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5)
- 2023(15692)
- 2022(13125)
- 2021(12002)
- 2020(9968)
- 2019(22228)
- 2018(21886)
- 2017(41825)
- 2016(22711)
- 2015(25154)
- 2014(25258)
- 2013(24512)
- 2012(22432)
- 2011(20015)
- 2010(20460)
- 2009(19118)
- 2008(19152)
- 2007(17514)
- 2006(15805)
- 2005(14475)
- 学科
- 业(95015)
- 济(93438)
- 经济(93305)
- 管理(86433)
- 企(85792)
- 企业(85792)
- 方法(33833)
- 业经(32307)
- 财(31948)
- 农(31647)
- 数学(25048)
- 中国(24854)
- 数学方法(24748)
- 技术(24378)
- 制(24177)
- 务(22299)
- 财务(22264)
- 财务管理(22237)
- 农业(22153)
- 地方(21529)
- 企业财务(21024)
- 策(19414)
- 理论(19160)
- 划(17625)
- 体(17388)
- 和(16966)
- 贸(15526)
- 贸易(15511)
- 银(15213)
- 银行(15193)
- 机构
- 学院(321148)
- 大学(312418)
- 济(133289)
- 经济(130350)
- 管理(128278)
- 理学(108733)
- 理学院(107584)
- 管理学(106255)
- 管理学院(105592)
- 研究(102770)
- 中国(82228)
- 财(66601)
- 京(65919)
- 科学(58765)
- 江(52851)
- 财经(50605)
- 所(50092)
- 农(48465)
- 中心(48097)
- 经(45649)
- 研究所(44325)
- 业大(42055)
- 北京(41364)
- 州(41349)
- 范(40893)
- 师范(40591)
- 经济学(39096)
- 院(37897)
- 农业(37313)
- 财经大学(36775)
- 基金
- 项目(204532)
- 科学(163890)
- 研究(159161)
- 基金(146462)
- 家(124388)
- 国家(123167)
- 科学基金(108429)
- 社会(101459)
- 社会科(96154)
- 社会科学(96135)
- 省(83279)
- 基金项目(77454)
- 教育(73469)
- 划(67653)
- 自然(67298)
- 编号(66171)
- 自然科(65739)
- 自然科学(65726)
- 自然科学基金(64602)
- 资助(57853)
- 成果(53659)
- 创(48121)
- 课题(46579)
- 重点(45850)
- 发(45513)
- 部(45245)
- 制(44205)
- 创新(44028)
- 业(41512)
- 国家社会(41080)
- 期刊
- 济(161059)
- 经济(161059)
- 研究(99492)
- 中国(72783)
- 财(55990)
- 管理(55082)
- 农(46395)
- 教育(41963)
- 科学(40435)
- 学报(38418)
- 技术(33757)
- 融(33267)
- 金融(33267)
- 农业(31815)
- 大学(31172)
- 学学(29110)
- 业经(28548)
- 财经(25516)
- 经济研究(24019)
- 经(22137)
- 问题(20216)
- 业(19349)
- 技术经济(18541)
- 现代(16650)
- 科技(16371)
- 贸(15954)
- 财会(15706)
- 坛(15327)
- 论坛(15327)
- 商业(14664)
共检索到504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征
面对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和企业内生性发展困境,技术创新人才在区域制造企业快速发展和升级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突破以往从单一视角探讨人才培养的框架思路,创新性地从"投入-过程-产出"三维动态视角分析并构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并以白酒制造企业为例,阐明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实现路径以及提升对策。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由多环节构成、多主体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包含人才培养投入、发展支撑平台、环境要素驱动和人才培养产出四大模块。其中,人才投入是前端和物质基础;企业内外政策、制度与文化是重要环境因素;而人才培养平台则是衔接前端投入与结果产出的重要载体和"孵化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兰菊 曹晔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实施,我国传统企业开始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生产模式的改变使一些工作岗位发生变化,尤其是机器人代替人后,使高职生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文章从智能制造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分析了智能制造的特点以及技术技能人才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结合学校的实践,探索了适合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些新举措。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岗位能力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东君
创新实践教育是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创新团队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是向社会输送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只有切实结合自身的实际,把创新实践教育作为教改的突破口,真正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创新实践 创新团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大为 张林 黄秀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可有效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影响企业绿色治理水平。基于2010—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有利于推动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提升,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行业以及地区层面均存在一定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在数字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深挖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优势、激发全要素生产率活力、加快金融资源流动、制定柔性数字技术发展战略的可行建议,以期提高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冰峰
以新时期林业发展的新特征为依据,对林业企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进行深入探讨,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合理安排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和方式、创造宽松的技术创新人才发展空间三个方面,对建立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进行了阐述,并在建立形式多样的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林业企业 技术创新 人才 培养与管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向龙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密集型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启良 安琪 方炜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提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的决策经验与实践证据相对匮乏,尚未得到充分探讨。基于TOE理论框架,以80家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为样本案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 QCA)探讨高技术制造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结果发现:单个前因要素并不构成高创新绩效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是数字技术水平和企业研发投入在高创新绩效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存在4种高创新绩效提升策略,具体包括数字—整合创新型、数字—感知创新型、数字—协同创新型以及数字—研发创新型策略。特定条件下,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感知能力存在替代与互补关系。基于组态视角探究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策略,以期拓宽TOE理论框架适用范围,为企业制定、优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世政
组织创新不仅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本研究探讨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组织创新是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式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正向显著影响,即企业进行组织创新有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之组织能力、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正向显著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组织创
关键词:
组织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世政
组织创新不仅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本研究探讨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组织创新是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式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正向显著影响,即企业进行组织创新有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之组织能力、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正向显著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组织创新与企业绩效影响具有中介效果。
关键词:
组织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世政
组织创新不仅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技术创新的保障。本研究探讨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组织创新是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式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正向显著影响,即企业进行组织创新有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之组织能力、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正向显著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组织创
关键词:
组织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世政 周家贤 朱炎亮
创新资源作为创新活动的输入,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源头。从外部创新资源角度探讨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创新资源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以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资源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中的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资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洪敏 杨春丽 郑策 陈力勇 赵晶媛
今天,很多企业都意识到掌握技术的重要,大家纷纷伸出手去叩动技术创新之门。确实,我们的经济要发展,但靠什么发展?不能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捡残羹剩饭,更不能让我们的家园成为别人干粗活儿的操作间。要真正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要真正参与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蛋糕”,我们必须掌握技术,并以此向经济价值链的高端发展,最终加入科技创新国家之列。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技术创新的路该怎么走呢?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实践的证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毓敏 刘镇玮 王玮
以《中国制造2025》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能否推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研究发现,受到智能制造产业政策鼓励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源于供给侧政府给予的研发补助,另一方面来自需求侧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创新活动意图的提高。此外,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对处于产品市场发育更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高环境中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