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1)
- 2023(15621)
- 2022(12997)
- 2021(11879)
- 2020(9586)
- 2019(21330)
- 2018(20565)
- 2017(39851)
- 2016(21078)
- 2015(23163)
- 2014(22517)
- 2013(22104)
- 2012(20196)
- 2011(18410)
- 2010(18835)
- 2009(17690)
- 2008(16746)
- 2007(15256)
- 2006(13945)
- 2005(12484)
- 学科
- 济(94810)
- 经济(94740)
- 业(67237)
- 管理(56419)
- 农(51391)
- 企(44471)
- 企业(44471)
- 农业(34391)
- 方法(31190)
- 中国(30232)
- 地方(29256)
- 数学(27626)
- 数学方法(27233)
- 融(27118)
- 金融(27116)
- 业经(26488)
- 银(25824)
- 银行(25814)
- 行(25047)
- 财(21464)
- 制(21019)
- 贸(18156)
- 贸易(18142)
- 易(17625)
- 策(15992)
- 发(14819)
- 地方经济(14573)
- 环境(14213)
- 体(14176)
- 技术(14004)
- 机构
- 学院(297185)
- 大学(285640)
- 济(130999)
- 经济(128374)
- 管理(114832)
- 研究(100648)
- 理学(98809)
- 理学院(97818)
- 管理学(96300)
- 管理学院(95749)
- 中国(83498)
- 农(61118)
- 财(58101)
- 科学(57994)
- 京(57913)
- 所(49283)
- 中心(48900)
- 农业(46304)
- 江(45762)
- 财经(45431)
- 业大(44773)
- 研究所(44324)
- 经(41131)
- 经济学(39366)
- 范(38207)
- 师范(37918)
- 州(37050)
- 院(35741)
- 北京(35676)
- 经济学院(35645)
- 基金
- 项目(197376)
- 科学(157221)
- 研究(150696)
- 基金(142478)
- 家(122428)
- 国家(121331)
- 科学基金(105225)
- 社会(98909)
- 社会科(93736)
- 社会科学(93715)
- 省(79959)
- 基金项目(74750)
- 教育(66277)
- 划(64755)
- 自然(63724)
- 编号(62725)
- 自然科(62258)
- 自然科学(62247)
- 自然科学基金(61119)
- 资助(56705)
- 成果(49436)
- 发(47277)
- 重点(44139)
- 部(43008)
- 课题(42941)
- 创(42232)
- 国家社会(41220)
- 创新(39446)
- 发展(39354)
- 展(38746)
- 期刊
- 济(153821)
- 经济(153821)
- 研究(87350)
- 农(64929)
- 中国(61592)
- 融(44132)
- 金融(44132)
- 农业(43525)
- 财(41510)
- 管理(40525)
- 科学(40190)
- 学报(39179)
- 业经(31705)
- 大学(31481)
- 学学(30347)
- 教育(27387)
- 技术(25817)
- 经济研究(23192)
- 财经(21579)
- 问题(20954)
- 业(20803)
- 经(18749)
- 农村(16253)
- 村(16253)
- 农业经济(15602)
- 世界(15556)
- 技术经济(15031)
- 贸(14934)
- 版(14747)
- 商业(14612)
共检索到455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静怡
电子商务下沉既能够赋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也可能会产生新的"数字鸿沟"问题,加大区域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差距。本文在评价西部各省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产业融合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省份农村电商产业融合水平逐渐提升,但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呈现空间集聚特征,这种集聚也可能会加剧农村产业发展异化问题。因此,应该加大涉农基础设施投入,完善覆盖城乡范围的电商产业支持体系,推动农村电商产业多元化协同发展。
关键词:
农村电商 产业融合 西部地区 区域协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付帆
针对现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协同发挥了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的中介作用,先以区域协同在产业链、产业内部和产业集群三个方面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再以产业融合从纵向、横向和资源集聚上,促进农民增收。在此机理下,针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社会认知偏差、农村产业融合的总体水平偏低、农村产业融合的要素制约突出和农村产业融合的风险防范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产业融合政策经验宣传、落实产业融合相关支持政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多措并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对策,进一步思考了区域协同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实现,为同类型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区域协同 三产融合 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华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获得的政策倾斜和制度力度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进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各方面。其中,技术进步中的电子商务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农村电商也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运营效率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迅速攀升,农特产品市场逐步打开并呈现稳步增长状态。可见,农村电商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媒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友华 高卓锐
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公法改革的同时,为促进民事主体高效协同,专利法需要融合科技法的价值取向。专利法作为私法,其与科技法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状态。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私法路径中,应将“科技成果所有权”等科技法概念通过“专利权”等具有稳定内涵的私法概念予以衔接。借助专利法“以公开换取保护”的市场激励功能,通过许可、转让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流转与实施,进一步发挥专利法的私法功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具体规范上,通过职务发明制度的利益倾斜配置机制,衔接公法赋权改革理念;完善专利共有制度,使“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在专利权按份共有框架下实现权益合理分割;激发开放许可的私法功能,降低科技成果实施交易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丽君 施六林 王艳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协调发展可延伸农业经济增值空间、拓展农业文化功能、强化农业生态功能,促进农村社会整体发展,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以安徽为例,从美丽乡村建设视域探讨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融合模式及可供借鉴的外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培育农村产业融合的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美丽乡村 产业融合 经营主体 利益联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维艳
