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99)
2023(15721)
2022(13499)
2021(12678)
2020(10258)
2019(23433)
2018(23165)
2017(44186)
2016(23965)
2015(26635)
2014(26610)
2013(25984)
2012(23544)
2011(21190)
2010(21235)
2009(19637)
2008(18919)
2007(16795)
2006(14761)
2005(13044)
作者
(67638)
(56350)
(55977)
(53189)
(35729)
(27034)
(25343)
(21932)
(21297)
(20067)
(19291)
(18912)
(17829)
(17739)
(17346)
(17184)
(16760)
(16569)
(16041)
(16022)
(13884)
(13819)
(13487)
(12785)
(12577)
(12485)
(12451)
(12414)
(11202)
(10951)
学科
(92774)
经济(92650)
管理(77233)
(70703)
(61104)
企业(61104)
方法(39412)
数学(33256)
数学方法(32872)
中国(25421)
(25079)
(24560)
业经(23000)
地方(21481)
(21325)
技术(20387)
(19789)
理论(16605)
农业(16532)
环境(15984)
(15620)
(15578)
(15560)
财务(15545)
银行(15539)
财务管理(15515)
(15058)
贸易(15046)
(14791)
企业财务(14716)
机构
大学(336307)
学院(335685)
管理(135023)
(130119)
经济(127130)
理学(117003)
理学院(115682)
管理学(113783)
管理学院(113150)
研究(109717)
中国(81670)
(71655)
科学(68226)
(61909)
(53693)
中心(49907)
(49565)
财经(49107)
(48862)
研究所(48814)
业大(48365)
北京(45123)
(45026)
师范(44623)
(44473)
(40654)
(40225)
经济学(38531)
农业(37931)
财经大学(36522)
基金
项目(233577)
科学(185122)
研究(174318)
基金(168777)
(146184)
国家(144950)
科学基金(125523)
社会(109821)
社会科(104025)
社会科学(104002)
(92516)
基金项目(90140)
自然(80635)
教育(80065)
自然科(78706)
自然科学(78691)
(77474)
自然科学基金(77271)
编号(71380)
资助(67398)
成果(58030)
重点(52365)
(52114)
(50865)
(50133)
课题(49687)
创新(47957)
(46017)
国家社会(44793)
项目编号(44428)
期刊
(144738)
经济(144738)
研究(99198)
中国(66645)
管理(51635)
学报(50597)
科学(47682)
(47037)
(44557)
教育(41817)
大学(38933)
学学(36381)
农业(30885)
技术(30686)
(28250)
金融(28250)
业经(24232)
财经(23516)
经济研究(22184)
(20019)
科技(18294)
问题(18148)
图书(17610)
理论(16502)
技术经济(16214)
(15554)
现代(15265)
(15178)
实践(15147)
(15147)
共检索到489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庆金  田善武  
本文利用共生演化理论和方法探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阶段、路径和机制。首先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单利共生阶段、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和均衡互利共生阶段的特点和形成机理;其次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路径,论证了其由单利共生阶段向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再向均衡互利共生阶段演化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平峰  张旺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非线性耗散自组织共生系统,具有类比生态系统递进演化机制,三大栖息者研究群、开发群和应用群交织成相互竞争、协同演化的多边多向交流机制。本文以三大种群为切入点,紧扣生态学特征,引入Logistic增长模型,构建多种群共生演化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释不同共生模式下种群共生演化规律,实证预测中国创新生态系统1990—2050年共生演化趋势。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种群共生演化轨迹符合Logistic增长规律,分起步、成长、成熟和饱和4个时期;共生演化均衡态及均衡条件取决于种群之间共生度的强弱;中国创新生态系统正处于成熟期后半阶段,演化模式为互利共生,预计2030—2050年为饱和时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江  胡振华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分,也是区域、国家和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一个结点。基于Logistic模型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存在演化周期现象,且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非连续性,遵循社会生态演化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资金支撑仍是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问题,创新收益是驱动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且已显现出巨大推动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路径,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集结型优化路径、联盟型优化路径和配置型优化路径,涉及到企业选择、社会选择和政府选择等问题。由于三条路径各有优劣,需要建构一条开放式协同路径,并着重探索形成动力机制、互补机制、共担机制、协作机制和多元化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永红  苏鑫  赵越  
为揭示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的本质与规律,在对区域创新系统自组织特征予以描述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的哈肯模型,选用基础共性技术创新数据与制度创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Minitab软件设计系统演化方案并提出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基础共性技术创新代表量是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基础共性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但协同度欠佳;制度创新递增的正反馈机制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信噪比最大,基础共性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推动作用的反映最灵敏;当信噪比最大的参数λ2<0,形成制度创新递增的正反馈机制,同时调控参数使得a、b、λ1均小于0且尽量保持a的绝对值最大,区域创新系统将会实现最优演化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座铭  宋丽萍  
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与政策建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科技园区创新支持体系和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洪阳  
