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1)
2023(8076)
2022(6792)
2021(6102)
2020(5063)
2019(11166)
2018(10777)
2017(20278)
2016(10681)
2015(11581)
2014(10730)
2013(10377)
2012(9247)
2011(8323)
2010(8307)
2009(7537)
2008(7298)
2007(6531)
2006(5659)
2005(4735)
作者
(28867)
(24294)
(24030)
(22393)
(15046)
(11533)
(10782)
(9172)
(9039)
(8311)
(8125)
(8116)
(7569)
(7418)
(7390)
(7192)
(7187)
(7104)
(6942)
(6759)
(5814)
(5743)
(5633)
(5394)
(5278)
(5220)
(5175)
(5155)
(4755)
(4748)
学科
(45920)
经济(45896)
管理(37546)
(36856)
(32422)
企业(32422)
方法(19393)
数学(16961)
数学方法(16839)
技术(15875)
地方(12659)
技术管理(12056)
中国(11416)
业经(10982)
(10944)
(10487)
(8222)
(8099)
地方经济(7952)
农业(7772)
环境(7480)
(7293)
理论(6934)
(6816)
银行(6792)
(6652)
财务(6644)
财务管理(6637)
(6461)
(6370)
机构
学院(145020)
大学(143859)
管理(61768)
(61523)
经济(60408)
理学(54512)
理学院(53911)
管理学(53201)
管理学院(52901)
研究(45696)
中国(33912)
(28698)
科学(27773)
(25960)
(22103)
(21714)
业大(21702)
中心(21557)
(21363)
财经(20938)
研究所(19706)
(19087)
(18634)
师范(18462)
经济学(18412)
农业(17325)
北京(17127)
(16996)
(16877)
商学(16861)
基金
项目(105581)
科学(86643)
基金(77928)
研究(77918)
(67815)
国家(67258)
科学基金(59775)
社会(52658)
社会科(50212)
社会科学(50197)
(44022)
基金项目(42461)
自然(37799)
自然科(37013)
自然科学(37006)
自然科学基金(36424)
教育(35968)
(35915)
编号(29869)
(28921)
资助(28785)
创新(25958)
重点(23927)
(23790)
(22957)
成果(22461)
国家社会(22208)
课题(21059)
(20619)
(20244)
期刊
(63607)
经济(63607)
研究(39726)
中国(30595)
管理(24072)
科学(20948)
学报(20129)
(19879)
(18669)
教育(17236)
大学(15761)
学学(14852)
技术(13721)
农业(13014)
(11210)
金融(11210)
业经(11166)
经济研究(10593)
科技(10233)
财经(9947)
(8676)
技术经济(8660)
(7876)
(7679)
问题(7610)
商业(7252)
资源(7042)
(6878)
论坛(6878)
统计(6615)
共检索到205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美玲  王佳  
文章以中国16个省份2005—2020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Griliches-Jaffe模型,实证检验了区域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与创新绩效均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创新绩效对人力资本要素变动更为敏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创新绩效对运营经费要素、技术要素变动更为敏感;创新要素配置比例可影响创新绩效提升效果,创新要素配置结构越均衡,创新绩效提升效果越好;区域创新要素之间投入与边际产出趋于同比例变化,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极为有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洋   陈放   王尔大  
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对数据要素配置、新质生产力与区域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要素配置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与中部、西部、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低、非资源型及环境规制力度弱地区相比,东部、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型及环境规制力度强地区数据要素配置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作用更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据要素配置能够通过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随着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数据要素配置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作用逐渐增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民  杨力  
如何改善创新要素投入及其配置效率是提高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问题。考虑技术进步动态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2000-2017年期间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要素及其配置效率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科技人力资本对长三角技术创新的产出弹性大于R&D费用,但对技术创新的年均贡献率不足。(2)2000年以来长三角创新要素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率处于逐年递增趋势,科技人力资本和R&D费用的配置效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显著提高了长三角的技术创新绩效。(3)长三角技术创新选择偏向于科技人力资本,科技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技术创新对科技人力资本的选择偏向性处于下降趋势,技术创新在二者的选择偏向渐趋于中性,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对技术创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长三角科技人力资本对R&D费用的替代弹性大于0,趋向于1,越来越富于弹性,创新要素投入比例与技术进步相匹配,创新要素投入组合方式使长三角技术创新处于有效经济区间。长三角需要提高科技人员数量和素质,进一步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提高技术创新绩效,驱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奇  苗建军  张菁菁  李敬银  王文华  
本文以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变动对区域工业企业边际产出弹性影响为基础,建立包含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区域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区域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区域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劳动力边际产出弹性;劳动者素质、政府资助、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变量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后进区域工业企业正在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出现了对先进区域工业企业"追赶"的现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边作为  
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创新要素配置潜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在构建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与熵权法,共同测度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并进一步从区域内视角出发分析各省份变化态势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四大区域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之势;四大区域内各省份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相对位次差异显著,且呈现不同变化态势。因此,应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模式、健全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增强存量配置合理性方式,加速推进中国创新要素配置均衡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范德成  肖文雪  
