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7)
2023(10530)
2022(8874)
2021(7867)
2020(6324)
2019(14161)
2018(14039)
2017(26036)
2016(14119)
2015(15730)
2014(15983)
2013(16055)
2012(15706)
2011(14705)
2010(15341)
2009(14413)
2008(14141)
2007(12934)
2006(12031)
2005(11516)
作者
(43028)
(35682)
(35593)
(33817)
(23349)
(17125)
(16317)
(13978)
(13727)
(13207)
(12616)
(12263)
(12028)
(11832)
(11305)
(11116)
(10587)
(10514)
(10416)
(9925)
(9584)
(8867)
(8737)
(8695)
(8233)
(8200)
(7966)
(7774)
(7356)
(7041)
学科
(84873)
经济(84802)
管理(35480)
(32196)
地方(28872)
中国(24923)
(23243)
企业(23243)
方法(21491)
(20105)
业经(17946)
数学(17885)
数学方法(17760)
地方经济(17255)
(16694)
农业(14279)
(14278)
金融(14276)
(13469)
(13106)
(12944)
银行(12931)
环境(12853)
(12722)
(11843)
(11313)
贸易(11301)
(10871)
(10713)
理论(10171)
机构
学院(215510)
大学(214994)
(98077)
经济(96066)
研究(86195)
管理(73671)
中国(65865)
理学(60439)
理学院(59553)
管理学(58694)
管理学院(58249)
科学(50182)
(48005)
(45103)
(44599)
(40589)
研究所(40210)
中心(37259)
(33927)
财经(33742)
师范(33656)
(33307)
经济学(30949)
北京(30681)
(30660)
(30107)
(29461)
经济学院(27229)
师范大学(27198)
(27016)
基金
项目(129182)
科学(101836)
研究(99915)
基金(90507)
(77946)
国家(77245)
科学基金(64845)
社会(64823)
社会科(61367)
社会科学(61350)
(52520)
基金项目(46810)
教育(44581)
(43343)
编号(40681)
自然(37297)
资助(36333)
自然科(36281)
自然科学(36274)
(35822)
自然科学基金(35594)
成果(35074)
课题(30672)
重点(30477)
发展(29676)
(29180)
(28204)
国家社会(26675)
(26427)
(25026)
期刊
(130306)
经济(130306)
研究(77782)
中国(53348)
(32544)
(32324)
管理(30446)
学报(30234)
教育(29741)
科学(29383)
(25707)
金融(25707)
大学(22924)
农业(21909)
学学(21049)
经济研究(20682)
技术(20103)
业经(19938)
财经(18442)
问题(16790)
(16102)
(13035)
世界(12562)
国际(12222)
技术经济(12214)
图书(11753)
(11437)
资源(11430)
(10961)
论坛(10961)
共检索到368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陆立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锡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采取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高速持续发展 ,但也逐渐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目前这种差距已成为全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作者指出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应包括 5个方面 :( 1 )开发体制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 2 )开发模式要从过去的资源导向型开发转向市场导向型开发 ;( 3 )用大开放促大开发 ;( 4)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 5)必须坚持因地制宜 ,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扩大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表现。在目前的发展环境差别基础上无论是市场化还是全球化都会产生西部生产要素外流的趋势。协调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促进先进生产要素流入西部。进入 90年代以后地区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区间的相互依赖性减弱。西部应该以结构调整来吸引先进生产要素。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内容是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的基础产业结构,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根据发展极理论,政府的区域协调的作用点在发展极的建设上,市场协调作用体现在发展极对其外围的带动作用上。中心与外围的对接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加快西部城市化,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金成  
西部大开发快速推进的10年间,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全面形成,但四大区域战略的着力点是不同的,也不在一个层面上。其中,东北振兴旨在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航星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重大发展表明 :在人类空间经济活动中 ,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 ,它们以不同程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并发展成为增长极。这说明 ,增长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性是不可避免的 ,控制区域差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因此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利用、控制和协调区域差异 ,大力培养各层级经济增长极 ,推动重点地带的开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春  刘来会  
在利用199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DID)研究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虽然在整体上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区域的协调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并且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等实物资本的增加来实现的,一般具有短期效应,那些具有长期效应并能够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产业结构、外商投资、人力资本水平等并未因政策的实施而得到显著改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颉雅君  龚勤林  
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与其他国家实施的区域经济政策相比,在政策目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和政策内容方面有很大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具有了一定的规律。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欧、美国、日本及一些亚洲国家与中国在区域经济政策上的比较,从中总结出对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艳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比较德国、日本两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入手,通过分析各自的特点,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的方面,并构想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该如何建立,为解决我国在市场经济进程中产生的区域差距扩大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佳  
欧盟区域政策是欧盟经济社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欧盟一体化目标、提升欧盟整体竞争力的保证。欧盟的区域政策在解决区域发展差距和社会矛盾等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它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有着有益的启示 :划分西部“问题经济区” ,建立可供区域政策利用的区域划分框架 ;处理好国家区域政策与地方的关系 ;建立完善的区域政策制度体系和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的政策工具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松  
西部经过10年大开发,经济社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我国东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劳动力素质和政策法规体系等方面仍然差异较大。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本文借鉴了内部区域发展同样严重不平衡、但在缩小区域差异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欧盟所制定的区域政策,提出了以下建议:我国西部大开发可以仿效欧盟确定明确的援助对象和政策工具、针对各个地区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援助政策,同时完善相关法规和体制以及注重与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霞  孙中和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重视开发落后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其实践经验尤其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在全面考察美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基础上,总结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有益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向延平  
区域发展失衡是许多国家发展历史上曾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少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尤其是区域内生发展政策,曾被日本、瑞士、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提倡且成效显著。借鉴国外区域内生发展经验,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区发展和扶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一、区域内生发展政策及其国际实践(一)日本过疏地区的区域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王亚华  胡鞍钢  
本文应用差分内差分方法评估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及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通过建立增长模型,采用1987—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的计量分析,对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成效进行严谨的社会科学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2000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从趋异转向收敛。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物资本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的,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及软环境并没有因为西部大开发而得到显著改善。本文建议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在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实物资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