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5)
- 2023(14160)
- 2022(11270)
- 2021(10055)
- 2020(8032)
- 2019(17695)
- 2018(17166)
- 2017(33023)
- 2016(17719)
- 2015(19570)
- 2014(19685)
- 2013(19092)
- 2012(17834)
- 2011(16296)
- 2010(16921)
- 2009(15900)
- 2008(14963)
- 2007(13533)
- 2006(12662)
- 2005(12096)
- 学科
- 济(79106)
- 经济(79033)
- 业(48951)
- 管理(48941)
- 企(37078)
- 企业(37078)
- 中国(32972)
- 融(27725)
- 金融(27724)
- 地方(27427)
- 银(26417)
- 银行(26404)
- 行(25704)
- 农(25492)
- 方法(21740)
- 业经(20424)
- 财(18878)
- 数学(18663)
- 制(18656)
- 数学方法(18434)
- 农业(17510)
- 发(14555)
- 贸(14436)
- 贸易(14418)
- 地方经济(14292)
- 易(13924)
- 学(13321)
- 环境(12858)
- 策(12728)
- 体(12198)
- 机构
- 学院(249001)
- 大学(243711)
- 济(108308)
- 经济(105860)
- 研究(92498)
- 管理(90506)
- 中国(77570)
- 理学(75362)
- 理学院(74456)
- 管理学(73309)
- 管理学院(72814)
- 京(52920)
- 科学(52864)
- 财(51970)
- 所(46614)
- 中心(43629)
- 研究所(41579)
- 江(40937)
- 农(39772)
- 财经(39221)
- 经(35407)
- 范(35178)
- 师范(34873)
- 北京(34123)
- 院(33560)
- 经济学(33466)
- 州(33410)
- 业大(31722)
- 农业(30346)
- 经济学院(29964)
- 基金
- 项目(156572)
- 科学(124556)
- 研究(121182)
- 基金(111181)
- 家(95253)
- 国家(94382)
- 科学基金(81212)
- 社会(77916)
- 社会科(74014)
- 社会科学(74000)
- 省(63068)
- 基金项目(57041)
- 教育(54256)
- 划(52244)
- 编号(50488)
- 自然(48267)
- 自然科(47152)
- 自然科学(47143)
- 自然科学基金(46280)
- 资助(44896)
- 成果(42199)
- 发(40863)
- 课题(36645)
- 重点(36095)
- 发展(33847)
- 部(33562)
- 展(33281)
- 创(33172)
- 国家社会(32202)
- 创新(31085)
- 期刊
- 济(132198)
- 经济(132198)
- 研究(83523)
- 中国(60168)
- 融(43986)
- 金融(43986)
- 农(39322)
- 财(37941)
- 管理(36212)
- 教育(32339)
- 学报(32237)
- 科学(32237)
- 农业(25941)
- 大学(25303)
- 学学(23556)
- 业经(22870)
- 技术(22416)
- 经济研究(21137)
- 财经(19393)
- 问题(17118)
- 经(16765)
- 贸(14000)
- 国际(13676)
- 业(13154)
- 坛(12234)
- 论坛(12234)
- 世界(12196)
- 现代(12104)
- 理论(11931)
- 技术经济(11921)
共检索到413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文丽 田灿钧
长期以来,国家针对中西部地区的特殊政策供给主要以财税政策倾斜为主。相比之下,金融政策支持则较为分散并未形成系统的、规模化的区域金融制度创新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中西部区域金融政策,为这些地区金融内生成长能力的形成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基础应当成为国家制定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理顺国有金融与民营金融的关系、重视区域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政策 区域差别 中西部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刚强 张建清 江洪
使用土地政策调控区域经济布局,既是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土地兼具资源、资产和资本"三位一体"属性为基点,从土地要素供给、土地资产价格、土地金融三个方面构建了土地政策差别化调控区域协调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表明差别化土地政策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构建完善的差别化土地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调控工具,提高差别化土地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效率,加强土地政策与财政、金融等区域政策的配套协调等。
关键词:
差别化土地政策 区域协调发展 机制 对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安虎森 蒋涛
企业常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或区内贸易自由度较高区域作为生产区位,这可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产业集中具有溢出效应,因此产业的空间集中提高经济增长率,而区际收入的差距,随资本存量区际差距的扩大而扩大,随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缩小。产业集中又导致拥挤效应,此时如果产业的空间集中度低,则经济增长率随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如果产业的空间集中度很高,则经济增长率随产业空间集中度的提高而下降。因此,大范围的产业集中必须要适中。要实现产业活动的适度集中,外围地区必须拥有一定份额的产业活动,这就需要建立适度的差别化政策来约束外围地区的产业进一步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实行差别化政策而不应实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正友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目前我国金融政策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组织体系、规范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的金融政策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涛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难点之一,就是区域经济结构出现愈加严重的失衡问题。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区域金融失衡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同时,由于很少考虑到区域协调目标,货币金融政策客观上也难以解决区域失衡问题。对此,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和借鉴国外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及政策运用的状况和问题,并且从多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协调 经济结构 金融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大欣 李寒冰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消息一出,举世瞩目。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加上此前刚宣布的7个新的自贸区和正在推进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政策红利不断,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紧锣密鼓的高速发展期。对商业银行而言,主动布局、大力推动区域业务联动发展,既是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新常态下抢抓机遇、分食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大欣 李寒冰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消息一出,举世瞩目。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加上此前刚宣布的7个新的自贸区和正在推进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政策红利不断,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紧锣密鼓的高速发展期。对商业银行而言,主动布局、大力推动区域业务联动发展,既是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新常态下抢抓机遇、分食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大欣 李寒冰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消息一出,举世瞩目。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加上此前刚宣布的7个新的自贸区和正在推进的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政策红利不断,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紧锣密鼓的高速发展期。对商业银行而言,主动布局、大力推动区域业务联动发展,既是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新常态下抢抓机遇、分食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崇康
本文认为,我国区域非平衡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区域发展差异和不协调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政府区域政策的负面效应是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制度层面的因素主要是政府倾斜性的区域政策,90年代中期之后,市场的负面效应使之加剧。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根据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选择政策重点,既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职能,实现区域间体制环境的统一,提高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又要努力实现地方政府的角色创新,推动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协调发展 政府行为 政策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硕 王伟
在大多数情况下,区域金融这一概念表明的是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在外延上它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的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或者说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金融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国内外对区域金融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但从区域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的视角专门研究区域金融发展还比较鲜见。事实上,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客观存在着相互对称、平行、并列和互补的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两大金融中介。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区域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在区域金融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以及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区域性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硕 王伟
本文基于现代金融体系中客观存在着的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两大基本金融中介,从理论上探讨了区域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在区域金融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经济金融环境和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推进我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区域性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德权
广东的经济与金融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大,速度快,金融资源丰富,且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投资旺盛;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总量小,速度较为缓慢,金融资源匮乏,投资萎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广东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促进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关键词:
广东省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军扩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深刻指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研究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中,现有区域政策哪些要坚持、哪些应调整。要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作些战略性考虑。(1)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面向未来,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的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新形势,认真分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仅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下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今后完善区域政策的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集聚 人口集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