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1)
- 2023(9493)
- 2022(7949)
- 2021(7100)
- 2020(5796)
- 2019(13081)
- 2018(12986)
- 2017(24357)
- 2016(13310)
- 2015(14822)
- 2014(14771)
- 2013(14439)
- 2012(13246)
- 2011(11947)
- 2010(11966)
- 2009(11100)
- 2008(10834)
- 2007(9590)
- 2006(8568)
- 2005(7777)
- 学科
- 济(56252)
- 经济(56170)
- 管理(41425)
- 业(32798)
- 企(27026)
- 企业(27026)
- 地方(18558)
- 中国(17509)
- 方法(17338)
- 数学(14923)
- 数学方法(14767)
- 制(14541)
- 财(14184)
- 农(14100)
- 业经(12664)
- 环境(10719)
- 体(10057)
- 地方经济(9713)
- 学(9507)
- 农业(9414)
- 融(8602)
- 金融(8598)
- 银(8501)
- 银行(8494)
- 理论(8368)
- 体制(8220)
- 划(8184)
- 行(8109)
- 务(7834)
- 和(7809)
- 机构
- 学院(183508)
- 大学(183488)
- 济(73825)
- 经济(71928)
- 管理(68687)
- 研究(62495)
- 理学(58355)
- 理学院(57554)
- 管理学(56703)
- 管理学院(56310)
- 中国(47908)
- 京(39449)
- 科学(37154)
- 财(36685)
- 所(29899)
- 江(29602)
- 中心(29103)
- 财经(28202)
- 研究所(26667)
- 范(26448)
- 师范(26264)
- 经(25302)
- 农(24841)
- 北京(24299)
- 业大(23692)
- 院(23634)
- 州(23483)
- 经济学(23014)
- 师范大学(21474)
- 财经大学(20652)
- 基金
- 项目(124598)
- 科学(99667)
- 研究(94685)
- 基金(90315)
- 家(77310)
- 国家(76657)
- 科学基金(67166)
- 社会(61863)
- 社会科(58573)
- 社会科学(58562)
- 省(49483)
- 基金项目(48670)
- 教育(42932)
- 自然(41471)
- 划(41230)
- 自然科(40466)
- 自然科学(40460)
- 自然科学基金(39662)
- 编号(38526)
- 资助(34441)
- 成果(31565)
- 制(28555)
- 重点(28316)
- 发(28134)
- 课题(27553)
- 部(27130)
- 创(26230)
- 国家社会(25841)
- 创新(24742)
- 教育部(23585)
共检索到284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延 杨永春 张理茜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资本和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地点。一些城市在区域协议影响下迅速崛起,一些城市却在同样的协议机制影响下逐渐衰败,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异质地带在区域协议的影响下趋于相对均质化,异质资源得到有效的流通与整合,并发生吸引偏移。以美国厄尔巴索(ELPSO)市和墨西哥托雷翁(TORREON)市为例,着重分析其兴盛与衰落的原因,并构造出一个异质地带转化模型来模拟边界城市的兴衰,试图找出边界城市兴衰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
全球化 区域一体化 边界城市 异质地带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巴塞尔协议的全称是《统一资本计 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1987年 底,国际清算银行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 包括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 利、日本、荷兰、比利时、加拿大和瑞典 (“十国集团”)以及卢森堡和瑞士在内 的12个国家中央银行行长会议,通过 了该协议,后来简称《巴塞尔协议》或资 本协议。《巴塞尔协议》于1998年颁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BaselPaper)是由巴塞尔委员会在1987年11月15日通过的巴塞尔建议的基础上,经过6个月的咨询期,于1988年7月15日由西方12国(十国集团所有成员,加上瑞士和卢森堡)中内银行行长共同签署的。虽然巴塞尔委员会不是正式...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克研
20世纪70年代,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业务呈全球化趋势,投机活动泛滥,以致赫斯塔特银行、法兰克林国民银行和英国-以色列银行三家大型国际商业银行相继于1974年倒闭,给国际金融业造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德香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不良贷款压力日益增大,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信息数据库等。此外,金融危机中信用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被大大提升,这要求所有的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控制。在新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框架下,我国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相关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传统与现实,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建设较为系统的、科学的风险控制系统,同时着力从外部打造良好的商业银行信用文化体系,理性且有效地控制中国商业银行运营中普遍存在的信用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巴塞尔协议的全称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这个协议因为是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金融机构——巴塞尔委员会于1987年12月正式通过的,所以又叫“巴塞尔协议”。这个协议是作为衡量和检验相对于风险资产而言的银行资本是否合格,或说是否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的准则。根据协议,限定各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于1992年末以前达到协议提出的指标。因此,这个协议受到各国金融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现就协议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安排做一个简单介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萃 纪文华
近年来,区域贸易协议蓬勃发展,越来越多WTO成员投入到各种区域贸易协议之中。截至2010年5月,WTO的153个成员中只有蒙古尚未加入任何RTA。中国政府以"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作为对这一当前国际贸易体制现状的明确回应。文章立足于分析区域贸易协议框架下的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对区域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和实效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践考察,分析了区域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与实效之间所存在的现实反差。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该反差形成的深层次缘由,最后针对中国区域贸易协议框架下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士奇 黄丹丹
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使巴塞尔协会在2010年12月发布了强调宏观金融审慎监管问题的《巴塞尔协议Ⅲ》。重庆银行业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金融区域,也全面推进新的风险管理体系。本文从解读《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入手,结合分析重庆银行业的现状和问题,从商业银行银行和监管当局的角度对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建刚 钟海 李关政
缓释机制的设计是解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亲周期效应的核心问题。本文指出了Michael B.Gordy等和Rafael Repullo等提出的缓释机制的不足,对缓释机制作了实质性的改进,提出了新的缓释乘数,同时对H-P滤波平滑参数的选择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在缓释效果的评判上增加了相关系数这一反映亲周期特征的指标。本文在运用我国数据对改进后的缓释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缓释机制能更好地解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亲周期效应。
关键词: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亲周期效应 缓释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光华
本文运用单边HP滤波法比较三种信贷口径挂钩变量信贷/GDP在我国逆周期缓冲资本计提中的效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金融发展指数监测指标体系,拟合分析逆周期缓冲资本计提周期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周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巴塞尔协议III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我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广义信贷/GDP指标反映我国金融周期变化效果最佳,但仍需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监控体系并引入调节因子,完善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海军 惠晓峰
内部法关于信用风险损失覆盖的基本框架是:首先,制定统一的监管资本标准和储备金标准;其次,明确用资本金覆盖一定置信度和期限下的未预期损失,用储备金覆盖预期损失的损失覆盖机制。文中指出内部法损失覆盖机制存在的应用问题和理论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光华
本文运用单边HP滤波法比较三种信贷口径挂钩变量信贷/GDP在我国逆周期缓冲资本计提中的效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金融发展指数监测指标体系,拟合分析逆周期缓冲资本计提周期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周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巴塞尔协议III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我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广义信贷/GDP指标反映我国金融周期变化效果最佳,但仍需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监控体系并引入调节因子,完善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杰·W·弗格森 王淼 罗平
2003年5月,新成立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始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协议)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安排,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将在2003年第四季度完成新协议的正式稿,并于2006年底在成员国开始实施。新协议框架的突出特点是改进了风险管理,提高了风险敏感性,提出了“三大”支柱的概念,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信息披露。作为发展中国家,新协议的制定与实施将对完善我国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和商业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的风险管理及国际业务操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监管当局、商业银行和有关部门正在深入研究,以新协议出台为契机,加强相关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