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5)
2023(12071)
2022(9868)
2021(8933)
2020(7493)
2019(16495)
2018(16102)
2017(30365)
2016(16039)
2015(17611)
2014(17532)
2013(17173)
2012(15778)
2011(13697)
2010(14182)
2009(13615)
2008(13748)
2007(12872)
2006(11379)
2005(10485)
作者
(46399)
(39046)
(38690)
(36229)
(24771)
(18509)
(17356)
(14874)
(14541)
(13926)
(13278)
(13002)
(12460)
(12279)
(12011)
(11902)
(11707)
(11204)
(11061)
(10957)
(9525)
(9522)
(9334)
(8940)
(8713)
(8569)
(8564)
(8524)
(7794)
(7515)
学科
(81019)
(76415)
企业(76415)
(76366)
经济(76275)
管理(67165)
方法(29731)
业经(29010)
(23948)
(23943)
数学(20797)
技术(20652)
数学方法(20552)
(18687)
财务(18665)
财务管理(18648)
中国(18491)
农业(17627)
企业财务(17625)
地方(16301)
理论(15231)
(15053)
(14935)
(14817)
(14571)
技术管理(13791)
企业经济(12764)
经营(12089)
(11895)
(11397)
机构
学院(237945)
大学(231920)
(100316)
管理(98505)
经济(98425)
理学(84154)
理学院(83319)
管理学(82170)
管理学院(81727)
研究(74227)
中国(60276)
(49167)
(46302)
科学(44808)
(37765)
(37551)
(36679)
财经(36407)
中心(34866)
(32934)
研究所(32891)
业大(32760)
北京(30633)
(29866)
经济学(29396)
农业(29376)
(28538)
师范(28241)
商学(28051)
商学院(27792)
基金
项目(155594)
科学(126282)
研究(115622)
基金(114518)
(99484)
国家(98267)
科学基金(86907)
社会(76370)
社会科(72522)
社会科学(72506)
(63008)
基金项目(60906)
自然(55466)
自然科(54242)
自然科学(54229)
自然科学基金(53341)
教育(51409)
(51104)
编号(45477)
资助(44777)
(38759)
(35755)
成果(35293)
创新(35137)
重点(34742)
(34698)
(33459)
国家社会(31879)
课题(31084)
(30713)
期刊
(118713)
经济(118713)
研究(68532)
中国(48785)
管理(44213)
(39623)
(35746)
科学(33198)
学报(31820)
大学(25264)
农业(24911)
技术(24831)
学学(23937)
教育(22850)
业经(21583)
(21288)
金融(21288)
财经(18458)
经济研究(17754)
(16154)
(15996)
技术经济(15360)
问题(14576)
科技(13471)
现代(12426)
商业(12122)
财会(12007)
世界(11785)
(11442)
(11362)
共检索到363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士健  孙专专  刘新民  
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企业家是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企业家集群涌现对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促进新企业创立和新知识扩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复杂系统科学中涌现理论的分析表明,企业家集群涌现须具备非线性、自组织、非平衡性和多个吸引子等前提特征;元素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环境效应等则对企业家集群涌现性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竞合博弈模型和Lotka-Volterra种群生长模型的分析,可刻画企业家集群涌现的动态演化过程。企业家集群涌现性研究的核心是发现或创造涌现性,通过合理的系统管理和政策设计推动企业家集群涌现。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士健  孙专专  刘新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媛华  严广乐  
企业集群创新是一种系统涌现,在企业集群创新系统动态的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涌现和功能涌现现象。产生涌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系统的受限生成过程。本文研究了企业集群创新涌现的机理,运用受限生成过程模型刻画了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涌现性,具体解释了适应性主体在一定的规则下相互作用、共同演化的过程,分析了由于"趋同效应"机制的作用而不断形成层次涌现,最终形成巨大的复杂的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涌现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莫琦  杨春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使得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和区域发展最重要的能力因素。以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企业创新行为和政府为研究对象,构建二者的动态博弈模型,解释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与企业合作创新的机理,并对该博弈模型的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永  
转型期背景下地区创新机制的特殊性在于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经济社会的系统性问题。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企业家创新范式,具有了"企业家"属性和推动辖区经济增长的"准主体"地位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双主体"耦合成为了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表明,地区创新系统中的政府和企业家"合作"创新的稳定策略难以自发实现,作为主体之一的地方政府的积极策略选择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引致"作用。同时,激励约束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是"双主体"实现合作创新的关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晓明  朱晓霞  
