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7)
2023(16106)
2022(13337)
2021(12076)
2020(9902)
2019(22219)
2018(21496)
2017(40815)
2016(22265)
2015(24543)
2014(24542)
2013(24295)
2012(22377)
2011(20294)
2010(20504)
2009(19321)
2008(19600)
2007(17629)
2006(15892)
2005(14740)
作者
(66581)
(55535)
(55508)
(51967)
(35289)
(26627)
(24929)
(21568)
(21025)
(19729)
(19097)
(18502)
(17974)
(17935)
(17465)
(16865)
(16572)
(16451)
(16078)
(15870)
(14050)
(13757)
(13436)
(12624)
(12467)
(12419)
(12414)
(12319)
(11120)
(10956)
学科
(100816)
经济(100663)
(88256)
管理(83994)
(83485)
企业(83485)
方法(37786)
(32911)
业经(30766)
数学(29012)
数学方法(28791)
中国(27470)
(24940)
地方(24820)
(24090)
(22974)
财务(22940)
财务管理(22907)
企业财务(21825)
技术(19267)
(18172)
贸易(18157)
(17643)
(17620)
(17517)
(17256)
农业(17175)
(16752)
银行(16708)
(16436)
机构
学院(326562)
大学(322168)
(138321)
经济(135634)
管理(127867)
研究(111196)
理学(108993)
理学院(107778)
管理学(106389)
管理学院(105767)
中国(86803)
(68429)
(67687)
科学(66523)
(56477)
(54841)
财经(52239)
(51709)
研究所(50670)
中心(50324)
业大(47487)
(47197)
北京(42956)
农业(42851)
经济学(41708)
(40596)
(40509)
(40177)
师范(39686)
财经大学(38351)
基金
项目(212929)
科学(169452)
基金(155747)
研究(153705)
(136454)
国家(135214)
科学基金(116801)
社会(101229)
社会科(96098)
社会科学(96076)
(84740)
基金项目(82573)
自然(74970)
自然科(73236)
自然科学(73214)
自然科学基金(71959)
(70522)
教育(69084)
资助(61951)
编号(60284)
(50030)
重点(48318)
成果(47959)
(46457)
(46212)
创新(43203)
(42966)
课题(42420)
国家社会(42184)
(41454)
期刊
(162827)
经济(162827)
研究(96461)
中国(69204)
(56427)
管理(53715)
学报(50456)
(49796)
科学(48174)
大学(38447)
学学(36779)
(33461)
金融(33461)
农业(33145)
教育(30163)
技术(28228)
业经(28006)
财经(26773)
经济研究(25428)
(23069)
问题(21095)
(19108)
(17504)
技术经济(17232)
商业(16277)
国际(16007)
现代(15620)
科技(15616)
财会(15387)
(15223)
共检索到504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少东  徐宗玲  李非  
在对公司绩效的研究中,大多采用产业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认为产业结构、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是决定公司绩效的基本因素,而忽视了制度环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从新制度理论的视角研究区域制度发展对外资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对分布于40个城市的675家台商5年的纵向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制度发展水平对大陆台商的绩效水平和台商间的绩效差异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本文认为,在转型经济中,一方面,制度在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制度发展有助于台商绩效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日益规范,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由于台商自身竞争优势和管理当地制度环境能力的差异,大陆台商之间的绩效差异日趋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婷婷  
以往探讨东道国市场环境对外资企业进入模式选择影响的研究,通常仅关注个别制度要素的作用机制,未能深入阐述东道国区域制度环境的影响过程。本文从制度基础观视角出发,以2001—2006年5131个初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为样本,分析区域制度发展水平、区域外资进入模式标准和外资企业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和社会制度发达程度越高,外资企业越倾向以独资模式进入;区域政治制度发达程度越高,外资企业越倾向以中外合资模式进入。区域制度发展水平能促成外资企业在本地区战略选择标准的形成,从而影响新进外资企业模仿本地区其他外资企业,以同一种所有权模式进入市场。外资企业可通过模仿其他外资企业的进入模式获得"合法性",从而发掘当地市场的资源与机遇,并降低进入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镇  殷华方  鲁明泓  
制度提供了一个国家的法律、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安排,决定了商业活动中的交易和协调成本以及创新活动的程度。不同国家在制度环境上的差异形成了制度距离,制度距离引致了跨国投资的风险,增加了跨国经营的成本。在对制度进行分类和测量的基础上,以2000余家在我国的外资企业为样本,本文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于外资企业生存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国和我国的制度距离越大,其外资企业遭受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在各种制度因素中,企业管理制度距离和法律制度距离的影响最为显著,企业运行制度距离和文化距离居中,而经济制度距离的影响较为微弱。同时,制度距离调和了进入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使得合资企业面临更高的失败率。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殷华方  潘镇  鲁明泓  
面对着中国动态变化的投资环境,其他企业经验是外资企业学会在中国经营的一种主要参照物。然而,已有文献却相对忽视了对学习其他企业经验的研究。本文在分析其他企业经验时,整合了已有文献对学习自身经验的两个分析框架,即学习者和学习对象之间的相似—相异框架和学习者开发适度—过度框架,并提出了经验学习的适用—开发框架。在这一新框架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投资于中国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在区域水平、产业水平、母国水平上的相互先天学习。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其他企业经验没有给外资企业绩效带来经验学习反思效应,但是,其他企业经验给外资企业绩效带来了经验学习溢出效应、经验学习陷阱效应、经验学习误区效应等。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刘伟巍  
本文利用中国2001至2012年的制造业数据,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在外资企业知识溢出效应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只有当区域金融效率超过一个临界值后,当地内资企业才能获取外资企业知识溢出效应;相反,金融深度的加深会降低当地企业吸收外资知识溢出的能力,由此反映出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现状。另外,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吸收外资企业知识溢出效应的能力更容易受到当地金融发展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进猛  沈志渔  
本文从分工和专业化、交易成本与转移定价角度研究了内部贸易对外资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结果,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绩效分为效率和效益两个方面。通过对江苏制造业外资企业研究发现,随着内部贸易比重的上升,外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在提高,说明内部贸易增进了外资企业的效率;但是,在控制劳动生产率因素以后,随着内部贸易比重的上升,外资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在下降,说明转移定价降低了效益,而且独资企业向境外转移利润的强度要大于合资企业,税负越高转移利润的强度越大。进一步验证发现,内部贸易确实提高了外资企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实现的方式是强化外资企业的员工培训和规模经济而不是通过研发投入。同时,内部贸易克服了外部市场的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怀超  梁晨  范建红  何智敏  
