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9)
- 2023(8360)
- 2022(6914)
- 2021(6050)
- 2020(4721)
- 2019(10370)
- 2018(10040)
- 2017(18767)
- 2016(10093)
- 2015(11152)
- 2014(11182)
- 2013(11176)
- 2012(10848)
- 2011(9961)
- 2010(10265)
- 2009(9342)
- 2008(9398)
- 2007(8349)
- 2006(7646)
- 2005(7377)
- 学科
- 济(53246)
- 经济(53205)
- 管理(26127)
- 业(23994)
- 地方(21646)
- 中国(18535)
- 企(16694)
- 企业(16694)
- 农(14885)
- 方法(13324)
- 业经(12962)
- 地方经济(12797)
- 数学(11276)
- 数学方法(11136)
- 农业(10679)
- 发(10562)
- 融(9978)
- 金融(9977)
- 环境(9520)
- 银(9301)
- 银行(9290)
- 学(9239)
- 行(9164)
- 贸(8479)
- 贸易(8468)
- 制(8194)
- 易(8070)
- 技术(7891)
- 财(7783)
- 发展(7781)
- 机构
- 学院(147409)
- 大学(144691)
- 济(61737)
- 经济(60351)
- 研究(57970)
- 管理(51679)
- 中国(44407)
- 理学(42701)
- 理学院(42081)
- 管理学(41379)
- 管理学院(41081)
- 科学(35207)
- 京(32572)
- 所(29940)
- 财(27921)
- 研究所(26735)
- 中心(25849)
- 农(24719)
- 江(24475)
- 范(23086)
- 师范(22880)
- 院(21420)
- 北京(21349)
- 财经(20881)
- 州(20022)
- 业大(19752)
- 农业(18911)
- 省(18781)
- 经(18732)
- 经济学(18420)
- 基金
- 项目(94118)
- 科学(74432)
- 研究(72063)
- 基金(65418)
- 家(56857)
- 国家(56358)
- 科学基金(47730)
- 社会(46027)
- 社会科(43658)
- 社会科学(43653)
- 省(38885)
- 基金项目(33915)
- 划(32370)
- 教育(31608)
- 编号(29542)
- 自然(28110)
- 发(27960)
- 自然科(27406)
- 自然科学(27400)
- 自然科学基金(26854)
- 资助(25609)
- 成果(24388)
- 发展(22953)
- 展(22546)
- 重点(22032)
- 课题(22019)
- 创(19991)
- 部(19582)
- 国家社会(18989)
- 创新(18839)
共检索到246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瑞萍
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法的立法基础是:区域市场逐渐开放,为统一的区域规划和实施奠定了基础;地区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区域发展目标逐渐清晰;已经形成了区域间的合作共识,区域经济管理体制也趋于形成;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区域协调政策以及相关规范越来越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立法原则:一是公平原则;二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三是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原则;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关键词:
区域协调 促进法 立法基础 立法原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恒山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很强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内,要与时俱进地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区域协调发展 ,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 ,而东中西合作互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文章总结我国区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丰富经验 ,分析了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 ,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东中西合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东中西合作 协作利益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着眼于缩小地区差距,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着眼于国土优化开发。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空间布局合理化,因此,目前宜将主体功能区规划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主构建区域政策体系,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区域协调最为重要的目标,在居民享受基本均等公共服务的基础上,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提高,而不是单纯追求各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域协调发展 原则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易志坤 林繁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美国政府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优化生产力结构和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使“阳光地带”经济迅猛发展。德国的区域援助政策是德国政府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在促进经济落后地区发展,平衡地区差异,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杏梅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创新,在分析行政区经济管理模式下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基础上,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提出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行政区经济 区域协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建霞 程书华 李进英
近十年来,河北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秦皇岛港口等经济发达区,冀中、冀南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科 吴家莉 刘泮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新征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站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审视,区域发展不协调无疑是影响第二个百年目标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之一,没有区域协调发展就谈不上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国内外发展大势,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针对包括区域、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思想和新论断,是指导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遵循。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星 石大千 余红伟
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文将高铁开通当做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6年高铁、上市公司和地级市匹配得到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的方法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开通高铁和未开通高铁城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收敛趋势,这表明高铁开通存在较大的扩散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在城市层面,高铁开通的扩散效应在规模较大的城市和非中心城市更加明显,在企业层面,高铁开通的扩散效应对民营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更强;机制验证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可能通过促进开通城市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周边城市扩散和加工制造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进而产生了较大的扩散效应,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号召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彭月兰 陈永奇
针对税收政策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本文从完善原材料环节的资源税、推进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改革、以及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享比例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欠发达地区 税收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学丽
文章选取变异系数对1978年以来我国区域差距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区域差距经历了先缩小(1978—1990)、后扩大(1991—2003)、再缩小(2004—2010)三个阶段,但区域差距的整体状况仍不容乐观。财政政策可以在调控区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目前各项财政政策调控区域差距的效果并不显著,有些政策的实施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因此,完善区域调控中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关键词:
区域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李思敏
本文在分析广东金融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与成效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穗深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带动力不强、珠三角信贷资金对粤东西北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金融机构在粤东西北延伸经营网络的积极性不高、粤东西北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是制约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研究结果,本文从增强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完善金融机构经营网络、加强金融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洪
从深化合作的意义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相对稳定,将可能使"10+3"自由贸易区成为未来东亚经济共同体的"主板模块";在协调东亚经济共同整合方面,实现贸易自由化与产品标准化的紧密结合,变革生产组织方式等,亦是需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区域合作 东亚经济共同体 "主板模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