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1)
- 2023(17883)
- 2022(15218)
- 2021(14241)
- 2020(11691)
- 2019(26430)
- 2018(26142)
- 2017(49716)
- 2016(26766)
- 2015(29894)
- 2014(29603)
- 2013(29137)
- 2012(26931)
- 2011(24360)
- 2010(24627)
- 2009(22901)
- 2008(21617)
- 2007(18869)
- 2006(16813)
- 2005(15077)
- 学科
- 济(108872)
- 经济(108765)
- 管理(76503)
- 业(72667)
- 企(59562)
- 企业(59562)
- 方法(42778)
- 数学(36430)
- 中国(36325)
- 数学方法(36017)
- 地方(29900)
- 农(29774)
- 融(28579)
- 金融(28577)
- 银(27592)
- 银行(27550)
- 财(27006)
- 行(26632)
- 业经(25907)
- 学(22478)
- 制(22264)
- 农业(20552)
- 贸(19653)
- 贸易(19635)
- 易(18986)
- 理论(18549)
- 环境(18199)
- 和(17883)
- 务(17175)
- 财务(17096)
- 机构
- 学院(370906)
- 大学(369822)
- 济(147524)
- 管理(144572)
- 经济(144148)
- 研究(127924)
- 理学(124014)
- 理学院(122597)
- 管理学(120530)
- 管理学院(119856)
- 中国(101211)
- 京(79654)
- 科学(78667)
- 财(68530)
- 所(64171)
- 中心(59269)
- 农(58587)
- 研究所(58262)
- 江(55064)
- 财经(54282)
- 业大(53037)
- 范(51203)
- 北京(50819)
- 师范(50736)
- 经(49286)
- 院(46835)
- 州(45827)
- 农业(45565)
- 经济学(44189)
- 师范大学(40947)
- 基金
- 项目(251992)
- 科学(198211)
- 研究(187560)
- 基金(180745)
- 家(156885)
- 国家(155533)
- 科学基金(133503)
- 社会(117533)
- 社会科(111411)
- 社会科学(111385)
- 省(99474)
- 基金项目(95604)
- 教育(85558)
- 自然(85395)
- 划(83350)
- 自然科(83290)
- 自然科学(83274)
- 自然科学基金(81738)
- 编号(77895)
- 资助(73864)
- 成果(63162)
- 发(57643)
- 重点(56719)
- 部(54706)
- 课题(53827)
- 创(52706)
- 创新(49104)
- 国家社会(47942)
- 项目编号(47804)
- 科研(47534)
- 期刊
- 济(166502)
- 经济(166502)
- 研究(112143)
- 中国(77739)
- 学报(56281)
- 农(53803)
- 管理(53414)
- 科学(52583)
- 财(50633)
- 教育(45329)
- 融(45231)
- 金融(45231)
- 大学(42251)
- 学学(39362)
- 农业(37114)
- 技术(31980)
- 业经(28761)
- 经济研究(26419)
- 财经(25819)
- 经(22105)
- 图书(21532)
- 问题(21173)
- 业(18945)
- 理论(18309)
- 资源(17766)
- 科技(17713)
- 技术经济(17181)
- 商业(16969)
- 现代(16891)
- 实践(16779)
共检索到562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徐诺金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往的区域平衡状态被打破,沿海和内陆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为此,我国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其中加大金融资源定向支持落后地区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总结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律,采用嵌套分解金融分布不平衡指数的方法,对我国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的来源与演化进行了分析,对银行信贷、债券与证券融资、保险、FDI等金融资源渠道在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的贡献进行了评估。据此提出了完善我国货币供给机制、提高政策性金融供给、发展区域产业投资基金等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小林
借鉴协调论的基本方法,以甘肃为例,以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标准,测算了甘肃省金融资源城乡配置效率,分析了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金融资源 城乡配置 效率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麻学锋 王兆峰
湘西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貌环境、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沉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湘西旅游业采用点域发展战略模式培养增长极面临着某些现实困难,为此采用相应的对策,为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关键词:
湘西 旅游业 不平衡发展 增长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斌
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成为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演变的新趋势,而南北财税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其中的重要表现或原因。财税政策作为重要的结构性政策,对包括南北区域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财税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职能要求,基于南北区域维系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的重点地区层面,从总量和人均指标、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债务水平、政策力度等方面对比分析南北方财税资源配置差异,研判当前财税政策不利于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表现或原因,最后从优化财政资金分配、完善资源税和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加强财税政策与区域政策协同、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强财政兜底保障功能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南北方 财税政策 资源配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鲁敏 侯博
一、经济增长路径经济增长对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使其始终是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遵循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理论界主要有两种选择,即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义
本文基于1978—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傅里叶级数的非线性面板SPSM单位根检验方法,考察了我国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在1978—1986年表现出明显的σ趋同,1995—2004年发生了微弱的σ趋同;而2004年之后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距逐步拉大,没有发生σ趋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整体上不存在随机趋同,但部分区域存在着随机趋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雪琴 方先明
基于1998-2008年的我国七大区域的相关经济金融指标数据,构建固定影响的变截距的面板数据模型,从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三个方面解析区域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中得到了以下结论:我国区域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表明金融支持确实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区域金融支持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关系,部分经济发达区域的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效率反而低于欠发达地区;最后,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中之重的资本市场,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却不十分显著。根据研究的结果,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 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冰 吴佳琪
以机构养老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作为条件变量,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为结果变量,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存在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协同型、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主导—社会经济驱动型、社会经济主导—机构养老资源配置驱动型等3种路径促进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各地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及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推动机构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水平,促进养老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冰 吴佳琪
以机构养老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作为条件变量,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为结果变量,开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存在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协同型、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主导—社会经济驱动型、社会经济主导—机构养老资源配置驱动型等3种路径促进机构养老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各地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及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推动机构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水平,促进养老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春
对中部崛起政策效应实施效果的测度与分析为新时期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中部崛起政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崛起政策缩小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中部地区内部发展差距。中部崛起主要是通过投资、政府支出规模扩大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
关键词:
区域协调 中部崛起 双重差分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晶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惩罚"不均衡发展的思想,在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基于乘积法原则构建地区协调发展指数(HDIr),用以测度和反映地区差距和不协调程度。利用《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数据,对HDIh(混合人类发展指数)与HDIr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DIr不但具有统计上优于HDIh的稳健性,而且可以更准确地透视中国人类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中国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发达地区,不但在经济、教育和健康三个方面发展程度都比较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杜迎伟
本文通过建立金融资源配置的一般理论模型,认为金融分布的差异主要是初始条件、市场机制、政府作用、生态环境等因素直接或间接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各个因素的作用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各因素所产生的平行效应、势能效应、趋异效应以及政策效应的合理引导,可以有效矫正我国区域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并进而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金融资源 区域分布 机理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强
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金融需求作出回应的同时,金融业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对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湖南省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实施"一化三基"、"四化两型"战略,拉动了金融业务发展,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根据地方发展战略,积极主动服务,有力推动了湖南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桂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改革成果在地区间的分享是不公平的,地区间的发展是不协调的。在这一过程中,财政体制变迁中的政府间财政能力的配置状况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据此,本文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运用面板数据,从政府间财力配置的角度整体考察财政体制变迁及改革对全国及东、中、西地区经济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鑫林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面临健身器械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体育人才资源不足和体育文化建设滞后的现实问题,为促进城乡公共体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一方面,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资源的供给力度,另一方面,应深入了解公众需求,赋予社会公众参与的权利,增强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