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3)
- 2023(6468)
- 2022(5449)
- 2021(5117)
- 2020(4105)
- 2019(9126)
- 2018(8617)
- 2017(16646)
- 2016(9321)
- 2015(10170)
- 2014(10310)
- 2013(10191)
- 2012(9639)
- 2011(8991)
- 2010(9372)
- 2009(8720)
- 2008(8705)
- 2007(7734)
- 2006(7304)
- 2005(6624)
- 学科
- 济(37746)
- 经济(37716)
- 管理(28596)
- 业(22825)
- 企(17655)
- 企业(17655)
- 地方(13129)
- 方法(11641)
- 农(11398)
- 中国(11232)
- 数学(10324)
- 数学方法(10115)
- 财(9209)
- 制(8767)
- 策(8377)
- 地方经济(8091)
- 学(7795)
- 环境(7632)
- 农业(7587)
- 教育(7491)
- 业经(7476)
- 资源(7122)
- 和(6781)
- 及其(6550)
- 贸(6103)
- 贸易(6099)
- 度(5973)
- 制度(5968)
- 易(5892)
- 银(5882)
- 机构
- 学院(133489)
- 大学(133211)
- 济(54110)
- 经济(52489)
- 研究(51580)
- 管理(50766)
- 理学(42527)
- 理学院(41973)
- 管理学(41259)
- 管理学院(40976)
- 中国(38020)
- 科学(30422)
- 京(29518)
- 财(25973)
- 所(25769)
- 研究所(23134)
- 中心(22980)
- 江(22771)
- 农(20944)
- 范(20011)
- 院(19901)
- 师范(19885)
- 财经(19445)
- 北京(18954)
- 州(18042)
- 业大(17754)
- 经(17527)
- 省(16585)
- 农业(16199)
- 师范大学(15868)
- 基金
- 项目(87442)
- 科学(69402)
- 研究(66711)
- 基金(61853)
- 家(53882)
- 国家(53431)
- 科学基金(45588)
- 社会(41158)
- 社会科(39061)
- 社会科学(39052)
- 省(34691)
- 基金项目(31673)
- 教育(30740)
- 划(29842)
- 自然(28933)
- 编号(28553)
- 自然科(28055)
- 自然科学(28042)
- 自然科学基金(27508)
- 资助(25597)
- 成果(23714)
- 发(20733)
- 课题(20584)
- 重点(20120)
- 部(19202)
- 创(17466)
- 国家社会(16774)
- 发展(16761)
- 展(16480)
- 性(16461)
共检索到214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玉莹
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能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是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提高卫生服务综合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医疗卫生需要的保证,也是卫生事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卫生计划工作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用条块分割的方式管理和使用卫生资源,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计划管理的权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程达富,付金明
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仅能充分发挥卫生资源的效益和作用,改革卫生事业管理条块分割的状况,动员各级地方财政投入和社会集资,支持卫生事业发展。而且,对卫生事业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卫生投入的社会、经济效益及整体服务功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如何用区域卫生发展理论调控卫生资源配置等问题作一阐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亦成
推行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走区域化发展的道路,是当前世界各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区域卫生规划,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实现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1991年6月我局在对全市区域现状和卫生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卫生部《我国卫生事业第八个五年计划及2000年规划设想》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公世,徐立杰,董树山,孟庆跃,徐凌中
自1996年底开始,山东省计委、卫生厅和财政厅着手组织和领导《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制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这项工作已经完成,并通过了省内外专家的论证。本文将从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制定过程、编制方法和体会等4个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利于这项工作的完善,也期望为其他省份提供借鉴。1 指导思想 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是我国改革卫生资源配置模式和调控手段的重大举措,它决定了在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良荣,蔡冬华
一、湖南省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的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 从卫生资源总量上看,基本能满足全省人民基本医疗需求和特需医疗需求,除个别市(州)仍存在供不应求外,绝大部分市级区域已出现供过于求的态势。由于诸种原因,我省卫生资源配置与再配置均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1.布局不合理,“四重四轻”现象严重 我省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城市中有80%的卫生资源又集中在大医院。一些城市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拥有量已经接近甚至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东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鹭鹭,卞鹰,龚向光,雷海潮,马进
论述了3部分内容:一是转型时期中国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呈复杂性,核心是卫生资源配置,进程由存量调整、增量选择过渡到结构优化阶段。二是转型时期中国区域卫生规划评价的方法与框架:应用逻辑模型,评价框架包括投入、过程、产出与结果,其中,卫生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是规划的核心并可近前测量。三是设计了卫生资源投入产出评价的内容、类别、配置指标与评价指标。
关键词:
区域卫生规划 评价 卫生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安明,左汉宾,王保真,邱小杉
目的:为制定符合省情、符合各地区实际、方便操作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提供区域分类的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北省1990~1997年17个地、市、州有关经济、地域、人口学、供方卫生资源及居民健康共五大类计八项观察指标实际资料为例,建立数据库。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实际情况,通过SAS FOR WINDOWS(6.12V)软件,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阶段密度估计方法最佳。故将全省17个地、市、州按多指标综合作用整体状况进行样本聚类分析。结果:以1997年作为现状资料,经样本聚类分析,将全省17个地、市、州分成3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酌情按城区及其所辖县(市)细化调整为5个具体类别,作为因地制宜配置卫生资源的可行性分类方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艳新 买买提·牙森 姜婷 刘金宝 薛国防
