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00)
2023(17052)
2022(14567)
2021(13433)
2020(11361)
2019(25488)
2018(25265)
2017(48006)
2016(26432)
2015(29369)
2014(28573)
2013(28143)
2012(25982)
2011(23663)
2010(23613)
2009(21558)
2008(21142)
2007(18542)
2006(16216)
2005(13866)
作者
(78358)
(65182)
(65023)
(61382)
(41638)
(31431)
(29239)
(25504)
(24804)
(23071)
(22252)
(22141)
(20958)
(20641)
(20202)
(20106)
(19645)
(19256)
(18732)
(18714)
(16443)
(15959)
(15852)
(14916)
(14642)
(14502)
(14381)
(14358)
(13101)
(13041)
学科
(102990)
经济(102884)
管理(77136)
(72607)
(60763)
企业(60763)
方法(45886)
数学(39180)
数学方法(38702)
中国(27335)
(27248)
(24750)
(24454)
业经(23599)
地方(23248)
技术(20796)
(18816)
贸易(18805)
农业(18713)
(18202)
理论(17831)
(17760)
(17291)
环境(16974)
(15599)
银行(15521)
(15150)
(15137)
金融(15134)
(15083)
机构
大学(374416)
学院(371954)
管理(146069)
(143914)
经济(140812)
研究(129215)
理学(127323)
理学院(125794)
管理学(123417)
管理学院(122740)
中国(93411)
科学(84721)
(80192)
(67903)
(66412)
(63158)
研究所(61382)
业大(61001)
中心(57554)
(54079)
农业(53812)
财经(51440)
(50302)
北京(50253)
师范(49715)
(46985)
(46878)
(43915)
经济学(42602)
师范大学(40352)
基金
项目(264449)
科学(207022)
基金(191091)
研究(186942)
(170104)
国家(168710)
科学基金(143259)
社会(117546)
社会科(111401)
社会科学(111371)
(104455)
基金项目(102093)
自然(95401)
自然科(93098)
自然科学(93067)
自然科学基金(91420)
(88692)
教育(85227)
资助(77539)
编号(74642)
重点(59981)
成果(59697)
(57869)
(56963)
(56957)
创新(53519)
课题(51852)
科研(50632)
计划(49969)
国家社会(48457)
期刊
(152875)
经济(152875)
研究(103989)
中国(70759)
学报(68099)
(60307)
科学(60235)
管理(52937)
大学(49599)
学学(46699)
(45321)
农业(41769)
教育(41367)
技术(30426)
(28691)
金融(28691)
业经(25550)
经济研究(24857)
财经(23973)
(22478)
科技(20874)
图书(20788)
(20519)
问题(19774)
(18860)
资源(18714)
业大(18052)
技术经济(18051)
理论(17017)
商业(16506)
共检索到533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桂黄宝  江密  孙璞  
采用改进的泰尔指数法对2015—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创新资源配置非均衡态势及其影响机理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水平呈现明显的非均衡性,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2)区域间差异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几乎持平,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呈现持续震荡的变化态势。(3)人才密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创新资源配置水平的促进作用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和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创新资源配置水平的影响在作用程度和显著性上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蕊  金晓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资源配置模式。但在此模式下,不仅先发地区出现了创新极化过度、扩散不足的弊端,而且后发地区隐性的后发优势潜能也受到了严重抑制。故在分析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落后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模式的可行路径。依托创新资源的跳跃式梯度转移模式、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和基于创新资源贡献度的补偿机制,不仅先发地区可以更好地将技术溢出效应辐射至后发地区,后发地区还能够借助政策引导,掌握更多的创新资源禀赋,从而实现经济赶超。因此,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机制进而释放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潜能,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矛盾解决的重要途径。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泓欣  周燕  
【目的/意义】研究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以期进一步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要素配置的优化。【方法/过程】选取2007-2015年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分析法分析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结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资源配置主要为科研投入与信息化水平驱动型,并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区域信息化水平能明显促进本区域的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水平,但缺乏溢出效应,抑制了周边区域发展;研究与开发机构资金投入与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区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冬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教育水平随之也有一定提升,但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尝试在高校教育资源配置非均衡化内涵、效应的基础上,探寻教育资源非均衡化的影响因子,分析高校教育资源非均衡化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的对策,从而促进高校教育更好地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人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婷  
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根本原因,并就此展开理论分析及经验研究。理论模型从金融机构风险预期角度出发,揭示了在歧视性金融资源配置行为下,区域非均衡发展造成了区际金融发展差异并不断得以固化的机理与路径;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判断,基于2000~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以及开放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有着显著影响,而且社会发展程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可能更加深远。最后给出研究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认真  
文章将经济增长指标分解为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消费需求、净出口值、进出口值、财政收入、技术创新等,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比较分析了中国四大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与经济发展各指标空间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王雪原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是反映创新型国家和省区建设的重要尺度。为了科学准确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基于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原理,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分形评价模型,并对我国相关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分类评价,旨在为各区域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畅   唐菁  