区域产业的路径依赖理论主要关注于对现有产业路径持续性的解释,未能对产业路径转变进行合理的解析。演化经济地理学扩展了路径依赖的概念,提出了产业路径的3种演化路径:路径延展、路径更新和路径创建。但限于演化自身的框架理论不足,演化经济地理学在政策如何支持、制度如何激励区域产业路径延展、更新和创建方面还有待研究。本文又引入以政策指导为根本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构建了理论——制度、微观——中观的研究框架,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3类:组织稠密多元型、组织稠密专业型和组织稀疏型,并探讨了不同类型区域内产业路径演化的特点和所面临的问题,也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伟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与工业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面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节能减排工作的迫切需要,亟待建立面向低碳经济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与传统技术创新以获取商业利润为核心目标不同,低碳技术创新融入了节能、绿色和低碳等要素,以社会大众生产和生活的公共利益为福祉,具有生态经济性、公共利益性、长期战略性、系统性、高风险性、公众参与性等特征。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特征以及协同学思想,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演化有两条路径可供遵循:一条是技术与技术的协同演化,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梦   田增瑞   陆羽中  
构建绿色创新生态系统是应对全球生态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准确把握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规律和培育机制,对绿色创新水平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共生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对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式、过程、稳定性及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旨在为企业和相关部门制定促进绿色创新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生态系统两种群共生演化模式和稳定性,受两种群相互作用的共生系数和各自种群规模上限影响。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达到均衡状态时会形成不同的共生模式,其中互惠共生模式是系统共生演化最理想的状态。绿色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发展以信任机制为基础,在共享机制、竞合机制、伙伴选择机制和价值分配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共生循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佳  魏玖长  王帅  赵定涛  
从区域角度分析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构建、发展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对提升我国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以区域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开放式创新理念引入区域创新系统,从开放式创新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动力、演化路径、演化特征和演化意义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DEA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进行评价,对我国各区域创新系统所处演化阶段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小燕  李晓娣  
准确识别、判断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并推动其共生式发展,是区域创新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在揭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发创新、应用生产与商业化种群互动共生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共生关系指数与共生水平指数模型,利用我国内地30个省区市相关数据,综合共生水平指数和共生关系指数,对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进行分类评价并提出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研发创新活动与应用生产活动间互动态势最优,应用生产活动与商业化活动间互动态势最差;②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整体共生性态势恶劣,除广东、上海、湖南为互惠共生外,其余省市创新生态均呈寄生与反向抗生型,且不同省市共生水平差距悬殊。基于此,提出应切实提高研发创新效率,不断提升应用生产综合能力,持续拓展商业化宽度与深度,深入推进三者同步协调与有效对接,这是弱势地区提升创新生态共生性的核心路径。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星宇  马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公一  张畅  郭鑫  
[目的 /意义]为提升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科技资源整合,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对面向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库形成路径展开研究。[方法 /过程]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分析创新主体在区域知识库形成中的角色与作用,根据知识管理阶段解析区域知识库形成过程,从而实现创新知识由知识源到区域知识库的存储路径。[结果 /结论]为促进区域知识库形成,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三者共同奠定知识基础,中介机构搭建扩散桥梁,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与市场知识。与此同时,区域知识库形成过程需要经历知识创造、知识扩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云飞  詹湘东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知识管理的组织形式。创新要素之间以知识为联动的纽带,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运行机制。界定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管理的构成,分析区域知识创造、知识共享与知识应用机制的相互关系,提出基于知识创新、知识增量的螺旋上升式知识创造机制;基于知识交流、知识学习的开放、互动、效益激励型知识共享机制;基于知识扩散、技术交易的知识应用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慈福义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进入中国国家战略,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该文首先探讨区域循环型创新系统的形成机制,包括区域循环型创新资源、集聚循环型创新、区域动态比较循环型创新优势、区域循环型合作网络、区域循环型创新公平、绿色需求和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其次,分析区域循环型创新系统的资源结构、组织结构、环境结构和空间结构;最后,提出区域循环型创新系统的优化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丹阳  张冰  王裕  
区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区域文化的特征和区域创新主体的功能,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创新主体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