本文通过构建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发展指标体系,进一步探究我国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二者耦合协调度先从极度失调转向基本协调,再从初级协调转向高级协调实现共同发展。分地区来看,各地区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耦合协调度发展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省域耦合协调度整体较高,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域耦合协调度属于中度及轻度失调。最后,本文提出加快制定发展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合作、提升绿色意识和加强监管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中和 绿色物流 农村电商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明强
基于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领域背景,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既拥有同样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困境,社交网络难以将丰富的社会人际关系资源优势转化为自身的赢利点,电子商务平台难以凭借单一的广告战略和价格策略吸引更为广泛的消费人群。鉴于此,将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机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就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继而分析并阐释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方式和发展策略,结合具体案例,总结目前较为常见的两种融合形式,旨在从理论视域上加强对社交网络与电商融合发展思路的准确认识与整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电子商务 融合 理论视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刘邦凡 徐淼淼
作为政府转型的全新管理模式和电子政务的终极目标,协同政务极大地推动了基于共赢思维的政府管理创新。本文首先从信息经济视角出发,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论证了协同政务与传统政务的信息垄断相比,信息共享条件下政府信息资源的成本更低,而收益更大,管理效率更高;然后,构建了政府部门间的行为博弈模型并分析得出,政府各部门都采取协作策略可提高整个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进而实现全社会的共赢;最后,从法律机制、监督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多个维度提出推动协同政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永明 何晓颖 高欢
协同学视域下技工教育产教融合具备开放性、线性和平衡性三大特点。针对政府、企业和学校三维主体相互闭合、发展非线性和衔接失衡的问题,现代技工教育创新路径在于:以协同理论促进产教融合的开放性;以伺服原理促进产教融合的线性;以自组织原理促进产教融合的平衡性。
关键词:
协同学 技工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拓巍峰 沈春强
产业链金融是现代金融嵌入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破除农村产业金融约束的重要手段。以往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单一、融资成本较高,影响了产业经济的智慧转型、绿色发展。基于此,应以通过集聚农村金融服务要素,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农村产业向融合、集群及多元等方向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岱 杨佳骏 柏群 饶静 姜文
本文结合西部农村电商发展遇到的瓶颈,提出以城乡共同配送和区域公共品牌为依托的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探索产能共享、物流共享的环境,以及通过制度设计激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等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刘岚
区域电子商务与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能够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与物流的有机融合。提高区域电商产业竞争力,成为物流行业现代化发展重要突破口。厘清区域电商与物流业之间的关联性,探究两者并联耦合关系,有利于促进双方协同发展。本文从有序度和耦合度两方面构建区域电商物流的并联耦合模型,通过CRITIC离差赋权法,对区域电商物流耦合度进行良莠鉴别。研究发现,区域电商与物流行业存在较高有序度时,区域电商物流耦合度较高;区域内仅电商或物流单主体存在较高的有序度,很难显著提升区域电商物流的耦合度。由此,提出相应发展建议,以期区域电商物流实现更高耦合度的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林 温涛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协同服务机制一是加快建立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的引导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当地政府和老百姓高度认可的融合主体,及时总结和提炼其成功的经验,加强宣传推介和培训推广,发挥正向的典型示范作用;同时成立产业扶持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加大从业主体财政资金补贴力度和补贴范围,支持和引导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这些方面发展。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国家支持政策和从业主体经营效益的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霞
农业供应链集群中存在的竞合关系实质是各方为谋求各自利益最优化目标而展开的基于共同利益的博弈。研究首先阐述农业供应链集群竞合关系的内涵;从基于产业协同的农业供应链集群的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等两方面分别揭示驱动农业供应链集群竞合关系建立的动力;从战略导向、市场协同、知识协同等角度分别给出基于产业协同的农业供应链集群竞合关系的优化策略集合。
关键词:
产业协同 农业供应链集群 竞合关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易招娣 衡孝庆
在场域理论视域中,产教融合主要包括政治场域、经济场域和文化场域等三种场域,它们由不同的主体所主导,对应着三种不同的实践场域,形成三种不同的权力结构,遵循三种不同的制度规则而产生的角色定位与意向表达的差异。本文通过探究产教融合场域内多元主体互动运行逻辑,明晰了场域内多元主体的权力边界,即既要避免各主体权力的“缺位”,也要防止各主体权力的“越位”;深化产教融合就是要进一步使产教融合场域中的行动者在保有自身特有的场域性前提下,积极构建与对应场域相契合的组织结构体系。作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府、企业和学校等三方权力主体,尤其需要中间性组织作为媒介以寻求产教融合三方主体的共同价值、目标和诉求,以此来统一价值取向、统一行动意向、统一目标诉求,达成行动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共同利益,进而从政府、企业、学校和中间性组织等四方主体视角完善运行策略以达成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实现提升产教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场域理论 教育教学 生产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