本文界定了创新资源内涵范围,测度了创新资源配置水平,采用泰尔指数和收敛模型对我国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水平的协调发展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各省份及三大区域间创新资源综合系统及各子系统的配置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是创新资源配置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和三大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水平均存在“追赶效应”;基础设施、金融环境、政府支持、对外开放对创新资源配置水平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各区域的协调驱动机制有所不同。应充分挖掘创新资源潜在价值,强化省份间创新资源的互联互惠,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形成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水平协调发展新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付丽娜  彭甲超  易明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区域创新资源禀赋的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资源配置就处于最优状态并能发挥最大效能,区域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创新资源本身更加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共同前沿模型测算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的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分解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是共同前沿还是群组前沿下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均显示不同区域、不同省市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全国以及四大区域板块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具有一定的效率改善空间;(3)不同群组和省市的无效率损失及提升路径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从时间变化趋势看,2009年是重要的时间拐点。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认真  陈祖华  白义香  
采用Moran指数等空间工具分析了金融资源与GDP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资源与GDP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份之间形成了较强的空间依赖作用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初期和当期金融资源对当期GDP具有显著的正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省应加强与相邻省域的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得分低的地区应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尽快提高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得分,促进金融资源空间均衡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林  李思赟  
近年来,我国城乡医疗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综合指数从0.73下降到0.54,表明城乡医疗差距有所降低,但城乡医疗物力、人力资源配置差距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配置差距甚至呈扩大趋势。基于资源投入-产出-受益的三维视角,本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物力、人力、财力三类医疗资源投入、医疗服务产出、居民偏好及居民受益程度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梳理城乡医疗资源非均衡配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物力、人力资源的投入差距均影响城乡医疗服务的产出差距,其中人力资源的投入差距影响程度更大;医疗服务的产出差距、消费偏好影响居民的受益程度。因此,优化物力、人力、财力资源配置方式与重点,注重引导居民消费偏好应是当前实...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大海  张文瑞  高凤英  
文章采用一般均衡的方法,得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和推动区域发展有助于增加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结论。依据区域金融生态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显著关系,提出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用模型。据此模型设计出大陆省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多种方案,并选取其中一种方案与实际金融资源配置现状做差异分析。文章最后针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受制于区域金融生态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推动区域发展(或开发)并重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宏伟  陈多思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至关重要。本文结合2002-2019年高技术产业的行业数据,衡量各行业创新资源配置情况及其对TFP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高技术产业内呈现显著的行业集中研发格局。(2)各行业创新要素配置的优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和稀缺状态并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资源投入过多但已逐渐缓解;医药制造业创新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且没有改善的趋势;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R&D资本投入由不足向有效状态靠拢,但R&D人员投入相对冗余;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创新资源的配置严重不足,但有缓解趋势。15个细分行业的创新资源配置情况也均不相同。(3)由创新资源配置不当导致的产业效率损失逐年收窄。其中,R&D人员配置改善的提升作用略高于R&D资本。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实施差异化创新资源投入战略、构建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提高企业配置创新资源能力等政策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巧丽  
基于中国2013—2020年57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配置均衡度与城市创新能力之间的影响关系及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土地资源配置均衡度可以显著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在加入控制变量进行验证后发现,外商投资规模、城市教育投入规模、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土地资源配置可经过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财政政策三条传导路径,为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提供驱动力,且传导作用依次降低。因此,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用地布局、发挥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作用、提升城市产业能级来增强城市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