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2)
- 2023(12825)
- 2022(11207)
- 2021(10575)
- 2020(8839)
- 2019(20028)
- 2018(19884)
- 2017(38028)
- 2016(20769)
- 2015(23285)
- 2014(22773)
- 2013(22247)
- 2012(20198)
- 2011(18147)
- 2010(18055)
- 2009(16344)
- 2008(15725)
- 2007(13623)
- 2006(11790)
- 2005(10029)
- 学科
- 济(81680)
- 经济(81606)
- 管理(63217)
- 业(59909)
- 企(52077)
- 企业(52077)
- 方法(37308)
- 数学(31902)
- 数学方法(31485)
- 中国(20997)
- 农(20158)
- 地方(20134)
- 技术(19318)
- 业经(19047)
- 财(18753)
- 学(17509)
- 理论(14853)
- 和(13946)
- 农业(13835)
- 环境(13390)
- 技术管理(13162)
- 制(13141)
- 贸(12725)
- 贸易(12716)
- 划(12378)
- 易(12259)
- 务(12114)
- 财务(12047)
- 财务管理(12026)
- 银(11407)
- 机构
- 大学(284492)
- 学院(284154)
- 管理(118371)
- 济(108571)
- 经济(106112)
- 理学(103399)
- 理学院(102248)
- 管理学(100529)
- 管理学院(100020)
- 研究(92115)
- 中国(66715)
- 京(60571)
- 科学(59292)
- 财(47516)
- 所(45224)
- 业大(42423)
- 农(42075)
- 中心(41644)
- 研究所(41629)
- 江(40509)
- 范(38890)
- 财经(38669)
- 师范(38566)
- 北京(38060)
- 经(35180)
- 院(34382)
- 州(33515)
- 农业(32795)
- 师范大学(31189)
- 经济学(31008)
- 基金
- 项目(203315)
- 科学(160753)
- 研究(150269)
- 基金(145869)
- 家(126683)
- 国家(125599)
- 科学基金(108889)
- 社会(93758)
- 社会科(88782)
- 社会科学(88759)
- 省(81611)
- 基金项目(78574)
- 自然(71033)
- 自然科(69379)
- 自然科学(69363)
- 教育(69019)
- 自然科学基金(68089)
- 划(68084)
- 编号(61730)
- 资助(58709)
- 成果(48957)
- 创(46119)
- 重点(45359)
- 部(43880)
- 发(43770)
- 课题(42712)
- 创新(42286)
- 科研(38381)
- 项目编号(38151)
- 国家社会(37686)
- 期刊
- 济(115456)
- 经济(115456)
- 研究(80685)
- 中国(53879)
- 管理(43326)
- 学报(43013)
- 科学(41196)
- 农(36865)
- 教育(36596)
- 财(34506)
- 大学(32444)
- 学学(30259)
- 技术(26646)
- 农业(26442)
- 融(20464)
- 金融(20464)
- 业经(19780)
- 经济研究(17938)
- 财经(17508)
- 科技(16735)
- 图书(16124)
- 技术经济(14956)
- 经(14858)
- 问题(14352)
- 业(14234)
- 理论(13897)
- 资源(13670)
- 实践(12957)
- 践(12957)
- 现代(12718)
共检索到402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羽翼 郭茜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创新程度最高的原始创新逐渐取代其他能力,成为区域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在对原始创新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文章从原创动力、原创主体、原创环境等剖析原始创新的工作路径,并依此构建区域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原始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原始创新主体创造能力、原始创新动力、原始创新产出能力四个二级指标,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10个三级指标及34个四级指标。
关键词:
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野 曹倩 陶于祥 吴继飞
为准确把握中国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水平、区域差距和动态规律,聚焦影响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前置因素——策源,以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内涵为逻辑起点,构建涵盖主体创造、成果产出、基础支撑、环境保障4个维度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有关统计年鉴数据,运用CRITIC-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探测分析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12—2021年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结果表明:中国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仅广东、江苏、北京和上海在全维度上得以充分发展,其他多数省份的4个维度出现不同程度偏离;整体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年均基尼系数为0.221,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距,其中东部区域内差距最大,中西部区域间差距最小;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内的差距呈先扩大后逐渐缩小趋势,但无极化现象,而中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呈扩大趋势,并存在两极分化苗头。最后从实施差异化的调控策略、提升原始创新策源的空间协同度和保障原始创新策源能力的储备厚度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华峰 申斌
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与阐释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探讨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创新基础、科技投入、环境支撑、产出效益、持续创新等方面建立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原始创新 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媛媛 张寒松 赵刚
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反馈系统,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的形成与积累取决于组织内部资金和人员的存量和循环使用情况。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23个因素进行权重分析,从中选出权重较大的12个因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构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系统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因果关系图进行分析,最后给出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企业 原始创新能力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敬学 毛世平 王志丹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由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对农业科技支撑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项目实施周期过短、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从明确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基础地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强化农业科学研究、加快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增强科技战略储备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性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承鲁,陈述彭,陈平原,金碚,刘大椿,柳冠中,沈德忠,蒋国华,金吾伦,李喜先
本刊在科学技术部办公厅调研室的指导下,就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原始创新”话题,举办了一次题为“自然、人文、社科三大领域聚焦原始创新”的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领域对“原始创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剖析,其中不乏耐人寻味、切中肯綮的见解和观点。为了引起学术界更多地关注“原始创新”,我们将与会学者的发言进行了整理,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卞松保 柳卸林 吕萍