从纵向的视角考察,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科技经费的筹集、R&D经费的支出、科技人员的分布以及专利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R IS创新主体的地位已经初步形成,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主体化程度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产学研结合,才能进一步培育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媛华  
企业集群的创新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从感知反应的角度对企业集群创新系统进行动态探讨是一个新的视角。企业集群创新系统具有感知反应的一系列特征,基于感知反应系统理论将整个企业集群创新系统分为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边界子系统和创新环境子系统三个部分,对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各子系统中行为主体的感知反应行为,并建议通过调节控制边界系统中要素,促进集群创新系统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智国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颇多,涵盖了协同创新的机理、效应、影响因素等诸多方面,但现有研究更多的是基于单一区域的产业集群内部的协同演化。从现实发展来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要素流动日益频繁,区域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成为一种经济新常态。本文基于跨区域的视角,引入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模型,分析不同区域产业集群之间协同创新的动力演化路径,以期能够对跨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策略和政策设计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剑  梁樑  邱昊  
本文对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策略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区域中企业创新动力的因素,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和模仿的博弈模型,并分不同的时间区间计算了企业在创新和模仿策略下的收益,得出了企业选择创新策略的混合纳什均衡解。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受区域内的企业结构和市场竞争强度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李高扬  
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模型的平衡点及稳定性条件。结果表明:只要有一个博弈方进行知识共享的额外收益小于其知识吸收与学习成本,博弈结局必然是所有博弈方不共享知识;当博弈双方进行知识共享的额外收益均大于其知识吸收与学习成本时,博弈结局有可能是共享知识,也有可能是不共享知识,具体结局与初始点的状态存在密切关系。最后提出促进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知识共享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晓娣  李柏洲  
外部因素对区域创新系统中中小企业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中中小企业成长的外部对策主要包括: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区域创新环境;构建企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系统中中小企业成长;通过突破区域创新系统的合作瓶颈,实现中小企业与区域创新系统共同成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晓霞  李柏洲  
文章从纵向的角度论证了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在科技经费的筹集、R&D经费的支出、科技人员的分布以及国内职务专利等方面所发生的新的变化,研究发现虽然我国中小企业作为RIS创新主体的地位已经初步形成,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主体化程度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建议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培育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戴书春  朱跃钊  陈红喜  
科技型企业为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创新能力,这也正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竟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针对我国科技型企业创新产品少、创新能力弱的问题本文结合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索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形成,提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三阶段,即形成阶段、培育阶段、提升阶段。同时,将协同创新这种开放式模式融入到创新能力的发展阶段里,对我国的科技型企业由点到面进行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和创新路径的解析,并结合相关创新机制提出推动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天明  雷良海  
本文运用IDEF0原则,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了功能建模。在此基础上借鉴B-Z反应模型构造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演化动态分析模型,探索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子系统间协同度、政策效应、技术产出三者间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发现:技术研发能力更能提高企业技术产出;协同度越高技术产出能力越强,此时采取政策激励措施效果不明显;相反,弱协同条件下的政策激励对技术产出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晓霞  李海超  李柏洲  
文章通过对全国近百家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尽管各级政府把提供创新服务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大事来抓,创新服务的实际收效却并不令人满意,对于此,文章在界定创新服务体系效率的前提下,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的对象和内容失效的原因,并从淡化创新服务的政府色彩、建立以经济中介作为创新服务体系的主体以及加强创新服务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