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5)
2023(12189)
2022(10301)
2021(9398)
2020(7486)
2019(16984)
2018(16562)
2017(30509)
2016(16387)
2015(17632)
2014(16917)
2013(16565)
2012(15225)
2011(13568)
2010(13171)
2009(11890)
2008(11224)
2007(9809)
2006(8468)
2005(7023)
作者
(47754)
(40051)
(39633)
(37289)
(25184)
(19447)
(17684)
(15490)
(15287)
(13841)
(13714)
(13545)
(12936)
(12272)
(12249)
(12153)
(12029)
(11912)
(11568)
(11535)
(10043)
(9703)
(9394)
(9190)
(9053)
(8752)
(8746)
(8586)
(8174)
(7966)
学科
(65457)
经济(65404)
管理(47173)
(46466)
(37257)
企业(37257)
方法(25023)
地方(21881)
数学(21748)
数学方法(21572)
(19812)
技术(17418)
中国(16792)
业经(16464)
农业(14176)
(13729)
(13398)
技术管理(12502)
(12276)
贸易(12268)
(11832)
地方经济(11617)
环境(11463)
(10171)
(9590)
理论(9443)
产业(9403)
(9245)
(8804)
金融(8801)
机构
学院(223697)
大学(221366)
管理(87809)
(87560)
经济(85790)
理学(77253)
理学院(76247)
研究(75863)
管理学(74993)
管理学院(74569)
中国(54350)
科学(51371)
(45709)
(44721)
业大(39095)
(37931)
(37494)
中心(35847)
(35621)
农业(35438)
研究所(35432)
(31036)
师范(30609)
财经(29130)
(27869)
(27321)
(26779)
北京(26656)
(26444)
经济学(25819)
基金
项目(167313)
科学(133120)
基金(121116)
研究(117270)
(108369)
国家(107454)
科学基金(92675)
社会(76378)
社会科(72421)
社会科学(72403)
(70878)
基金项目(66431)
自然(61897)
自然科(60480)
自然科学(60461)
自然科学基金(59399)
(57729)
教育(52787)
编号(45756)
资助(45491)
(40516)
重点(38234)
(37943)
创新(37042)
(34729)
成果(34081)
计划(32571)
课题(32101)
科研(31981)
国家社会(31632)
期刊
(92343)
经济(92343)
研究(57436)
中国(45731)
学报(40584)
(38937)
科学(36897)
管理(31053)
大学(29540)
学学(27989)
农业(26759)
(25459)
教育(23743)
技术(18590)
业经(17437)
(16337)
金融(16337)
(15095)
科技(14511)
经济研究(14486)
资源(13580)
财经(12979)
问题(12071)
(11624)
图书(11242)
(11230)
技术经济(11147)
业大(10880)
商业(10592)
(9762)
共检索到316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丽珍  饶悦  蒙晓雨  汪侠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QAP分析模型,归纳区域创新网络格局和演化特征,通过多维邻近性探讨区域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区域创新形式以合作创新为主,呈现多边化、开放化、深度化等趋势,创新主体呈现以企业为核心,高校为中介枢纽的显著特征;(2)区域创新网络演化尺度敏感性显著,呈现强中心多极网络化发展趋势,边界效应和路径依赖较强,网络不断极化发展;(3)多维邻近性对江苏省区域创新网络影响效应表现为促进、调节、交互及极值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飞扬  殷凤  王超  
在"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框架下,运用连锁网络模型(Interlocking Network Model)对江苏省13地市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测度,分析其网络结构特征并追踪其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江苏省银行业和证券业区位布局集聚特征明显,而保险业分布比较均匀;(2)从城市网络密度和节点强度来看,网络结构层级特征明显,出现苏南>苏中>苏北的位序;(3)从时空演化视角来看,网络由单中心逐步向多中心转变,网络重心逐渐向北转移。此外,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方法探究了城市之间关联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空间距离以及是否处于同一个地理区域对于两城互动的影响甚微,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处于同一个层级也不是制约城市间交流的障碍,而交通便利度和战略性的区域规划对于城市关联却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伟  王天驰  王晓珍  
测度经济发展效率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手段,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DEA模型测度2000-2014年江苏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收敛性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效率具有周期性波动的演化特征,苏南高于苏中和苏北,苏北一直离全省平均水平有较大距离;全省经济发展效率显示出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特征,三大地区条件收敛显著,绝对收敛特征不明显;考察期内的就业结构、对外开放度、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政府影响力对经济发展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毅一  赵培  
文章首先通过采用1991-2010年间的数据,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城乡人均居民收入、商业规模、政府支出和常住人口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江苏省居民消费长期发展有显著影响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和常住人口,且常住人口总量对消费影响程度已经明显大于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江苏省区域性消费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上述所有影响因素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江苏省十三个市分为三类,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类城市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对三类城市消费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政府在制定促进消费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包宗顺  徐志明  高珊  周春芳  
本文在大量农村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政府部门农村土地流转统计资料,对江苏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和现存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巨大梯度差异,导致地区间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流转速度、流转方式、流转土地集聚程度和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差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素质、人均纯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均对农村土地流转有显著影响,其中,前四项因素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均为正向。总体而言,上述因素对农村土地流出率的影响程度均大大高于对农村土地流入率的影响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西超  谢守祥  丁玉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冬冬  黄震方  倪金星  李在军  
