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2)
2023(14454)
2022(12115)
2021(11051)
2020(8981)
2019(19924)
2018(19430)
2017(37089)
2016(19559)
2015(21579)
2014(21334)
2013(20828)
2012(19537)
2011(18065)
2010(18552)
2009(17319)
2008(16795)
2007(15023)
2006(13796)
2005(12810)
作者
(55218)
(45906)
(45905)
(43591)
(29504)
(21826)
(20764)
(17631)
(17451)
(16544)
(15783)
(15263)
(14789)
(14717)
(14397)
(14212)
(13771)
(13420)
(13110)
(13069)
(11730)
(11334)
(11098)
(10741)
(10459)
(10300)
(10115)
(10106)
(9201)
(9059)
学科
(99183)
经济(99103)
管理(57066)
(53690)
(42841)
企业(42841)
地方(29120)
中国(28816)
方法(28814)
(25582)
数学(24331)
数学方法(24060)
业经(22164)
(19728)
农业(17505)
(17397)
地方经济(17326)
(17267)
(16320)
贸易(16307)
(15902)
金融(15901)
(15899)
银行(15888)
(15693)
(15516)
环境(15127)
(15120)
(14550)
技术(13086)
机构
学院(281225)
大学(275945)
(126965)
经济(124362)
管理(105029)
研究(102931)
理学(88516)
理学院(87482)
管理学(86237)
管理学院(85676)
中国(79783)
科学(58361)
(58321)
(58213)
(51373)
中心(46214)
研究所(45825)
财经(44727)
(44491)
(40857)
(40429)
(39180)
经济学(39076)
师范(38876)
北京(37349)
(37300)
(35523)
业大(34791)
经济学院(34639)
财经大学(32754)
基金
项目(176944)
科学(141204)
研究(135987)
基金(127062)
(108904)
国家(107973)
科学基金(93111)
社会(88662)
社会科(84108)
社会科学(84093)
(70328)
基金项目(65665)
教育(61514)
(58434)
自然(56126)
编号(55924)
自然科(54812)
自然科学(54802)
自然科学基金(53797)
资助(50955)
成果(46161)
(44626)
重点(40470)
课题(39941)
(38681)
(37497)
发展(36964)
国家社会(36573)
(36368)
创新(35008)
期刊
(158390)
经济(158390)
研究(92688)
中国(61984)
(43469)
管理(43089)
(39512)
科学(36112)
学报(35058)
教育(33516)
(32368)
金融(32368)
大学(27478)
农业(26993)
业经(26219)
经济研究(26117)
学学(25765)
技术(25604)
财经(22593)
(19712)
问题(19692)
(16625)
国际(15264)
技术经济(15088)
世界(14587)
商业(14102)
现代(13788)
(13691)
(13440)
论坛(13440)
共检索到452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春颖  
高铁经济是把双刃剑,发展好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反之将加速资源流失。利用辽宁高铁网络优势实现高铁与经济耦合式发展,是辽宁经济实现逆袭的历史机遇。在面向东南亚、连接辽蒙欧、融入京津冀,打造全国高铁经济“示范区”的发展体系下,以低碳、集约、创新、数字为理念,将基础+结构+集群+升级作为发展路径,在深化产业改革提升辽宁总体经济发展效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铁经济重点行业,以点带面打造高铁经济亮点产业,发挥辽宁地缘优势,拉动高铁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玉文  
学界对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探究已久,但尚无定论。以低碳试点省份辽宁为例,引入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分析其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14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区域发展的较低级阶段,经济发展的环境负效应起主要作用,而区域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则是经济发展的环境正效应更加显著。根据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的不同,14个城市可以归为三大类、六小类,不同类型的区域应选择不同的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协同演进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斐  孙才志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统筹、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采用辽宁省历史统计数据,开展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两个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将辽宁沿海地区分为3个地区,定性分析了3个地区海陆协同基础条件的差异,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刘邦凡  徐淼淼  
作为政府转型的全新管理模式和电子政务的终极目标,协同政务极大地推动了基于共赢思维的政府管理创新。本文首先从信息经济视角出发,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论证了协同政务与传统政务的信息垄断相比,信息共享条件下政府信息资源的成本更低,而收益更大,管理效率更高;然后,构建了政府部门间的行为博弈模型并分析得出,政府各部门都采取协作策略可提高整个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进而实现全社会的共赢;最后,从法律机制、监督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多个维度提出推动协同政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森  
辽宁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态势将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加剧的势头,如何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是现时发展背景下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视角,深入剖析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增长极培育增长轴,增长轴辐射成为增长面,增长面进一步联结成为增长网,通过积聚与扩散作用实现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进入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遇到了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财政经济发展位次不断后移。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定程度上克服和缓解了体制转轨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基本实现了辽宁经济与全国经济同步增长。但置身于全国范畴,尤其是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辽宁整体上呈现增长趋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东  
本文在对辽宁省县域经济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发展状大县域经济,是党中央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同时针对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世亮  
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代表省份,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下,近年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全省56.49%的人口和89.19%的土地都在县城,县域经济成为辽宁省经济的重中之重。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的17.6%,县域金融机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一雯  
一、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一)经济总量较高,但增速下降。近年来,河北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GDP达2.8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六位,相对于其他省市而言,河北省经济总量已处于较高层次,在发展中更重视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河北省经济的总基本面良好,但经济增速明显下降。在经济增速方面,2013年河北省的GDP增长率为8.2%,创20年来新低,这可能与全国经济基本面和该省的传统产业改造有关;2013年河北省人均GDP为68 594元,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吉芝  秦其明  
本文利用辽宁省近年来的统计数据 ,通过对标准差、变异系数、离差、比率、相对发展速度等参数的计算 ,分析了辽宁省内各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和空间特征。并总结了产生区域差异的三个主要因素 ,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客观因素 )、区域战略重点的转移 (政策因素 )以及各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为辽宁省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叶子  
地区经济发展对其进行评价时是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的,也就是不仅要考虑其协调度还要考虑在这其中协调发展水平,在不同协调水平下协调程度不尽相同,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协调情况在整体上看似处于一种比较协调的状态,可是在个体分析上发现辽宁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文化产业还是比较落后,这也是辽宁文化产业目前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需要提升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辽宁文化产业要加速顶层规划设计;辽宁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落后,要大力加强产业的创新性和附加值;文化产业领域新旧行业发展不均衡,必须加快发展新兴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昕  
选取2011—2020年27个省级面板数据,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IFDI与OFDI协同指数,应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并结合分位数回归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水平可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数字经济能够激励本土企业通过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进而推动本区域经济的不断提升;与对外直接投资相比,数字经济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经济可推动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双向协同互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双向FDI协同发展的中介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昕  
选取2011—2020年27个省级面板数据,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IFDI与OFDI协同指数,应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并结合分位数回归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水平可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数字经济能够激励本土企业通过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进而推动本区域经济的不断提升;与对外直接投资相比,数字经济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经济可推动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双向协同互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双向FDI协同发展的中介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姚毅  
高铁时代的到来是铁路枢纽经济区的涅槃重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革新。基于高铁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总结梳理了高铁经济的区域作用机制及经济社会效应,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高铁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枢纽能级、流量经济平台、枢纽产业发展、区域枢纽经济圈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新时期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区域协同物流的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整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对区域协同物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发展协同物流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制约中原经济区协同物流发展的四大因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中原经济区协同物流发展的五大策略,即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构建综合运输网络协同体系、构建物流信息服务协同体系、打造区域物流龙头企业和构建供应链协同物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