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7)
2023(11226)
2022(9447)
2021(8673)
2020(6952)
2019(15722)
2018(15456)
2017(28977)
2016(15800)
2015(17836)
2014(17662)
2013(17472)
2012(16780)
2011(15304)
2010(15467)
2009(13946)
2008(13648)
2007(12313)
2006(11257)
2005(10416)
作者
(48293)
(40293)
(39980)
(37670)
(25685)
(19560)
(18119)
(15680)
(15561)
(14540)
(13760)
(13747)
(13255)
(12846)
(12741)
(12423)
(12027)
(11961)
(11656)
(11511)
(10212)
(10103)
(9865)
(9411)
(9160)
(9123)
(9099)
(8938)
(8232)
(8144)
学科
(69596)
经济(69536)
管理(39275)
(38824)
(28656)
企业(28656)
地方(27216)
(22443)
中国(22393)
方法(19807)
业经(17047)
数学(16501)
数学方法(16272)
农业(15748)
(14837)
地方经济(14708)
环境(12230)
(12196)
(12085)
(11839)
(11515)
金融(11513)
(11479)
贸易(11464)
(11179)
银行(11141)
(10953)
(10887)
技术(10596)
(10588)
机构
学院(223154)
大学(219321)
研究(86357)
(86084)
经济(83835)
管理(77972)
理学(65358)
中国(64722)
理学院(64380)
管理学(63090)
管理学院(62665)
科学(55687)
(49530)
(45435)
(44873)
研究所(41253)
中心(39084)
(38071)
(37772)
业大(35646)
农业(35254)
(34259)
师范(33818)
(31967)
北京(31424)
(31043)
(30428)
财经(28493)
技术(27069)
师范大学(27045)
基金
项目(147119)
科学(114022)
研究(107444)
基金(101454)
(90095)
国家(89257)
科学基金(74555)
社会(64894)
(62704)
社会科(61246)
社会科学(61229)
基金项目(53774)
(51490)
教育(48682)
自然(48519)
自然科(47253)
自然科学(47238)
自然科学基金(46325)
编号(44500)
资助(40999)
(38988)
成果(36127)
重点(34439)
课题(33407)
发展(30771)
(30548)
(30385)
(30242)
创新(28577)
计划(28026)
期刊
(109906)
经济(109906)
研究(68171)
中国(55692)
(42467)
学报(37598)
科学(35154)
管理(31643)
教育(30670)
农业(29544)
大学(27887)
(27477)
学学(25930)
(22690)
金融(22690)
技术(21619)
业经(20074)
经济研究(16149)
(15743)
问题(14151)
资源(13804)
财经(13270)
图书(12835)
(11573)
(11541)
科技(11512)
(11129)
论坛(11129)
(11096)
(10625)
共检索到361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旭红  瞿商  
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湖北省现有的"两圈一带"战略定位的依据是区域分工,这并不符合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层级性特点。湖北省应该定位于区域梯级发展战略。具体设计是以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经济发展要素最富集的武汉城市圈和江汉平原为先发,以形成湖北省区域发展的双引擎。在此基础上,利用襄阳和宜昌两市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形成湖北省区域发展的两翼。恩施和十堰以及神农架林区作为尾翼,发展轻型的旅游服务业,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最终形成湖北省区域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覃道明  马德富  
我国进入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但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不可能齐步推进,现阶段应该实施区域突破战略。在选择率先突破时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并具体分析了湖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突破战略选择及推进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万靖  周小兵  刘蒂  黄锦鹏  
省级终端能源消费的分解及需求预测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以湖北省的数据为例,首先采用LMDI模型把湖北省1996~2012年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出效应是促进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而效率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是湖北省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由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还未凸显。其次,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回归模型对湖北省终端能源消费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这些分析方法和结果,不仅可以为湖北省制定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提供科技支撑,也为其他发展中的中西部省区提供了方法学的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座铭  余金科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耦合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湖北省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系统的耦合协同发展进行测度,并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颖  
在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综合反映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效率、效果,及时修正区域低碳经济的战略途径,是亟待突破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利用2010年湖北省12个城市的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到了影响以上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因子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文达,李梦花  
一、新的历史时期湖北省人口 发展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我省的人口发展提出了重大的战略任务。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理论为指导,提出我省人口发展的战略任务,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相协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丽珍  罗震东  陈浩  
基于经济联系量和交通可达性的理论模型,建立湖北城市间的关系测度,并结合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等要素流的关系测度,运用ArcGIS技术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发现流动空间产生的空间关系作用于传统的中心地体系,形成湖北省网络城市体系,并形成由西向东梯度加强的关系格局,高速交通网和信息网建设对城市间关系作用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建斌  
城建设计企业涉及的业务板块较多,不同业务板块之间发展不均衡。本文以湖北省城建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毛利率和毛利贡献率两个角度对各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并结合市场标杆企业现状,以公司内部实际经营情况和行业发展前景为基础提出各业务板块的短期和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景清  周亚娟  林爱文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指导地区发展的基本方针,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引领和抓手。本文在科学合理地分析目前湖北省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势以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生态建设、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建设、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健全以及乡村振兴四个方面提出了湖北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建议,为“十四五”时期湖北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小如  黄亚平  
我国山区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69.79%①,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全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84%分布在山区。山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一半的人口脱贫致富,故山区对于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摆脱具有核心性的话语权。由于政策的倾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如今,欠发达山区县交通条件陷入困境,基础设施欠账累累,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乡镇空间离散、发展无序。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及分形理论方法,分别从交通网络密度、城乡空间紧凑度及交通设施人均拥有量三方面进行定量测算,明确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度。在辨析欠发达山区县城镇化的背景与明确交通发展动力的前提下,指出实现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尹承梅  吴太山  
从人才储备、智力支持、科技服务、决策咨询和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湖北省七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重点学科为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现状,从服务意识、科技转化平台和服务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涂人猛  
湖北省现代旅游业是在80年代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七五”期间,全省有组织接待海外旅游者累计达59.5万人次,平均年增长41.4%,旅游外汇收入总数累计达7471美元,年增长43.4%,其中,1990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已达15.57万人,外汇收入达2263.18万美元。现在,全省有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启文  
对外贸易对湖北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外贸的绩效,湖北省在选择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时,应从本省的实际出发,既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又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是要以动态的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振新制造业,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光电子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祥  
一、湖北省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发展战略目标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湖北省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工业,以钢铁、建材、化工原料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以及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为主轴的交通通信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均处于屈指可数的位次。但是,从发展前景供需形势来看都不容乐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