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9)
- 2023(11559)
- 2022(9797)
- 2021(8782)
- 2020(7391)
- 2019(16864)
- 2018(16578)
- 2017(31532)
- 2016(17330)
- 2015(19565)
- 2014(19887)
- 2013(19939)
- 2012(19201)
- 2011(17636)
- 2010(17967)
- 2009(16529)
- 2008(16664)
- 2007(15217)
- 2006(13408)
- 2005(12472)
- 学科
- 济(82551)
- 经济(82481)
- 管理(44065)
- 业(43367)
- 企(32058)
- 企业(32058)
- 方法(30774)
- 数学(27026)
- 数学方法(26789)
- 地方(25521)
- 中国(24585)
- 农(23629)
- 学(17563)
- 业经(17555)
- 财(16356)
- 农业(16137)
- 贸(14875)
- 贸易(14864)
- 地方经济(14548)
- 易(14278)
- 制(13851)
- 银(13505)
- 融(13489)
- 金融(13487)
- 银行(13473)
- 环境(13216)
- 行(13077)
- 发(12679)
- 和(12369)
- 技术(11230)
- 机构
- 学院(256407)
- 大学(254711)
- 济(105830)
- 经济(103435)
- 研究(95797)
- 管理(92673)
- 理学(78312)
- 理学院(77256)
- 管理学(75875)
- 管理学院(75380)
- 中国(72582)
- 科学(60667)
- 京(55886)
- 所(50769)
- 农(48232)
- 财(47743)
- 研究所(46054)
- 中心(43735)
- 江(41451)
- 业大(38922)
- 农业(37840)
- 范(37169)
- 财经(37050)
- 师范(36805)
- 北京(35769)
- 院(34436)
- 经(33387)
- 州(33069)
- 经济学(32244)
- 省(30438)
- 基金
- 项目(166152)
- 科学(129775)
- 研究(121434)
- 基金(117427)
- 家(103146)
- 国家(102266)
- 科学基金(85686)
- 社会(75487)
- 社会科(71450)
- 社会科学(71429)
- 省(66995)
- 基金项目(62234)
- 划(56782)
- 教育(55006)
- 自然(54296)
- 自然科(52936)
- 自然科学(52920)
- 自然科学基金(51936)
- 编号(50304)
- 资助(47463)
- 发(42491)
- 成果(41419)
- 重点(38836)
- 课题(36038)
- 部(35905)
- 创(34342)
- 发展(33858)
- 展(33295)
- 创新(32265)
- 科研(31832)
- 期刊
- 济(124772)
- 经济(124772)
- 研究(77735)
- 中国(56465)
- 农(44802)
- 学报(41548)
- 科学(38652)
- 财(35541)
- 管理(32806)
- 农业(30379)
- 大学(30349)
- 教育(30265)
- 学学(28475)
- 融(25579)
- 金融(25579)
- 技术(22890)
- 业经(21604)
- 经济研究(19751)
- 财经(17869)
- 问题(16829)
- 业(16595)
- 经(15380)
- 资源(13618)
- 技术经济(13269)
- 贸(13074)
- 商业(12821)
- 图书(12697)
- 版(12355)
- 科技(12237)
- 统计(11835)
共检索到399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源 黄征学
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三五"规划五大理念中"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降低区域冲突、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手段。目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以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为重点,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使全社会成员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间差距保持在适度范围内。适度的区域差距是指区域间的差距不至于因差距过小而损害经济效率,又不至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覃成林 张华 毛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区际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各个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是:分别用Moran’s I系数测度区际经济联系状态,用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测度区域经济增长状态,用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状态。然后,运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函数计算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为判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评价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久文 史文杰 胡俊彦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区域协调发展应坚持统筹协调、轴带引领、群区耦合、开放合作的基本思路,以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为战略指导、以国土空间体系为空间引领、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为发展动能、以区域政策体系为长久保障,以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覃成林 姜文仙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重要的指导方针,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从系统的逻辑联系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重新界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定义,并解读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从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两个方面研究了一直被忽略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问题,提出了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治理机制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强调通过各机制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 协调发展 内涵 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
运用所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了2001—2010年全国、四大区域以及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据此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目前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水平。总体上,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趋于上升,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略有降低,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广西、湖北、黑龙江、安徽、天津、江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下降,其余25个省市区趋于上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本涛 王传毅
认为从本土特色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研究生专业设置应与本省域的社会经济特色需求相匹配;从权利匹配的角度来看,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应与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特征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与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产学研合作的视角来看,大学科技园是省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连接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应从不同的侧面促进省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
省域 研究生教育 协调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丰龙 王美昌 徐康宁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时期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本文使用校准后的城市卫星灯光数据,从空间收敛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考虑空间互动关系的前提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总体上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的估计结果都支持了这一结论。基于空间溢出的学习效应、分享效应、竞争效应等是不同城市实现经济收敛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城市群收敛并不是中国俱乐部收敛的普遍现象,俱乐部收敛仅出现在相对富裕的城市群内。但高铁开通后,大多城市群的表现发生了逆转,经济增长基本呈现出收敛的趋势。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更为客观的视角评估了中国城市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对当前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及高铁在中国经济的作用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收敛 卫星灯光数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乃至各省的综合经济实力都显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在对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区域划分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分析了该省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区域特征,从而为该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该省经济实力区域特征分析,也为类似其他各省乃至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综合经济实力 区域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曙光 李金耀 章力丹
党的十九大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现状描述与分析入手,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释析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认识和研究进路,围绕着"五位一体"、"三元互动"、"公平效率"三个维度阐明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内在关系和基本路径。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区域协调 发展战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论文科学地诠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的演变与现状,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系统准确地阐释了党中央有关宏观区域经济的政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梦 李志红 黄宝荣 李颖明 陈劭锋
绿色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全新理念,是现阶段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能源危机以及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对绿色城市及田园城市、紧凑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目标定位、内涵特征及建设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辨析了绿色城市与其他可持续城市理念的联系和区别。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概括了我国语境下绿色城市的内涵,即兼具繁荣的绿色经济和绿色的人居环境两大特征的城市发展形态和模式,构建起绿色城市的概念框架。
关键词:
绿色城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 理念 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依据相关理论和国际职业教育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清晰,结构合理,相互之间沟通衔接顺畅,教育质量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整体提升、功能优化的态势和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和均衡性等特征。
关键词:
中高等职业教育 协调 依据 内涵 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太碧
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包括:城乡制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素统筹和城乡制度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自上自下混合型。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内涵 动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桑锦龙
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政策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但有关"教育协调发展"内涵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教育协调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实质是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是指教育发展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是我国教育普及化水平日益提高后迫切需要面对的课题,判断教育发展协调状况的主要依据是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状况,支撑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形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把握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重点和节奏。
关键词:
教育 协调发展 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伟 黄大乾 李姿
内涵发展的理念在职业教育研究界、相关政策文本和技工教育实践中,都广受关注,但众说纷纭。综观技工教育系统对内涵发展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可以发现存在各取所需、以偏概全、畸轻畸重、人云亦云等认识误区。深入的研究表明,内涵发展理念的确立旨在激发技工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优化技工教育发展的内部条件、强化技工教育发展的内部功能、激活技工教育发展的内在效能,进而促进技工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技工教育 内涵发展 认识误区 概念辨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