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96)
- 2023(21586)
- 2022(17923)
- 2021(16667)
- 2020(13924)
- 2019(31878)
- 2018(31661)
- 2017(59878)
- 2016(32752)
- 2015(37098)
- 2014(36848)
- 2013(35923)
- 2012(33374)
- 2011(30122)
- 2010(30498)
- 2009(28242)
- 2008(27964)
- 2007(25333)
- 2006(22194)
- 2005(20061)
- 学科
- 济(133706)
- 经济(133539)
- 管理(97663)
- 业(92537)
- 企(76617)
- 企业(76617)
- 方法(55915)
- 数学(48341)
- 数学方法(47602)
- 中国(39020)
- 农(37425)
- 财(34832)
- 地方(31519)
- 业经(31233)
- 制(29250)
- 学(27309)
- 农业(24861)
- 技术(24449)
- 银(23516)
- 贸(23470)
- 银行(23467)
- 贸易(23453)
- 理论(22962)
- 易(22677)
- 融(22536)
- 金融(22528)
- 行(22501)
- 务(21071)
- 财务(20980)
- 财务管理(20922)
- 机构
- 学院(463066)
- 大学(459875)
- 济(185153)
- 经济(181023)
- 管理(175424)
- 研究(157041)
- 理学(149996)
- 理学院(148275)
- 管理学(145297)
- 管理学院(144444)
- 中国(120278)
- 京(97930)
- 科学(96821)
- 财(88673)
- 所(79832)
- 农(78076)
- 中心(73134)
- 江(72701)
- 研究所(72028)
- 财经(68979)
- 业大(68239)
- 经(62381)
- 范(61862)
- 北京(61751)
- 师范(61173)
- 农业(61055)
- 州(57711)
- 院(57456)
- 经济学(56130)
- 技术(52216)
- 基金
- 项目(306931)
- 科学(241605)
- 研究(225039)
- 基金(219924)
- 家(192113)
- 国家(190474)
- 科学基金(163305)
- 社会(141347)
- 社会科(133899)
- 社会科学(133862)
- 省(123108)
- 基金项目(115308)
- 教育(105691)
- 自然(105165)
- 划(103146)
- 自然科(102768)
- 自然科学(102741)
- 自然科学基金(100883)
- 编号(92310)
- 资助(89953)
- 成果(75580)
- 重点(69890)
- 发(68709)
- 部(66961)
- 创(66414)
- 课题(65715)
- 创新(61649)
- 科研(58478)
- 国家社会(58069)
- 教育部(57266)
- 期刊
- 济(210135)
- 经济(210135)
- 研究(135302)
- 中国(101676)
- 学报(72604)
- 农(71763)
- 财(70358)
- 管理(68155)
- 科学(66729)
- 教育(58917)
- 大学(55399)
- 学学(51972)
- 农业(48552)
- 融(45044)
- 金融(45044)
- 技术(44716)
- 业经(35571)
- 财经(33942)
- 经济研究(33300)
- 经(29227)
- 问题(27035)
- 业(26583)
- 统计(23244)
- 技术经济(23098)
- 版(22474)
- 科技(22230)
- 图书(22057)
- 策(21950)
- 贸(21049)
- 商业(20811)
共检索到704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庭东 韩斌
运用青木昌彦的熊彼特式制度创新理论重新梳理我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转轨经济的制度创新路径,把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观作为各级政府博弈所遵从的"共享信念",把"政策引致性扭曲"作为博弈战略选择,证明了中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的制度创新自发遵从了熊彼特式制度创新路径。进一步对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与福利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熊彼特式制度创新理论提出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潘平
中国贸易大国的崛起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回望对外贸易制度变迁60年的历史,我国在对外贸易制度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促进了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2008年外贸总额为25616亿美元,相当于1950年(11.35亿美元)的2256倍,至今已连续五年在世界贸易排行榜上稳居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海兰 刘德钦 谢彦明
在对云南省10个县的集体林权配套制度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云南省集体林权改革前后配套制度改革的绩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流转机构不断完善、森林保险规模不断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不断壮大、森林资产评估工作稳步推进、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有所增加;然后针对调查分析发现的配套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集体林权配套制度改革的创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笑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不明晰和随之而来的收益分配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进行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好方式,它采取集体净资产既分股量化到人又不变现瓜分集体资产的办法,成员按份共有,明晰了每个成员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产权份额;使农民真正成为集体经济的投资主体、决策主体和受益主体,成为集体经济名符其实的主人。从实践的情况看,社区股份合作制是适宜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产权制度形式。
关键词:
产权 社区股份合作制 制度创新 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姚宝珍
采用制度互补理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路径进行研究。通过博弈模型报告了制度不互补是导致区域协调发展低效运行的关键,认为府际职责边界模糊,本位主义路径依赖和制度惯性,以及区域制度结构复杂性是造成制度不互补的本源。提出了正向的制度激励将激发地区间在不断演化的博弈中自主实现合作行为的观点,认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着力构建互补的制度体系,从权威、分权、价值、多元、配套、规范等6个路径同步推进制度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李颖
