现代(14257)
共检索到472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建军  欧阳慧  
本文分析了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四大变化,即人口继续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区域增长格局从东部地区"一马当先"向中西部地区全面加速、各区域协同并进转变,地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专业分工加强;研判了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即各地区经济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沿海发展带集聚发展态势更加突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对地质工作需求的影响及地质工作部署重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付国珍  摆万奇  
当前我国耕地面临粮食保障与耕地严重撂荒、耕地保护与普遍"占优补劣"、农产品安全与土壤环境污染等诸多现实矛盾,针对新问题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亟待开展。本文在梳理现有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耕地质量的内涵及概念;总结了针对农业生产能力、耕地潜力、土地适宜性、土壤及环境质量、可持续利用、分等定级等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综述了已有研究在国家、区域、地块三个尺度的进展;提出了耕地质量评价重点转移、结合农户视角的综合评价、时空变化监测网络构建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标准化评价四个发展方向,以期为耕地质量评价理论提升及实践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凤花  徐旭  
文章以我国31个省级区域物流为研究对象,结合Theil指数模型构建了分析区域物流差异发展趋势的模型,并借助2001~2011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区域经济差异相关指数,剖析了区域物流差异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区域物流差异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程度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区域物流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区域经济的极化;各地区应当首先关注内部差异问题,再考虑向外部拓展的发展模式;发展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消除差异,而是分析如何在差异中寻找发展机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军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和耕地的持续减少,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资源质量的状况与耕地的保护及管理。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收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土地整理的全面推进,与之密切相关的土地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鉴吸收土地质量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探索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研究体系,以从其根源入手寻求提高土地质量的对策,对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由数量管护转变到质量和生态管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土地质量的概念与研究现状,提出土地质量的发展趋势主要有:①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反映与实际应用日趋紧密;②土地质量变化的过程机理与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成逊  周惠仙  
本文回顾了我国区域税收竞争的几个发展阶段,评述了区域税收竞争存在的效应,并对我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背景下中西部区域税收竞争的新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区域税收竞争经历了从局部竞争到全面竞争再回归到规范适度竞争的历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思芃  姜红  张絮  
科技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区域科技资源匮乏与协同度较低严重制约区域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如何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协同与共享,如何推动各创新主体共同治理、共同发展是政府与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2008—2017年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科技统计数据及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哈长城市群科技资源协同现状与未来协同趋势进行测算,结合生态学理论与生态化治理方式,设计区域科技资源生态化治理机制。结果发现:2009—2017年科技资源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态势平缓,其中2009-2011年和2013年复合系统协同度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其它均处于一般协调状态。通过预测发现,2008—2022年科技资源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处于一般协同状态。基于此,围绕科技发展生态环境、区域空间协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设计治理机制,促进区域科技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耀文  张朋柱  
在建立宏观经济决策GASS研讨平台的基础上,本文比较了省级区域经济发展预测过程中,GASS系统与实际过程之间在集成方法方面的区别。经过分析,我们认为GASS系统在群体参与、信息来源、意见充分度方面有诸多优势,在收敛性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其忠  
工业化产生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危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研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R/S分形方法,使用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1995-2011年期间的序列数据。首先,以能源消费总量为控制变量,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是工业废气排放。然后,着重分析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的R/S分形轨迹。实证结果表明:它们的Hurst指数均介于0和5之间,说明其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未来变化呈负相关性,但它们的分维值却不同,全国和中部地区距1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彪  郭红  
区域性场外市场已经在全国各地设立与发展,其中部分区域型场外市场已经打破区域性的局限,逐渐成长为全国性的股份转让系统。但是我国在区域性场外市场的自律监管及行为规则方面准备不足,不仅无法妥善监管区域内的场外市场,也没有为成长起来的区域性场外市场进行监管方面的制度设计。区域性场外市场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适当的准入条件以及良好的自律监管系统,以适应不同的发展阶段。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白永秀  任保平  
区域经济学是与经济地理学联系在一起的,是由经济地理逐步演化而来的,区域经济学不断地吸收当代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加强与深化其基础理论研究,逐步走向体系化和规范化,形成了日益规范的空间分析经济学;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学将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作为基础,形成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具体化和微观化以及研究方法的模型化和计量化,并以“问题区域”为新的研究关注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可能是,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将逐步吻合;政府间合作走向务实;大企业将扮演更重要角色;各区域经济增幅差距有望缩小;投资增幅将出现一定回落;消费需求增幅会略有差异;东中西部外贸差距进一步扩大。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明  商静  
自区域规划诞生起,城市规划师从物质空间角度、政治家和经济学者从区域发展角度,对区域规划一直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在"联合选厂"、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群规划、经济区规划等的推动下,编制体系和技术方法不断成熟。未来,区域规划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研究空间需求的新变化。面对规划体制改革,必须实现编制内容的创新。面对区域治理的新要求,必须发挥中央、地方、市场和民间的共同作用。面对技术的日新月异,必须实现分析方法的精细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魏后凯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然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开始加剧,东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地区经济增长的格局看,1979-1991年,沿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彪  郭红  
区域性场外市场已经在全国各地设立与发展,其中部分区域型场外市场已经打破区域性的局限,逐渐成长为全国性的股份转让系统。但是我国在区域性场外市场的自律监管及行为规则方面准备不足,不仅无法妥善监管区域内的场外市场,也没有为成长起来的区域性场外市场进行监管方面的制度设计。区域性场外市场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适当的准入条件以及良好的自律监管系统,以适应不同的发展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