本文以中国从事原始创新研究工作的核心国家实验室,即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作用的量化分析模型。分别以发明专利产出和基础研究成果为被解释变量,对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的作用进行处理,对时间截面和连续序列的10个模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体来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性质,即从事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均没有显著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属地区和主管部门的情况与此类似;而依托单位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依托于科研院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更好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此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年龄对基础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产出也具有正向影响,说明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的时间越长,对产出的积极影响越大。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 原始创新 基础研究 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苏屹
在对国外关于原始创新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如何使用国际常用的SNM管理工具对我国企业原始创新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分析指出,在SNM这种有效管理工具的作用下,原始创新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提高企业原始创新中核心技术的研发成功率。
关键词:
企业 原始创新 SNM 管理工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海超 王昕怡
文章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原始创新的影响因素,从原始创新源和原始创新主体角度出发,提出创新扩散路径、合作研发路径和群体分工路径三种高技术产业原始创新的实现路径,以期探索适合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原始创新的关键路径,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原始创新 影响因素 实现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丽 梁静国 苏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创新的最重要基础资源之一。本文在对制约大型企业原始创新阻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从知识规范化、知识效用化、知识资本化、知识权力化和知识文化等几个角度,对知识管理如何解决大型企业原始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大型企业 原始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福世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战略举措。聚焦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理论层面探讨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联系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其通过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企业科技人才积累、企业科技研发效率影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科技人才积累的正向机制效应大于研发资金投入的正向机制效应,企业科技研发效率的机制效应最低且为负向。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企业原始创新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广林
世界一流学科以对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作出原创性学术贡献为显要标志。学科交叉是原始创新的生成之源,由其形成的研究领域是原始创新成果的生发之地,它们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知识创新功能。世界一流学科并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而更多的是由学科交叉所产生的研究领域。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应将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作为重要策略,在体制机制上消除阻碍学科交叉研究的因素,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建设学科交叉研究团队,不断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创造原创性研究成果,打造学科高峰,有力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经纬 李柏洲 宋鹏 王鑫
企业原始创新是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在TOE框架下,结合现阶段企业原始创新特点,提出分析企业原始创新绩效差异的整合性框架,并采用fs QCA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实现企业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5条,分别是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技术管理与原始创新氛围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依托政策的高管支持与技术管理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原始创新氛围与政策驱动型、技术主导下依托政策的技术管理与组织因素驱动型以及市场主导下依托技术管理的原始创新氛围与高管支持驱动型;从企业高原始创新组态路径中发现,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要素之间具有互补替代关系,可为处于不同场景下的企业获取高原始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参考;导致企业非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两条,且都包括非高技术能力、非高程度高管支持、非高市场导向和非高政策导向,表明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要素的缺失导致企业原始创新绩效不高。结论可为驱动企业原始创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卓尔 高山行 江旭
论文基于企业资源观,构建由资源冗余与资源柔性、企业原始创新、战略独特性以及企业竞争力构成的理论研究框架,深入探讨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的作用机理,企业原始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战略独特性对原始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303家中国企业的双份调研数据分析发现,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均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原始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原始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战略独特性正向调节原始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研究结果明确了资源冗余和资源柔性对企业原始创新的影响,丰富了原始创新促发机制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为企业通过加强对资源积累、整合和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董媛媛
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文章以原始创新本质内涵为基点,分别从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情况、原始创新人才和原始创新产出情况、产学研结合等几个方面对目前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型企业 原始创新 现状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