"新常态"发展阶段国家建设的中心任务已调整为通过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集约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在这一进程中,城镇化是核心驱动力。针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对中国132个地级以上城市规模分布的对数正态、帕累托、齐普夫分析,比较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效率的差异,揭示了影响因素,进而指出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是改革现有制度安排,促进人口充分流动,实现城市规模的最优分布。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规模 发展效率 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玉珍
土地制度是我国现行经济社会体制中的元制度,土地制度创新受需求诱致因素和体制的约束。在体制约束下自下而上的变革困难,自上而下的制度供给面临制度粘性,处于体制内夹心层的地方政府中间扩散型土地制度创新成为主要路径。该文在分析成都土地整治、重庆地票、天津宅基地换房、嘉兴两分两换土地制度创新在需求诱致和体制约束下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原则、定位和制度供给基础上,提出在需求诱致下我国现行体制内土地制度创新的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国锐
城市是碳排放的集中地,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气候及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构建一条从碳源到碳汇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主要包括调整能源结构、生产低碳化和消费低碳化以及扩大碳汇等几方面的内容。同时,为了保障城市发展低碳化的目标,还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工具的创新。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碳排放 发展路径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霖
本文力图把分析对象定位在地方政府与地方经济组织之间的制度供给———需求关系框架内,从当地企业对制度的需求入手,描述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方面的行为变迁,以解释地方经济发展动力的来源。并以台州市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为分析对象,阐述政府制度创新行为在地方经济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化特征。
关键词:
制度供给 市场化 地方政府 股份合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平 姜曰木
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城市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技术、制度与产业特征,在产业的生命周期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并探讨了在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协同驱动机理与实现路径。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命周期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超
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存在政府主导和教师主导的"双重路径"。当前,这两条路径都面临"单主体"困境,主体间合作不足,无法有效实现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平衡。为此,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创新需要由单主体单向度推进模式向多主体协作模式转变,以激发教师的学术生产力为目标,整合多重制度逻辑,最终实现制度环境的整体提升。在制度创新的实践中必须首先推进学术组织及学术职业的有序分化,以此为前提在高校层面实施组织变革,关照大学教师的整体发展、全面发展和整个制度体系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大学教师发展 制度创新 主体 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彬
中部地区发展环境、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弱势地位,除国家的区域政策影响或历史原因造成外,区域内部制度安排的相对低效率也是主要诱因之一,在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难以全面惠及中部地区时,实施区域内部有效率的制度创新是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突破的基本途径,文章选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制度创新的效率问题,指出在中部经济崛起战略的制度创新中,应运用高效的制度去调节和控制中部经济发展中的本土资源、人才和资金等因素合理有序的运行,从而减少制度变迁阻力,提高制度运行效率。
关键词:
中部崛起 制度创新 效率障碍 制度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新峰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区域公共管理作为新型的治理形态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领域。探究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问题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推进制度创新。区域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雪阳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35个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子维度均会促进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攀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度创新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明显。据此,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施动态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借力数字经济提升全球价值链区域分工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