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3)
2023(11142)
2022(9288)
2021(8383)
2020(6513)
2019(14990)
2018(14640)
2017(26931)
2016(14114)
2015(15421)
2014(15556)
2013(15284)
2012(14559)
2011(13384)
2010(13762)
2009(12567)
2008(12256)
2007(11208)
2006(10190)
2005(9602)
作者
(41334)
(34619)
(34332)
(32217)
(22023)
(16504)
(15509)
(13341)
(13053)
(12302)
(11731)
(11536)
(11148)
(11144)
(10866)
(10619)
(10281)
(9851)
(9805)
(9608)
(8783)
(8387)
(8251)
(8007)
(7733)
(7604)
(7601)
(7582)
(6926)
(6880)
学科
(68136)
经济(68081)
管理(43296)
(42959)
(35010)
企业(35010)
地方(22915)
中国(22727)
方法(21032)
技术(18830)
(18356)
业经(17278)
数学(16811)
(16722)
贸易(16708)
数学方法(16664)
(16219)
地方经济(13245)
技术管理(13215)
(13066)
(13024)
农业(12923)
(12479)
金融(12478)
(12280)
银行(12270)
(12230)
(12036)
(11744)
环境(11518)
机构
学院(207337)
大学(205015)
(89327)
经济(87491)
管理(78924)
研究(74735)
理学(66775)
理学院(65968)
管理学(65030)
管理学院(64623)
中国(57668)
(44974)
科学(44318)
(40172)
(36984)
中心(33883)
(33458)
研究所(33274)
财经(30941)
(30343)
(29779)
师范(29497)
北京(28881)
(27980)
经济学(27735)
(27594)
(27219)
业大(26806)
经济学院(24812)
师范大学(23606)
基金
项目(135062)
科学(108694)
研究(103212)
基金(96548)
(83428)
国家(82685)
科学基金(71675)
社会(67156)
社会科(63827)
社会科学(63820)
(55266)
基金项目(50812)
教育(46660)
(45707)
自然(43393)
自然科(42399)
自然科学(42392)
自然科学基金(41640)
编号(41116)
资助(37534)
(35974)
(33989)
成果(33226)
重点(31182)
创新(30770)
课题(30212)
发展(29562)
(29178)
(29063)
国家社会(27902)
期刊
(108136)
经济(108136)
研究(66990)
中国(49644)
管理(33525)
(28907)
(28902)
教育(28725)
科学(28290)
学报(27477)
(21857)
金融(21857)
大学(21522)
技术(20879)
农业(20192)
学学(19785)
业经(18870)
经济研究(17304)
财经(15177)
问题(13953)
(13266)
(12637)
科技(12628)
技术经济(11800)
(11087)
国际(10681)
(10654)
论坛(10654)
图书(10632)
商业(10560)
共检索到332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伟  
1理论来源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对技术产生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研究不足,二战以后熊彼特关于创新与发展的理论重新受到了理论界的重视。对于创新源泉及其推动机制的研究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技术推动论。技术推动论模式的特点是强调了科技知识尤其是作为起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亮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外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的研究亦取得了重要实证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他们共同揭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方面,但共同缺陷是将欠发达地区广大传统农村和初步工业化的农村地区排斥在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视野之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明铭  
本文在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所进行的定义、分类及结构研究的基础上 ,从建设模式、政策安排、系统评价以及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的考察分析等四个方面 ,对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 ,并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勃  雷家驌  
研制和发展大型民用飞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大飞机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单位多、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关系网络复杂等特点。发展大飞机产业要从完善产业创新系统出发,对其中各类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研究产业创新、产业组织与产业绩效的理论体系,在许多国家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从产业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国外发展大型飞机产业的经验,归纳了大飞机产业创新系统的主要特点,进而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大飞机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型框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浩  李子彪  余迎新  胡宝民  
文章结合工业经济发展历程从时间纬度对创新概念的提出、创新理论的深化、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提出与发展进行分析。认为创新理论的认识和研究依赖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创新系统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进一步认为"从研究对象到政策制定的理论框架"是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修松  
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及其效率的提高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重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在阐述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的内在联系,综述了区域创新系统效率测度相关文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江  胡振华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分,也是区域、国家和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一个结点。基于Logistic模型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存在演化周期现象,且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非连续性,遵循社会生态演化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资金支撑仍是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问题,创新收益是驱动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且已显现出巨大推动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路径,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集结型优化路径、联盟型优化路径和配置型优化路径,涉及到企业选择、社会选择和政府选择等问题。由于三条路径各有优劣,需要建构一条开放式协同路径,并着重探索形成动力机制、互补机制、共担机制、协作机制和多元化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明铭  徐姝  
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是我国确定的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针对湖南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湖南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即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一点一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把促进区域间的联系和互动放在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选择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模式、加快以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发展载体建设以及培育有利于区域创新的环境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淑芬  
统筹区域发展的核心是要促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崛起。在创新的时代,欠发达地区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变革是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实现迅速发展的关键,也是达到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创新系统现状特征的基础上,从国家支持引导与地方政府的责任两个层面,提出了推进欠发达地区创新系统形成与变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娟  张硕  
在比较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两个分支即技术区域创新系统和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硅谷的实例,阐明在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下,以技术区域为基础的创新系统发展还不具备必要的条件,而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来努力培育以行政区域为基础的创新系统,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民春  蔡宇飞  
区域创新系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其创新模式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和特性相配套的产业政策。文章首先在区域创新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划分,然后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将创新系统与产业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区域创新系统作为连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政策的纽带,以期得到适合产业发展的、与区域创新系统相配套的科学政策、技术政策、创新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利军  胡树华  解佳龙  于泳波  
综合学者们的前期研究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成长、成熟与交替四大阶段,基于"四三结构"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省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进行识别,并用判别分析法对阶段误判风险较高地区进行检验,最终判定各地区的创新发展阶段,提出不同创新发展阶段区域的针对性发展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国旺  李柏洲  
区域创新系统对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了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在创新主体、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重视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了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小刚  
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增长极的"中三角"经济区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之后,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实行协同发展战略,对"中三角"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是促进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文章首先探讨了"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必要性,然后从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参量系统、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五条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