以52家在华外资企业为研究对象,本文采用fsQCA和N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讨了组织特征(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和在华运营经验)和制度距离(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方面的6个前因变量与在华外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单个因素都不是产生在华外资企业高/非高社会责任绩效的必要条件,但认知距离作用突出。其次,产生在华外资企业高社会责任绩效的组态有5个,其中存在两组二阶等价组态。第一组二阶等价组态为非高盈利能力—高运营经验—非高认知距离主导型,根据边缘条件,该二阶等价组态可分为非高规模—非高规范距离辅助型和非高规模—高管制距离辅助型;第二组二阶等价组态为高规模—高运营经验—非高规范距离主导型,根据边缘条件,该二阶等价组态可分为高盈利能力—非高认知距离辅助型和高管制距离—非高认知距离辅助型;第5个组态为高规模—高盈利能力—高管制距离—非高规范距离主导下的非高运营经验辅助型。最后,产生在华外资企业非高社会责任绩效的组态有3个,且与高社会责任绩效的驱动机制呈现非对称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蔚然风  杨红燕  李艳丽  
跨区域发展是现代企业发展趋势之一,作为一种企业战略,跨区域发展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有价值、重要的资源,建立并且维持企业竞争优势。跨区域发展正是这样一种可以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在同一国内,由于历史、政治、区域文化等原因,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特点和优势。以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为基础,本文认为,企业跨区域发展战略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绩效,而且市场制度环境影响跨区发展与绩效间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对绩效的影响,为制度变迁及企业战略制订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政府管理科学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敏  黄玖立  丁思琪  
本文利用1979—2016年外资企业投资经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设立国家级开发区引致的制度质量改善对外资企业进入模式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制度质量改善能够提高外资企业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的可能性。这一结论在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双重差分估计(PSM-DID)和城市加总估计中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制度质量改善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制度质量改善对外资企业以独资方式进入的促进作用在契约密集型行业以及来自大陆法系国家的外资企业体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荃  
完善外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张荃社会主义中国自从诞生那天起,就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申国经济建设与世界经济建设的关系,当作建国立业的根本问题来对待。70年代后期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畅  
当前,外资企业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东道国政府希望通过吸引外资来弥补本地发展资金的不足,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以此带动本国经济产业发展。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制定招商引资策略,发展本国经济。然而,在一个资本能够进行自由有效流动的时代,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保证投资本地的外资不会再次外移出去。一些外资企业往往可能随着本地成本优势的下降而发生外移。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出现少数外资企业的外移行为。这表现为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且通常这种外资企业的外移行为会给原投资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劳动就业的减少,地方财政收入的下降,甚至是当地经济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留群  徐海英  
外资企业的地方嵌入对于地方捕获全球化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在江苏省的韩资企业"供给关系"空间结构特征、企业本地嵌入状态,探究区域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韩资汽车行业企业集中分布在苏北盐城和苏南无锡。本文将样本62家韩资企业划分为6种类型。不同类型企业地方嵌入特征存在差异,同时在苏北和苏南,企业地方嵌入的方式和强度也不同。以东风悦达起亚为主导,在盐城形成苏北汽车产业集群。但封闭的供给关系网络表明韩资汽车企业集团本地嵌入程度不高,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培育。苏南韩资企业类型多样,地方嵌入程度高。苏北和苏南韩资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供给关系连接,因此,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具有一定优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进猛  徐玉华  易志高  
本文从国家文化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文化距离对外资企业绩效的影响,探讨了文化距离对外资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与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距离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的观点不同,本文在解决了文化距离可能产生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发现文化距离越大,外资企业绩效越好。原因是我国高权力距离文化对外方低权力距离文化、我国集体主义文化对外方的个体主义文化产生了"反向共鸣"效应,而不是"相似吸引"效应,使得权力距离和个体主义差异促进了外资企业绩效提升。文化距离提高外资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为:文化距离促进了外资企业创新,创新提升了产品差异化水平,有利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了绩效。文化距离对绩效的积极影响受到进入方式的调节作用,相对于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的绩效随着文化距离的增加在下降。本研究为外资企业和我国"走出去"企业处理文化距离不利因素、利用文化距离带来的优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贺胜兵  周华蓉  田银华  
关键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贺胜兵  周华蓉  田银华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企业参与碳交易的重要形式,本文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采用匹配估计量方法进行参数估计,选择实施CDM项目最多的火电、钢铁、水泥三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分析项目实施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碳交易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性:CDM项目显著提高了火电企业和水泥企业的经营绩效;实施CDM项目对钢铁企业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如果没有实施CDM项目的企业实施该项目,将会显著恶化企业经营绩效。为促进业绩增长,企业碳交易决策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审慎评估项目盈利前景,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企业自身特点的碳减排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