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86)
- 2023(19669)
- 2022(17058)
- 2021(15791)
- 2020(13319)
- 2019(30706)
- 2018(30507)
- 2017(58266)
- 2016(31779)
- 2015(35967)
- 2014(36318)
- 2013(36062)
- 2012(33572)
- 2011(30531)
- 2010(30765)
- 2009(28453)
- 2008(27989)
- 2007(24862)
- 2006(21848)
- 2005(19727)
- 学科
- 济(145290)
- 经济(145150)
- 管理(89239)
- 业(85233)
- 企(68900)
- 企业(68900)
- 方法(60431)
- 数学(52577)
- 数学方法(51912)
- 中国(37709)
- 农(37265)
- 地方(33975)
- 财(32173)
- 学(30984)
- 业经(30495)
- 农业(25312)
- 贸(24614)
- 贸易(24600)
- 制(24241)
- 易(23701)
- 理论(21488)
- 环境(21416)
- 和(21121)
- 银(20844)
- 银行(20784)
- 融(20583)
- 金融(20578)
- 技术(19923)
- 行(19909)
- 务(19695)
- 机构
- 大学(461608)
- 学院(460911)
- 济(189628)
- 经济(185483)
- 管理(177845)
- 研究(160909)
- 理学(153028)
- 理学院(151214)
- 管理学(148404)
- 管理学院(147579)
- 中国(120153)
- 科学(100606)
- 京(99328)
- 财(84778)
- 所(82950)
- 农(78107)
- 研究所(75404)
- 中心(72421)
- 业大(69417)
- 江(69044)
- 财经(67492)
- 北京(63213)
- 范(62177)
- 师范(61559)
- 农业(61118)
- 经(61094)
- 院(58150)
- 经济学(57037)
- 州(55956)
- 经济学院(51077)
- 基金
- 项目(308342)
- 科学(241090)
- 研究(223488)
- 基金(221644)
- 家(193825)
- 国家(192223)
- 科学基金(163847)
- 社会(139498)
- 社会科(132096)
- 社会科学(132059)
- 省(121194)
- 基金项目(117246)
- 自然(106986)
- 自然科(104450)
- 自然科学(104422)
- 教育(102985)
- 自然科学基金(102509)
- 划(102183)
- 资助(92157)
- 编号(91619)
- 成果(74546)
- 重点(69462)
- 发(68630)
- 部(67471)
- 课题(63660)
- 创(63150)
- 创新(59018)
- 科研(58978)
- 教育部(57351)
- 大学(56902)
- 期刊
- 济(214649)
- 经济(214649)
- 研究(136897)
- 中国(90780)
- 学报(74126)
- 农(70974)
- 科学(68003)
- 管理(65287)
- 财(64617)
- 大学(55459)
- 学学(52206)
- 教育(50987)
- 农业(48825)
- 技术(42032)
- 融(40459)
- 金融(40459)
- 业经(34594)
- 经济研究(34322)
- 财经(32955)
- 经(28244)
- 问题(27787)
- 业(25419)
- 图书(23958)
- 技术经济(23859)
- 统计(22153)
- 理论(21591)
- 科技(21382)
- 版(21358)
- 资源(21315)
- 贸(21112)
共检索到690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荣胜
准确把握区际关系,是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区际关系会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先发区域经济发展构成影响:将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因此受阻,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市场需求不足而减缓;后发区域会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降低了先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动力和压力;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现象进一步加剧,大大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导致先发区域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遏制。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先发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先发区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承担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原爱民
自20世纪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观以来,人类社会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由于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依赖性减弱等原因使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加强区域经济协调,追求可持续发展,对处理目前与长远利益关系,繁荣区域经济和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加强区域经济协调的措施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一、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区域经济在发展初期,保护和扶持了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护了地区利益。但是,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建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文仙 覃成林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一直以来,立足于"问题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收效甚微,归根结底在于忽视了不同区域的内在利益冲突。区域协调发展应该立足于"利益导向",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的三层协调网络中,通过各主体间的有序互动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降低区际产权交易的成本,形成区域之间合理规范的内在秩序,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区域 区域协调发展 产权 交易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玉刚
文章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迅速反映出来,需要以区域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区域 协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邹永红 蒋志华
本文基于调查区域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近期需求的数据,通过分层分析、对比分析和交叉分析,找出了全区企业人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区情,对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希华,张淑敏
文章定性、定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当前山东省发展经济应坚持效率优先,同时要正视地域差异,跟踪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采取适度的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实施点轴系统空间开发模式,在发展中逐渐缩小差异,促进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志刚 李小梦 胡宁宁
经济增长收敛是协调区域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基于经济增长收敛分析框架,使用全国267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探析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并加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改善资本要素错配情况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数字经济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时呈现明显的地理空间差异和政府财政能力差异,对西部、北方、非沿海城市和财政自给率较低的城市经济增长收敛效应更加显著。应继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乳燕 乔桂明
文章是在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能力作一个判断,并对区域创新能力与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通过评价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比较每个地区的创新能力的强项和弱项,有利于政府判断区域创新能力的走向和成因,帮助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区的创新能力并找到今后的工作出发点,找到江苏区域创新的集聚点,揭示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德权 刘晓星
文章试图探讨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点,借鉴其他沿海省市的经验,以期为广东更好的发挥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以及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提供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承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更加快速。但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差距也有逐步加大的趋势,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单一方面,而且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视角,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中东西部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形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缩短区域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关键词:
西部 区域经济竞争力 区域差异 区域协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儒
文章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根据青海省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对青海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的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金浩 李晓珍
改革开放前以强调“公平”为主的“均衡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后以强调“效率”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导致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应实行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