聚焦数据要素,从多个维度构建数据要素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2-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探讨数据要素配置对区域创新的赋能效果、差异性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时空演化特征初步证明数据要素配置与区域创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依次递减特征;(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据要素配置效率高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该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数据要素配置的创新驱动效应存在异质性、条件性特征,前者表现为在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地区、东部地区以及对激进型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后者表现为在不同区域创新能力下,创新驱动效应呈现出边际递增规律;(4)渠道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提升创业活跃度、促进R&D人员流动以及降低产业结构扭曲度均为数据要素配置赋能区域创新的有效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边作为  
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创新要素配置潜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在构建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与熵权法,共同测度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并进一步从区域内视角出发分析各省份变化态势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四大区域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之势;四大区域内各省份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相对位次差异显著,且呈现不同变化态势。因此,应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模式、健全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增强存量配置合理性方式,加速推进中国创新要素配置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晶晶   周婕  
文章以国家高新区的设立为准自然试验,基于2001—2019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数据,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绩效,这一结论在经过PSM-DID、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集聚是国家高新区发挥创新效应的重要途径,国家高新区通过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资本集聚两种渠道助力区域创新。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政策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设立国家高新区对相邻城市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慧  易金彪  徐建新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熵权法、三阶段DEA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空间关联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均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以带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从区域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畅通东中部地区要素配置和循环通道,形成“集聚-优化-再集聚”的良性循环,但对西部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有负向影响,进而导致区域创新效率差距不断扩大。本文建议,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市场活力与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构建数字创新生态体系,因地制宜采取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秀萍  李旭辉  何金玉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统计测度了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揭示了其空间非均衡性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呈稳定增长态势,但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梯度效应明显;总体差异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区域失衡现象有所缓解;总体离散程度呈缩小趋势,空间集聚效应增强,但始终存在显著的“极化效应”。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泓欣  周燕  
【目的/意义】研究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以期进一步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要素配置的优化。【方法/过程】选取2007-2015年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分析法分析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结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资源配置主要为科研投入与信息化水平驱动型,并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区域信息化水平能明显促进本区域的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水平,但缺乏溢出效应,抑制了周边区域发展;研究与开发机构资金投入与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区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薇  李瑞  魏阳阳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要素配置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创新要素配置对区域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2)创新要素配置不仅可以通过数字经济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中介渠道来提升区域共同富裕水平,还可以通过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链式中介渠道来发挥作用,其中数字经济的独立中介效应最为突出;(3)创新要素配置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影响受到数字经济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4)创新要素配置对区域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在落后地区更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卫红  董姗  张爱美  唐方成  
在测度我国30个省域近10年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和创新绩效的基础上构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绩效"拟合模型,基于Q型聚类法证实不同类型区域溢出效应均存在门槛值,并得出我国创新要素集聚的最优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要素集聚已形成多层次的分布格局,区域之间的集聚水平差距较大;创新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并非单调递增或递减,而是呈现倒"U"型趋势;在不同的集聚水平层级下,创新要素集聚对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门槛值存在差异;当创新要素集聚水平达到门槛值时,创新绩效最大,此时为最优集聚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作用更强,在中、西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一效应则未得到充分发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要素流动和研发人员流动三条路径,间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速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市场化体系、重视市场政策差异化设计、多措并举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相关建议,助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要素市场化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作用更强,在中、西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这一效应则未得到充分发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可通过技术创新、研发要素流动和研发人员流动三条路径,间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速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市场化体系、重视市场政策差异化设计、多措并举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相关建议,助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