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5)
2023(8184)
2022(6921)
2021(6250)
2020(5295)
2019(11948)
2018(11566)
2017(22512)
2016(12219)
2015(13777)
2014(13775)
2013(13354)
2012(12118)
2011(10861)
2010(10956)
2009(10540)
2008(10573)
2007(9600)
2006(8572)
2005(7977)
作者
(34243)
(29014)
(28899)
(27138)
(18306)
(13612)
(13137)
(10965)
(10774)
(10104)
(9750)
(9707)
(9302)
(9176)
(8976)
(8716)
(8628)
(8493)
(8390)
(8196)
(7101)
(7019)
(6846)
(6559)
(6501)
(6328)
(6266)
(6239)
(5695)
(5587)
学科
(52277)
经济(52184)
管理(51728)
(45086)
(41728)
企业(41728)
方法(21475)
(21350)
数学(18485)
数学方法(18295)
(15637)
(15488)
财务(15467)
财务管理(15441)
企业财务(14845)
环境(12786)
地方(12675)
业经(12184)
中国(11672)
(11466)
(11022)
(10674)
体制(9937)
(9187)
技术(8757)
(8385)
(8219)
银行(8210)
(8149)
金融(8146)
机构
大学(177664)
学院(177302)
(74162)
经济(72647)
管理(71920)
理学(62446)
理学院(61779)
管理学(61016)
管理学院(60657)
研究(55760)
中国(44137)
(39495)
(36369)
科学(32327)
财经(30501)
(27502)
(27231)
(26840)
中心(25643)
研究所(24228)
财经大学(22634)
经济学(22609)
(22443)
业大(22405)
北京(22295)
(21361)
师范(21158)
(21031)
(20839)
商学(20688)
基金
项目(119108)
科学(96501)
基金(89412)
研究(87267)
(76786)
国家(76212)
科学基金(67498)
社会(59015)
社会科(56121)
社会科学(56108)
基金项目(47940)
(46398)
自然(43139)
自然科(42105)
自然科学(42095)
自然科学基金(41345)
教育(39799)
(38488)
资助(35543)
编号(33900)
(27744)
成果(27520)
重点(27179)
(27160)
(25376)
(25194)
国家社会(24763)
教育部(23876)
创新(23820)
人文(23722)
期刊
(82914)
经济(82914)
研究(51450)
中国(34988)
(34825)
管理(28484)
学报(23961)
科学(23815)
(19583)
大学(18967)
学学(18141)
(16986)
金融(16986)
财经(15778)
教育(14279)
技术(13856)
(13378)
业经(12825)
经济研究(12792)
农业(12769)
财会(10618)
问题(10543)
会计(9852)
资源(8550)
科技(8121)
(8106)
技术经济(8100)
(8019)
现代(7991)
(7676)
共检索到264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雷新途  熊德平  
制度环境对区域金融乃至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市公司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高度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产业发展水平、金融深化程度、投资者权益保护等区域制度环境影响区域上市公司聚集,并最终影响上市公司绩效差异。以我国不同省份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区域制度环境与区域内上市公司聚集数量的相关性,以及区域间上市公司绩效差异性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支持上述理论分析。研究表明,优化制度环境是提高区域产业化、金融发展水平和改进区域企业绩效与价值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巧良  连晓璐  
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划分为经营违规和信息披露违规,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logit回归发现: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与区域腐败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区域的腐败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越容易发生违规行为,这种情况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更明显;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政治环境指数对违规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上市公司所在地的税费负担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滋生"违规行为,同时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反腐败及其领域的文献,为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正松  田志龙  
本文介绍了小商品商人聚集与制度的互动关系,重点论述了当前小商品商人聚集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完善而引发出来的问题,包括小商品商人聚集在组织化、准入、退出、集群管理、融资、抗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制度建设角度,提出了促进小商品商人聚集发展的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党论  唐清泉  
在中国目前转型经济的情况下,政府环境构成了民营企业外在环境的重要部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应对政府环境、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也就构成了民营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行为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对2002—2005年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的刻画,考察了制度环境中的地区产权保护水平、政府干预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所在地的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方产权保护越差、政府干预越大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越落后的时候,民营上市公司更有动机去与政府形成政治关系。其原因在于这种政治关系对民营上市公司是一种对市场不完善下的替代保护机制,是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盖翊中  
以往的文献表明,制度资源和聚集经济是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分析文献入手,通过建构模型的方式论证了制度资源与聚集经济对产业空间集聚的正向影响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路江涌  陶志刚  