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了2001—2013年各县域工业生产效率,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其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并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13年江苏省县域工业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不高,总体差异较大,相对差异逐年缩小,效率值的空间聚类呈"南高北低"的梯度变化特征;县域工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格局保持相对稳定,高、低值集聚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效率重心的跃迁过程可分为"2001—2007年西北迁移阶段"和"2007—2013年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冬冬  黄震方  倪金星  李在军  
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了2001—2013年各县域工业生产效率,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其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并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13年江苏省县域工业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不高,总体差异较大,相对差异逐年缩小,效率值的空间聚类呈"南高北低"的梯度变化特征;县域工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格局保持相对稳定,高、低值集聚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效率重心的跃迁过程可分为"2001—2007年西北迁移阶段"和"2007—2013年东北迁移阶段"。江苏省县域工业生产效率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是在地区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因素、交通条件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胥丽  
文章首先阐述了创新网络的内涵及其特点,随后分析了江苏产业集群现状,并提出了江苏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的动因以及途径,根据不同的网络结构对应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琼洁  戴靓  
基于江苏省高成长企业总部分支机构联系,通过链锁网络模型构建城市间的企业网络,从企业布局、网络指数、空间关联层面,分析2018—2020年江苏省高成长企业网络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结果显示:首先,江苏省高成长企业具有高度的空间集聚性,苏州和南京汇聚了超七成的总部,而分支分布于全国各大城市群且偏好省会城市。2018—2020年南京的总部数量涨势迅猛而苏州的增速放缓,苏北的总部经济崛起;企业分支布局由沿海向内陆城市拓展。其次,江苏省各城市的高成长企业指数层级梯度分异,苏州和南京稳居第一、二位,两者差距缩小。2018—2020年苏州的高成长企业指数呈倒U形发展;南京保持稳健涨势,城市首位度提升;镇江和盐城则断崖式下跌;疫情后江苏省省内差距增大,瞪羚企业受疫情冲击最大,而(培育)独角兽企业迎来新发展;贡献度最高的产业为信息技术服务业。最后,江苏省高成长企业网络呈现加密和拓展格局,由单核向双核、由沿海向内陆发展。但省内的网络关联较为稀疏且由南向北递减,全域一体化有待深化。针对此,研究从优化企业布局、统筹区域发展、加强省内联系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陶应虎  
使用统计数据,对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的走势作出判断,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江苏省13个市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在数学意义上并没有表现出威廉姆森倒U型曲线特征,说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并不必然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无条件下降;研究表明非农就业、公路密度的增加可以使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差异变大,农业支出、教育支出、资本密集度的增加使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差异变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晶  樊世清  
区域物流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通过对江苏省区域物流的研究,利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构建了影响区域物流综合发展水平的回归模型。经回归分析得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布局、物资需求流通的加速、物流基础设施的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及时跟进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布局、物资流通的加速、公路设施的完善、邮政服务水平的提升,更是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一凡  马骏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技术进步、资源配置等从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测度各因素对江苏省区域要素生产率(TFP)差异的影响大小。本文认为技术水平是造成江苏省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但是要素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差异的加大,苏北地区要素配置效应拥有最大的进步空间,苏中地区最低,苏南地区的资源配置效应低于苏北,但其对苏南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却远高于苏北,这也是导致苏南苏北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孔原  刘览  
人力资源、信息环境、政府扶持、科技金融等因素对区域高新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DEA方法及Bootstrap-Tobit模型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高新技术创新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区域信息环境建设可以显著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现有教育体制下构建的人力资源环境可以显著提高纯技术效率,但却会对规模效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现有政府扶持和科技金融政策可以显著提高规模效率,但对纯技术效率作用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慧敏  王开  刘钢  
针对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引入技术进步的TRIZ理论,将logistic函数引入原始CES函数,构建考虑累积专利影响的CES函数模型。以江苏省619家创新型企业的数据为基础,运用R语言软件编译分析,回归得出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CES函数模型,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地缘特点、产业结构及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规律,给出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