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0)
- 2023(14525)
- 2022(12570)
- 2021(11756)
- 2020(9617)
- 2019(22028)
- 2018(22053)
- 2017(42156)
- 2016(22894)
- 2015(25624)
- 2014(25633)
- 2013(25384)
- 2012(23635)
- 2011(21442)
- 2010(21482)
- 2009(19406)
- 2008(18934)
- 2007(16637)
- 2006(14849)
- 2005(13195)
- 学科
- 济(98375)
- 经济(98195)
- 管理(62499)
- 业(59512)
- 企(48182)
- 企业(48182)
- 方法(39720)
- 数学(32888)
- 数学方法(32540)
- 中国(29493)
- 地方(27440)
- 农(27109)
- 业经(23393)
- 学(20699)
- 财(20683)
- 农业(18371)
- 和(17150)
- 贸(16599)
- 贸易(16585)
- 理论(16571)
- 制(16453)
- 环境(16077)
- 易(15974)
- 地方经济(15225)
- 银(15115)
- 技术(15073)
- 银行(15073)
- 融(14835)
- 金融(14832)
- 行(14523)
- 机构
- 大学(321594)
- 学院(320521)
- 济(126754)
- 管理(126545)
- 经济(123876)
- 研究(112792)
- 理学(108864)
- 理学院(107552)
- 管理学(105752)
- 管理学院(105151)
- 中国(83724)
- 科学(70599)
- 京(70246)
- 财(57125)
- 所(56998)
- 研究所(51803)
- 农(51595)
- 中心(50439)
- 江(47813)
- 业大(47078)
- 范(45692)
- 师范(45298)
- 财经(45087)
- 北京(45003)
- 院(41253)
- 经(40911)
- 农业(39879)
- 州(39299)
- 经济学(36923)
- 师范大学(36737)
- 基金
- 项目(219451)
- 科学(172698)
- 研究(162904)
- 基金(157322)
- 家(136703)
- 国家(135498)
- 科学基金(116095)
- 社会(102723)
- 社会科(96532)
- 社会科学(96504)
- 省(86567)
- 基金项目(83941)
- 自然(74403)
- 教育(74195)
- 划(72947)
- 自然科(72643)
- 自然科学(72629)
- 自然科学基金(71286)
- 编号(67407)
- 资助(63943)
- 成果(55015)
- 发(50814)
- 重点(49310)
- 部(47781)
- 课题(46845)
- 创(45503)
- 创新(42382)
- 科研(41457)
- 国家社会(41214)
- 项目编号(41164)
- 期刊
- 济(146344)
- 经济(146344)
- 研究(98329)
- 中国(67274)
- 学报(50070)
- 农(48058)
- 科学(47306)
- 管理(47217)
- 教育(41483)
- 财(41040)
- 大学(37888)
- 学学(35206)
- 农业(33716)
- 融(28566)
- 金融(28566)
- 技术(28281)
- 业经(25072)
- 经济研究(22564)
- 财经(21326)
- 图书(19169)
- 问题(18969)
- 经(18184)
- 业(16899)
- 科技(16335)
- 理论(15783)
- 技术经济(15442)
- 资源(15397)
- 现代(14751)
- 实践(14518)
- 践(14518)
共检索到485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曦辉 黄基鑫
区域协调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种发展视角,也是两个发展维度,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次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构成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演变历程,不同时期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着我国小康概念从无到有,小康水平从低到高,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反过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促进着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作为目标指引和政策评价,促进经济总量及基本格局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变,推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曦辉 黄基鑫
区域协调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种发展视角,也是两个发展维度,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次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构成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演变历程,不同时期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着我国小康概念从无到有,小康水平从低到高,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反过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促进着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作为目标指引和政策评价,促进经济总量及基本格局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变,推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秀敏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为农村社会突破发展障碍提供了一种有效路径。经过多年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近10年来取得了快速增长,已经从引入期进入成长初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促进创新和创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转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幸福,助力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然受到一些瓶颈问题的制约,需要政府、平台企业及社会各界合力推动发展。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 扶贫 互联网+ 全面小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庆双
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召开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会。2015—2020年,不仅是我国"十三五"的规划期,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为实现我党确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可谓"新三期叠加"。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及其战略部署,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经验教训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锡安
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置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研究政府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的保障作用,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充分利用现行有关监测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测算结果,同时引入发展协调度的应用。在梳理政府财政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理论关系基础上,文章明确了地方政府财政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协调作用。通过综合运用了加权平均、回归拟合、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不但验证了发展的协调能力与发展的综合能力的高度相关性,还验证了财政保障地方协调发展的有效性。亦即,地方政府财政通过发挥协调功能,可以以更快的速度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在结合三亚实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关键词:
地方 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 财政保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施凤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本文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方面入手,在每一方面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统计指标,描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总结东、中、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特点,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壮
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宏伟目标关键是"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本文首先考察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水平,认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差距。其次,通过社会结构理论工具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因此,亟需加强社会建设、优化社会结构来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社会结构 五位一体 社会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璆 方正亚 刘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贫困性质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相应的贫困评估标准也将随之改变。贫困地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文章根据新时期区域贫困特征,构建区域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出2020年以后仍需国家政策倾斜的区域。
关键词:
小康社会 贫困区域 层次分析法 江西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大意义,在今后几年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座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荣臻
中国在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等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运用方差分解法研究2000年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来源及变化,发现:从区域看,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平均水平最高,同时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大,东部地区贡献了主要的区域间和区域内差距;从整体看,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在持续扩大,但相对差距在缩小。在新古典主义区域空间均衡理论框架下,当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时,会使得区域间的生产效率趋同,推动经济发展达到绝对均衡。但现实中要素自由流动存在很多阻力,政府可有效疏解这些阻力。建议为: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时,应顺应市场这只"无形之手",通过改善落后地区的营商环境和放开发达地区的落户限制,促进资本和劳动要素双向流动。
关键词:
全面小康 区域经济 发展差距 空间均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宫民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小康社会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它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保护市场繁荣、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宣传落实党的十八大文件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精神,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贯彻十八大精神后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景。并且针对中小企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某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就如何实现创新驱动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发展 创新驱动 人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绍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步走"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引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不断走向深入。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选取统计指标,提出"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度指数",定量测度2012年以来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状况。结论表明:2012年以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的共享发展水平、创新发展水平、开放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有一定提高,而协调发展水平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总体来看,我国将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但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等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本文首先论述了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差异;其次论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第三,从建立现代农业、培育职业农民、壮大集体经济、盘活土地资产、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健全治理体系、构筑生态屏障和调整政府职能八个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
全面小康 弱弱联合 集体股权有偿获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本文首先论述了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差异;其次论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第三,从建立现代农业、培育职业农民、壮大集体经济、盘活土地资产、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健全治理体系、构筑生态屏障和调整政府职能八个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
全面小康 弱弱联合 集体股权有偿获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论文科学地诠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的演变与现状,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系统准确地阐释了党中央有关宏观区域经济的政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