本文利用Ellison and Glaeser(1997)衡量行业区域聚集和共同聚集的指标体系,考察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聚集程度在1998至2003年间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我们发现中国的行业区域聚集程度仍处在一个上升阶段。我们还注意到,无论就行业区域聚集程度还是行业区域共同聚集程度而言,中国目前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近期的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徐康宁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和消费两个方面研究产业聚集对区域居民福利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和对外开放制度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影响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产业聚集与居民福利水平存在"U型"关系,其对福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只有产业聚集程度高于某个"门槛值"时,产业聚集对居民福利才有促进作用。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产业聚集空间异质性特征,推导出居民福利的地区性差距将不断扩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健君   彭子奇  
本文以统一市场为背景,来说明一个地区或区域经济上获得较迅速发展的关键是货币的区域聚集. 一、区域货币聚集效应统一市场一般指一种商品或劳务只有一个价格或具有极强的趋于一个价格的趋势的市场. 本文所说的统一市场还有另一重要规定,即在该市场中只使用同一种货币.详细一点说,统一市场在空间上,是由许多区域组成的,但商品或劳务的流动不受人为阻滞,交换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同区域的货币兑换问题,即不存在汇率问题.这样一个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昕  陈林  
分析了产业聚集所产生的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产业聚集的最佳聚集程度和规模,并以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多样化的产业环境有助于区域创新,竞争对区域创新存在负面影响,研发多样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总就业密度提高一倍,则创新水平将提高24%;就业密度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且就业密度均为600人/平方公里时区域创新绩效达到最高;区域人口规模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曲线呈U型,对应拐点大致出现在区域人口总规模为6500万人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显平  颜桐  
为揭示新能源企业的个体特征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与其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选取了2010—2017年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其公司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构建了公司特征、制度环境与企业绩效关系综合模型,研究新能源行业公司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检验制度环境在公司特征与企业绩效相关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滞后一期的政府补助、股权集中度、高管薪酬与新能源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资产负债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研发强度无显著相关关系;制度环境对政府补助、股权集中度、资产负债率和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魏敏  李国平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高梯度地区产业总是在不停地向低梯度地区推移。我国东、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差距,近年来,尽管出台了许多区域优惠政策,但区域经济水平差距依然很大,梯度推移现象不明显。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东、西部地区在梯度推移过程中存在着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极化式聚集,从而导致梯度推移粘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曲晨瑶  李廉水  程中华  
基于中国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可以通过知识溢出、设施共享、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竞争加剧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对外开放、产权结构和环境规制等条件下,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分区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大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曲晨瑶  李廉水  程中华  
基于中国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可以通过知识溢出、设施共享、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竞争加剧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对外开放、产权结构和环境规制等条件下,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分区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的促进作用大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龙飞  程永生  
本文首先分析了外资区域聚集化对区域城市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和城市现代化对外贸区域聚集化的拉动作用,最后以江苏省南通市的实际数据资料对二者的联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芮雪琴  李亚男  牛冲槐  
借鉴产业聚集指数,本文建立了科技人才聚集空间结构系数来反映科技人才聚集的变化态势。并据此应用DEA-Tobit两步法,基于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中国科技人才聚集的区域演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整体水平不高,经济发达地区整体上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聚集强度与科技人才聚集均衡度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科技人才聚集规模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主要因为当前的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与区域创新效率不匹配,经济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过度聚集,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聚集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