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2)
- 2023(14874)
- 2022(12921)
- 2021(11991)
- 2020(10156)
- 2019(23014)
- 2018(22733)
- 2017(44000)
- 2016(23933)
- 2015(26977)
- 2014(26196)
- 2013(25909)
- 2012(24043)
- 2011(21600)
- 2010(21500)
- 2009(19619)
- 2008(19056)
- 2007(16642)
- 2006(14552)
- 2005(12464)
- 学科
- 济(99254)
- 经济(99154)
- 管理(72325)
- 业(68657)
- 企(57276)
- 企业(57276)
- 方法(46241)
- 数学(40205)
- 数学方法(39798)
- 农(26006)
- 中国(25230)
- 地方(25185)
- 财(23385)
- 业经(22039)
- 学(20385)
- 技术(20367)
- 农业(18127)
- 理论(16370)
- 贸(16233)
- 贸易(16222)
- 制(16099)
- 和(16099)
- 环境(15919)
- 易(15616)
- 务(14598)
- 财务(14531)
- 财务管理(14506)
- 融(14067)
- 金融(14065)
- 划(13872)
- 机构
- 大学(334135)
- 学院(332842)
- 管理(136902)
- 济(132328)
- 经济(129476)
- 理学(119538)
- 理学院(118223)
- 管理学(116353)
- 管理学院(115735)
- 研究(108647)
- 中国(79580)
- 京(70254)
- 科学(68118)
- 财(59384)
- 所(53380)
- 农(51062)
- 中心(50080)
- 业大(49286)
- 江(49150)
- 研究所(48918)
- 财经(48354)
- 范(45166)
- 师范(44769)
- 经(44036)
- 北京(43932)
- 州(42063)
- 院(39873)
- 农业(39814)
- 经济学(39544)
- 师范大学(36251)
- 基金
- 项目(235793)
- 科学(186888)
- 研究(174054)
- 基金(170922)
- 家(148000)
- 国家(146760)
- 科学基金(127531)
- 社会(110442)
- 社会科(104728)
- 社会科学(104699)
- 省(94458)
- 基金项目(91420)
- 自然(82688)
- 自然科(80695)
- 自然科学(80678)
- 教育(79775)
- 自然科学基金(79247)
- 划(77826)
- 编号(70828)
- 资助(69771)
- 成果(56502)
- 重点(52416)
- 创(52131)
- 部(51992)
- 发(50871)
- 课题(48767)
- 创新(48026)
- 国家社会(45094)
- 教育部(44691)
- 科研(44561)
- 期刊
- 济(140307)
- 经济(140307)
- 研究(95288)
- 中国(63901)
- 学报(50942)
- 管理(49192)
- 科学(47351)
- 农(44683)
- 财(42683)
- 教育(39755)
- 大学(38185)
- 学学(35549)
- 农业(31375)
- 技术(29481)
- 融(26969)
- 金融(26969)
- 业经(23764)
- 财经(22686)
- 经济研究(21979)
- 图书(19501)
- 经(19231)
- 问题(18119)
- 科技(17802)
- 资源(17020)
- 技术经济(16935)
- 业(16848)
- 理论(16181)
- 实践(14887)
- 践(14887)
- 商业(14804)
共检索到478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邹康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综合区域创新要素投入能力、成果产出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三方面因素,构建贵州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贵州九个市(州、地)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要素投入是当前贵州创新能力形成的主要贡献因素,人力资源的作用相对有限;创新成果产出主要集中于专利方面,新产品增加值比例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低;尚未形成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配置经济和社会资源的社会观念、制度以及人文环境条件;区域间创新综合能力差距大,贵阳市居于绝对领先地位。当前,地方政府应从增加投入、提升效率、优化环境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贵州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秉镰 王钺
本文旨在考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区域创新生产活动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合成控制分析技术,构建"反事实"样本,实证考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前后创新变量的实际值与"反事实"值之间的差距。研究发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上海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本文结论为更好地发挥"自贸区驱动"的功效、建设创新型国家,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地区创新 合成控制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鲲 潘均柏 李北伟
以城市流理论中的创新流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分别对知识产权保护、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与区域创新流水平进行测度,同时,构建基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和空间门槛模型,探究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约束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和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在整体上对区域创新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扭曲区域创新流,呈现倒U型影响;(2)根据一般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结果,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会依次产生创新促进效应—创新抑制效应—量质齐升的约束效应,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流产生先促进—逐渐弱化—最后促进的影响效应;(3)根据空间门槛模型间接效应估计结果,当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水平较高时,能够缓解知识产权保护形成的空间极化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万丽
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可能导致企业非效率创新投资问题。通过构建一个异质性双边随机边界模型,本文利用中部六省数据,从企业的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两个方面定量考察上市公司非效率创新投资的偏离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整体上,对上市公司非效率创新投资的影响,融资约束的下偏效应强于代理成本的上偏效应,净效应表现为创新投资不足;上市公司非效率创新投资的异质性较强,相比较,中央国有企业创新投资不足情况较弱,地方国有企业创新投资不足情况最严重,另外,民营企业创新的"信贷歧视"并未显著改善;大规模公司创新投资不足的程度呈下降趋势,小规模公司创新投资不足的程度有逐渐加重的倾向。因此,应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降低外部银行信贷对民营企业和小规模公司创新的融资约束;降低中央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以避免创新投资过度。
关键词:
非效率创新投资 融资约束 代理成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洪名勇 龚丽娟 洪霓
