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2)
- 2023(11443)
- 2022(9841)
- 2021(9041)
- 2020(7791)
- 2019(17513)
- 2018(17089)
- 2017(32657)
- 2016(17905)
- 2015(19869)
- 2014(19564)
- 2013(19218)
- 2012(18025)
- 2011(16290)
- 2010(16345)
- 2009(15167)
- 2008(15171)
- 2007(13952)
- 2006(11777)
- 2005(10478)
- 学科
- 济(74981)
- 经济(74919)
- 业(53154)
- 管理(53049)
- 企(44348)
- 企业(44348)
- 方法(34049)
- 数学(29760)
- 数学方法(29454)
- 中国(19395)
- 农(19178)
- 财(18444)
- 地方(18417)
- 技术(18268)
- 学(16145)
- 业经(15726)
- 制(13454)
- 农业(12980)
- 贸(12805)
- 贸易(12799)
- 技术管理(12641)
- 易(12335)
- 银(11890)
- 理论(11875)
- 银行(11860)
- 务(11574)
- 财务(11548)
- 财务管理(11520)
- 融(11498)
- 金融(11496)
- 机构
- 学院(254808)
- 大学(254686)
- 济(103934)
- 经济(101658)
- 管理(97796)
- 研究(86557)
- 理学(84859)
- 理学院(83780)
- 管理学(82323)
- 管理学院(81813)
- 中国(63991)
- 科学(55002)
- 京(53322)
- 财(46794)
- 所(44048)
- 农(43927)
- 研究所(40325)
- 中心(40169)
- 江(38993)
- 业大(38663)
- 财经(37633)
- 农业(34738)
- 范(34454)
- 经(34147)
- 师范(34110)
- 北京(33046)
- 经济学(32151)
- 院(31416)
- 州(31079)
- 经济学院(29164)
- 基金
- 项目(174390)
- 科学(138895)
- 基金(126820)
- 研究(125476)
- 家(111631)
- 国家(110733)
- 科学基金(95076)
- 社会(80368)
- 社会科(76310)
- 社会科学(76291)
- 省(69920)
- 基金项目(68213)
- 自然(62054)
- 自然科(60682)
- 自然科学(60662)
- 自然科学基金(59625)
- 划(58995)
- 教育(58430)
- 资助(50051)
- 编号(49787)
- 创(41321)
- 成果(39947)
- 重点(39921)
- 部(38423)
- 发(38353)
- 创新(37828)
- 课题(35306)
- 科研(33524)
- 国家社会(33415)
- 教育部(32710)
共检索到367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学真 孙吉乐 李灵君
文章针对我国各产业在东中西部各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利用总基尼系数对应的分项集中度测度指数进行创新能力空间改进。研究结果证实,我国各区域产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出了显著的空间异质特征,中部和东部相对集中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数量、创新值规模都是推进这一区域的主要因素,创新型企业间地理距离越近越容易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产业规模以及创新产值增值促进了东中西部各个区域内创新能力的差距。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空间异质性 锡尔系数 基尼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学真 孙吉乐 李灵君
文章针对我国各产业在东中西部各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利用总基尼系数对应的分项集中度测度指数进行创新能力空间改进。研究结果证实,我国各区域产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出了显著的空间异质特征,中部和东部相对集中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数量、创新值规模都是推进这一区域的主要因素,创新型企业间地理距离越近越容易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产业规模以及创新产值增值促进了东中西部各个区域内创新能力的差距。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空间异质性 锡尔系数 基尼系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悦 张福琴 史文秀
以1985-2015年29个省市创新产出为研究对象,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作为基础数据,综合莫兰指数、VAR模型和块模型,对中国29个省市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区域创新产出表现出强烈的空间集聚性,其空间格局呈现出非均衡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②中国区域创新产出可分为4个功能板块:第一板块是"经纪人板块",第二板块是"双向溢出板块",第三板块是"净受益板块",第四板块是"主受益板块";③四大板块具有自反性的同时,板块之间的关联性也非常显著。上述结论有利于各省市区发现本区域创新变化轨迹,正确认识区域创新能力及差异的地理特征影响,以及各区域在关联网络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探究区域创新的传递机制和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培阳 吴海燕 鲁志国 孟霏
基于2001-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FDI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能力呈现空间极化特征,主要表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态势,FDI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空间竞争特征,然而周边城市FDI能够对本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别存在人力资本的双重门槛效应和贸易开放度的单一门槛效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当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或较高时,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负向溢出效应均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丽娜 卫平
科技中介机构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不可替代的创新主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科技中介机构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北京、上海、深圳和武汉的调查数据,探讨各地科技中介机构的异质性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积极完善科技中介体系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缩小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明超 申俊喜
本文使用1998-2007年我国地区工业企业数据,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创新产出指标,应用明确包含地区异质性的随机前沿模型对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可观测地区异质性有显著影响,如果未加以考虑和控制,这些效应被包含进无效率项将导致估计的效率有明显的偏差;知识的内部获取和外部获取对创新产出有不同影响,自主研发和技术消化吸收有显著正的影响,国内外技术引进有负的影响;制度环境差异是导致创新效率差异的重要因素,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市场机会多的地区创新效率也高。
关键词:
地区异质性 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文华
区域异质性条件下FDI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显著。本文依据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其自主创新能力划分为高自主创新能力地区与低自主创新能力地区,实证分析了区域异质性条件下FDI对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的自主创新产出规模与层次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于高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的产出规模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提升低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的产出规模和层次。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改善区域投资配套条件和促进FDI技术溢出的各项措施,即当前对FDI的利用需要实现从"扩大FDI引入规模"向"发挥FD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文华
