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3)
- 2023(15086)
- 2022(13038)
- 2021(12071)
- 2020(10132)
- 2019(22811)
- 2018(22693)
- 2017(43625)
- 2016(23410)
- 2015(26176)
- 2014(25841)
- 2013(25624)
- 2012(23536)
- 2011(21315)
- 2010(21521)
- 2009(19780)
- 2008(18938)
- 2007(16632)
- 2006(14765)
- 2005(13034)
- 学科
- 济(111706)
- 经济(111607)
- 管理(71096)
- 业(66556)
- 企(56464)
- 企业(56464)
- 方法(44301)
- 数学(38087)
- 数学方法(37686)
- 中国(26524)
- 地方(26524)
- 农(24623)
- 业经(23284)
- 学(23002)
- 财(22622)
- 技术(19980)
- 农业(17245)
- 理论(16944)
- 制(16920)
- 贸(16169)
- 和(16161)
- 贸易(16156)
- 地方经济(16085)
- 环境(15987)
- 易(15518)
- 融(14493)
- 金融(14491)
- 银(14282)
- 银行(14233)
- 划(14117)
- 机构
- 大学(334076)
- 学院(332940)
- 济(140893)
- 经济(138008)
- 管理(133471)
- 理学(115819)
- 理学院(114484)
- 研究(114210)
- 管理学(112595)
- 管理学院(111995)
- 中国(83535)
- 京(70793)
- 科学(69786)
- 财(61651)
- 所(56909)
- 研究所(51842)
- 中心(50292)
- 财经(49554)
- 农(48739)
- 江(48468)
- 业大(47181)
- 经(45041)
- 北京(44800)
- 范(44228)
- 师范(43856)
- 经济学(42745)
- 院(41767)
- 州(39266)
- 经济学院(38214)
- 农业(37756)
- 基金
- 项目(228212)
- 科学(180789)
- 研究(168148)
- 基金(165810)
- 家(143911)
- 国家(142719)
- 科学基金(123402)
- 社会(107634)
- 社会科(102027)
- 社会科学(101999)
- 省(89589)
- 基金项目(88294)
- 自然(79228)
- 自然科(77392)
- 自然科学(77377)
- 教育(76570)
- 自然科学基金(76007)
- 划(74671)
- 编号(67617)
- 资助(67340)
- 成果(54373)
- 重点(50956)
- 创(50740)
- 部(49933)
- 发(49664)
- 课题(46932)
- 创新(46683)
- 国家社会(44229)
- 教育部(43098)
- 科研(42875)
- 期刊
- 济(158658)
- 经济(158658)
- 研究(101752)
- 中国(63869)
- 管理(51564)
- 学报(49761)
- 科学(47727)
- 财(45759)
- 农(43409)
- 大学(37785)
- 教育(37586)
- 学学(35604)
- 技术(30319)
- 农业(30308)
- 融(27126)
- 金融(27126)
- 经济研究(26374)
- 财经(24502)
- 业经(24272)
- 经(21067)
- 问题(19695)
- 技术经济(18631)
- 科技(17496)
- 图书(16548)
- 理论(15844)
- 业(15807)
- 商业(15152)
- 现代(15108)
- 资源(14581)
- 统计(14476)
共检索到492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丽洁
从区域创新能力投入指标和产出两个角度出发,选取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利用长江经济带所覆盖的11省市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区域创新能力(投入和产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影响依次为中部区域最明显,西部区域次之,东部区域最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裕 胡韩莉
利用1997~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加强;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因此,应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跃 卜曲 彭春香
利用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综合指标体系测量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运用Moran’s I指数观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结构和特征。区域之间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群特征明显。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关系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效应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本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性、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均有积极的作用,区域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仅对经济增长结构和生态环境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劳动力数量是一把"双刃剑",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和消极...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凡
本文对区域创新效率(包括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从研发效率,还是从商业化效率来看,东部地区都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中部地区紧随其后,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最低。我国区域商业化效率明显低于研发效率,绝大多数区域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还表现欠佳。(2)创新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面的影响,但不及资本和劳动力的影响大,创新尚未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3)尽管我国经济增长在省际间存在溢出效应,但与创新效率、资本、人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比,这种溢出效应还不大,区域增长极的辐射带动潜力还有待增强。
关键词:
创新效率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晓丽 金浩 梁慧超
利用1998~2007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以专利申请受理量表示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总量的关系及其在东中西部间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要求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也越高,但是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各地区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志英 岳缘希
绿色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研究绿色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极其重要。本文以中国30个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绿色创新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绿色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绿色创新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绿色创新在省际间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环境改善资金投入会抑制区域经济增长;环境改善项目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率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最后给出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
空间计量模型 绿色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颖 逯宇铎
自贸区建设对地区的影响效应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与以往注重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研究不同,本文在研究经济效应的同时,更多关注自贸区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刺激作用。本文利用建设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事件作为实验对象,引入政策效果评价最新发展的合成控制方法,客观评价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经济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为辽宁省自贸区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自贸区对辽宁省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与其他产业相比,对工业产业的影响效果相对较为平缓;(2)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创新能力的促增作用十分显著,政策效应要大于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果;(3)通过路径分析发现,自贸区对辽宁省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分段式特征,即初期促增作用明显,后期影响效果逐渐趋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馨燕
创新及创新能力问题是当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个体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对创新能力文献进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期归结出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并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文章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得出研究结论:创新能力是区域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不但如此,因为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是人力资本,所以人力资本通过其累积、水平及结构的不同影响着创新能力的高低,并间接地对区域增长发挥作用。有鉴于此,第一,在区域增长的框架内研究创新能力如何反作用于人力资本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二,无论是人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人力资本 区域增长 技术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廖林
金融的稳定与发展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指出这种动态的关系更加符合现实的经济运行状况,更加深刻地反映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规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娟 张勇 朱俊杰
吸收能力源于认知能力与消化能力两个典型维度,它对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以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FGLS回归分析,对吸收能力调节效应下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绩效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除东部地区外,认知能力在创新绩效经济实现过程中的单独调节效应并不明显,消化能力的单独作用则呈现微小的负向调节效应,吸收能力两个维度的综合调节效应有益于强化创新绩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但当前这种作用效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需要进一
关键词:
吸收能力 认知能力 消化能力 调节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娟 张勇 朱俊杰
吸收能力源于认知能力与消化能力两个典型维度,它对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以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FGLS回归分析,对吸收能力调节效应下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绩效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除东部地区外,认知能力在创新绩效经济实现过程中的单独调节效应并不明显,消化能力的单独作用则呈现微小的负向调节效应,吸收能力两个维度的综合调节效应有益于强化创新绩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但当前这种作用效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各区域的认知能力、消化能力,重点增强两个维度的综合调节效应,促进创新绩效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吸收能力 认知能力 消化能力 调节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茜 姚乐野
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考察创新驱动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生产服务、商业模式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均对创新驱动产生显著影响;数字经济商业模式、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且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创新驱动在数字经济商业模式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嫣然 吕寒 蔡建峰
文章从数字经济的协同渗透效应和挤出效应出发,结合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利用2016—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相关数据,验证了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适度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并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且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区域异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王明晖 蔡秀亭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因果联系与互为影响关系,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在研究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微弱,碳排放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反向影响尚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向抑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技术创新已形成双向促进的互动模式,但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表现仍有所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王明晖 蔡秀亭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因果联系与互为影响关系,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在研究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微弱,碳排放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反向影响尚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向抑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技术创新已形成双向促进的互动模式,但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表现仍有所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