目的:对新疆14个地州市进行区域分类,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新疆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聚类法对新疆14个地州市的人口密度、农业人口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等6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全疆14个地州市分为3类:一类地区: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博州;二类地区:吐鲁番、昌吉、哈密、巴州、塔城、阿勒泰;三类地区:伊犁、阿克苏、克州、喀什、和田。结论:除伊犁和博州外,通过各项指标对全疆各地州市进行的区域分类基本上与新疆按地理分布的区域划分相一致,为新疆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了统计学依据。
关键词:
卫生资源 配置 区域分类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玉璋
在卫生部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东北各类地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组吉林省分组对省内四平、辽源、前扶、延边4个地区的卫生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这4个地区代表了吉林省不同类型的特色,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四平地区:是我国商品粮的重要基地,地处东北地区中部的松辽平原,农业人口占80%以上。因而,如何优化配置农村卫生资源,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在这个地区的研究与探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延边地区:是地处长白山脚下和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山区和半山区,并且靠近中苏、中朝边境,是朝鲜民族的自治区,具有边疆、民族、山区的共同特点,在卫生服务面积和群众的文化素质以及疾病谱的分布上,具有与其它地区明显不同的特点。辽源市:是吉林省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市管县体制实施后,这个市发挥工业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明,李刚,汪宏,雷海潮,王祖华,傅卫
目前,许多地区都在开展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现阶段城市区域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卫生资源配置的总量、层次及结构方面存在着不合理性,卫生资源利用的低效率等。本文针对这些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在威海地区实际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目前在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研究、制定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区域卫生规划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魏东海 黄欣
目的:对2002—2011年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为制定优化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泰尔指数对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分析。结果:2002—2011年间,卫生资源人均拥有量与全国水平相当,但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且区域间和区域内差距均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结论:造成差异性的因素,有物力的,人力的,更有体制和机制的,应加大并均衡物力资源投入,建立人力资源区域良性互动机制,并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改革突破口,推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以缩小区域间和区域内卫生事业发展差距,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泰尔指数 区域性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兴林,张一杰
我市从1995年着手进行区域卫生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并成为卫生部区域卫生发展协作组成员单位,是全国、全省编制规划较早的市地之一。五年来,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市计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的共同努力,根据国家和省关于编制区域卫生规划的统一部署和市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济、兖、曲、邹组群式现代化大城市的规划构想,通过边规划、边试点、边修改,现已完成编制程序,市政府即将批准下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振川,孙稀昌,马进,徐翠玲,黄成礼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指导下,为了推动黑龙江省的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由黑龙江省计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组成了专门的编制小组,负责制定黑龙江省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方面的协调,编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编制小组敢于创新,探索出适合黑龙江省的、科学的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制定方法。现将编制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成文,以供各方面参考。1 编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卫生资源积累了雄厚的基础,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以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人员膨胀过快,使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首先,资源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总体上大部分卫生资源集中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小万,刘丽杭
一、区域的基本理论 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活动空间按不同标准划分,并产生不同的区域。如自然地理区域,是按地球表面地理特征划分的;行政区域是国家机构按行政权力覆盖面划分的;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等等。不论按那种方式划分出来的区域,一般而言都有以下两种特点:一是区域内某种事物的空间连续性,如自然地理区域在地表上点、线、面的连续性,行政区域在行政权力伸延上的连续性等;二是区域内某组事物的同类性或联系性,而在区域间则构成差异性。在这里,事物的同类性程度往往随区域划分的大小而变化,真正同类性的可以说只有“点”区域。但不论怎样,区域内的同类性总是高于区域之间的同类性。这常常是我们在实际划分区域中所常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