研究目的:探索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的契约选择机制。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如果一种契约安排的履约率是一定的,履约成本即交易成本将成为农户进行契约选择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2)对方的信任越高,说明其违约的可能性越小,选择口头契约的可能性越大;(3)声誉是农户选择契约时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良好的声誉让对方能够放心与自己合作。研究结论:(1)交易成本越高,农户越趋于选择书面契约,交易成本越低,农户越趋于选择口头契约;(2)流转对方信任度越高,越趋向于选择口头契约;如果流转农地时对方的信任度越低,则越趋于选择书面契约;(3)自己的声誉越高,对方越趋于选择口头契约;声誉越低,对方越趋于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武 何庆丰 王学军
构建了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并提出了14个作用关系假设。在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以我国268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实证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了区域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经验模型,并得出了区域智力资本及其要素(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系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南平 杨善林
本文通过对1998-2008年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分析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产业转移不但未带来我国区域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快速增长,反而阻碍了区域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增加,但是具体到各个区域则差异较大。对东部地区而言,产业转移对创新投入的作用不明显,但却阻碍了创新产出的增长;对中部地区而言,产业转移能大大促进创新投入的增长,但对创新产出的作用不明显;对西部地区而言,产业转移对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增长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创新 区域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春琳
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及再次游览意向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本文基于对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游客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对该地区游客满意度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千户苗寨游客总体上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这源于其较满意的饮食环境、民族特色、风土气候、休闲娱乐和安全与管理。尽管近半数游客明确表示将会再次游览,但为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和再次游览意愿,本文从政府、社区和游客三维视角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章立军
文章运用权威和综合的创新能力体系指标数据,从区域层面的独特视角,系统地研究了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创新能力体系中知识创造、知识获得对知识应用的影响两个密切关联的重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创新环境中,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金融环境对创新能力有正面促进作用,而创新水平对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其中,市场需求和劳动力素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为重要,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对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但比重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体系中,目前我国主要靠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外国直接投资等方式的知识获得促进知识应用,而原创性的知识创造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创新环境 知识创造 知识获得 知识应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融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驱动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科技金融成熟度越高的省市,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越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天勇 余菁菁 黄曦子
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是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课题。区域经济体是一个复杂系统,这个系统中的财富是用货币来度量的,对区域经济体注入货币,通过一系列的交易环节,会形成相应的产出系列,其产出量的多少,反映出经济体运行效率的不同,由此可以对经济运行的制度进行量化比较。以贵州省88个县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固定资产投入、财政支出的变化导致GDP、居民收入、税收变化的比率作为效率指标,并对效率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划分为7种类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瑞怀
2017年6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了在贵州等五省(自治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总体方案,批准贵州省贵安新区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由理论研讨走向了工作实践。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下称"试验区")建设,明确要求按照"立足贵安,辐射全省"的原则,加快推进试验区改革创新工作,在体制机制
关键词:
金融改革创新 绿色金融产品 环境权益交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龙奋杰 邹迪 王雪芹 王爵
可达性是指克服障碍到达指定地点的难易程度,资源可达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可达性。通过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提取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交通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九种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资源。根据资源的流动性特征,将这九种资源划分为固定资源、可变资源和流动资源三种类别。分别从公路、铁路和航空三个方面计算了交通资源的可达性,依据交通可达性计算结果进一步测算了其他八种资源的可达性。研究了各种资源可达性的测度方法,并且以贵州省为例,从县域层面上测算了贵州省各地的资源可达性,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资源可达性 县域 新型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