区域异质性条件下FDI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显著。本文依据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其自主创新能力划分为高自主创新能力地区与低自主创新能力地区,实证分析了区域异质性条件下FDI对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的自主创新产出规模与层次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于高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的产出规模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提升低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的产出规模和层次。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改善区域投资配套条件和促进FDI技术溢出的各项措施,即当前对FDI的利用需要实现从"扩大FDI引入规模"向"发挥FDI的技术转移效应"转变,实现从"主要依赖技术引进"向"坚持自主创新为主"转变,实现从"强调人才引进"到"坚持人才引进与智力积累并行"转变,实现从"引进来为主"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转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德森 杨朝峰
首先建立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2006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随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把30个省市按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分为4组,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20062013年我国绝大部分省份的创新能力都经历了一个上升的过程,但不同类别区域之间创新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考虑空间效应影响的俱乐部划分方法使得组内创新能力差异小而组间差异大,较传统的区域创新能力俱乐部划分更为合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不存在整体上的β收敛,但存在着创新能力强的省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德森 杨朝峰
首先建立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2006~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随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把30个省市按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分为4组,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2006~2013年我国绝大部分省份的创新能力都经历了一个上升的过程,但不同类别区域之间创新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考虑空间效应影响的俱乐部划分方法使得组内创新能力差异小而组间差异大,较传统的区域创新能力俱乐部划分更为合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不存在整体上的β收敛,但存在着创新能力强的省份集群和创新能力弱的省份集群两大俱乐部收敛现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利晓 韩先锋
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8年省级数据,运用变系数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剖析数字金融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反映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异质赋能现象的问题。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赋能效果在东部地区及长期内更为明显;与互联网普及、城市化和政府研发资助等因素的融合,有助于强化数字金融的长期赋能效应;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造成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差异特征的重要动因,而数字支持服务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未来国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利晓 韩先锋
文章基于中国2011—2018年省级数据,运用变系数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剖析数字金融在区域绿色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反映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异质赋能现象的问题。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赋能效果在东部地区及长期内更为明显;与互联网普及、城市化和政府研发资助等因素的融合,有助于强化数字金融的长期赋能效应;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是造成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存在时空差异特征的重要动因,而数字支持服务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未来国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鹏 李鑫 张剑 薛雅伟
在传统经济学下,环境规制往往会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进而降低企业利润。然而,波特则提出环境规制对企业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可能会推动技术创新。本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引入技术密集度的门槛效应对影响的区域异质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技术创新水平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2)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中西部地区则不明显;(3)存在技术密集度门槛,当某地区(省份)的技术密集程度达到一定门槛值以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波特假说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技术密集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炯 沈能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在于低碳创新能力和低碳创新效率提升。从技术异质性和节能减排约束出发,构建纳入技术异质性—非期望产出创新效率测算模型,借助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测度我国省际低碳创新效率。结果发现,未考虑污染排放情况下的创新效率值高估了节能减排约束下的情境,即非期望产出会降低创新活动效率。由于空间技术异质性,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差异,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效率依次递减格局,东部地区低碳生产技术更加接近有效前沿面,并且差距有逐步扩大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熙宁
消费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007-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结构升级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消费结构升级显著促进了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分位数回归显示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升级对其产生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