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4)
2023(13352)
2022(11295)
2021(10299)
2020(8482)
2019(18700)
2018(18396)
2017(34503)
2016(18775)
2015(20754)
2014(20075)
2013(19442)
2012(17919)
2011(16245)
2010(16146)
2009(14879)
2008(14728)
2007(13311)
2006(11488)
2005(10021)
作者
(53429)
(44600)
(44456)
(41791)
(28360)
(21645)
(19940)
(17217)
(16822)
(15846)
(15103)
(15074)
(14243)
(13884)
(13699)
(13655)
(13506)
(13143)
(12877)
(12831)
(11080)
(10859)
(10725)
(10208)
(9985)
(9883)
(9856)
(9757)
(8881)
(8812)
学科
(79589)
经济(79507)
管理(61631)
(58093)
(49809)
企业(49809)
方法(36941)
数学(31552)
数学方法(31306)
(21190)
中国(20256)
(19556)
技术(18259)
业经(18104)
地方(17826)
(15949)
环境(15377)
(14609)
贸易(14601)
理论(14525)
(14112)
(13851)
财务(13830)
财务管理(13796)
(13765)
农业(13628)
企业财务(13198)
(13022)
技术管理(12856)
(12202)
机构
学院(266957)
大学(265194)
(109153)
经济(107019)
管理(104239)
理学(91130)
理学院(90130)
管理学(88742)
管理学院(88249)
研究(83800)
中国(63580)
(53940)
科学(51755)
(50513)
(43028)
(41102)
财经(40894)
(40381)
业大(39388)
中心(39239)
研究所(37372)
(37264)
经济学(34496)
(34320)
师范(33880)
农业(33864)
北京(33100)
(32436)
经济学院(31394)
(30578)
基金
项目(182694)
科学(145553)
基金(133225)
研究(132620)
(116874)
国家(115844)
科学基金(100448)
社会(86940)
社会科(82550)
社会科学(82532)
(73304)
基金项目(71151)
自然(64635)
自然科(63185)
自然科学(63167)
教育(62163)
自然科学基金(62107)
(60962)
资助(52643)
编号(52359)
(43562)
重点(41520)
成果(41178)
(40172)
创新(39800)
(39623)
课题(36887)
国家社会(36509)
科研(35003)
教育部(34894)
期刊
(115704)
经济(115704)
研究(74285)
中国(52275)
学报(42637)
(40082)
管理(38714)
科学(38686)
(36864)
大学(32226)
教育(31789)
学学(30458)
农业(24499)
(23318)
金融(23318)
技术(22903)
财经(20649)
业经(19522)
经济研究(19220)
(17747)
问题(15067)
科技(14310)
(13716)
商业(13652)
技术经济(13609)
(12878)
(12289)
(11814)
图书(11670)
统计(11355)
共检索到383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封笑笑  杨哲  
在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利用京津冀地区20082013年的创新活动数据,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有长期的支持效应;其中,网络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而教育环境的影响程度有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金融和互联网两个维度的叠加效应,继续推动金融创新,同时引导教育资源的辐射扩散,加快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封笑笑  杨哲  
在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利用京津冀地区2008~2013年的创新活动数据,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有长期的支持效应;其中,网络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而教育环境的影响程度有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金融和互联网两个维度的叠加效应,继续推动金融创新,同时引导教育资源的辐射扩散,加快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万千  
本文在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创新体系三支柱模型,提出区域创新表现取决于创新能力、机会与激励;采用2009-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能力(每万人SCI论文数量)、创新机会(区域市场化指数)和创新激励(每百万GDP知识产权纠纷立案数)对区域创新表现显示出显著的积极影响;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区域创新表现更多取决于创新机会和激励;具备良好机会和激励的地区能够在区域竞争中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才,提升本地创新能力。因此,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自由市场和开放社会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万千  
本文在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创新体系三支柱模型,提出区域创新表现取决于创新能力、机会与激励;采用2009-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能力(每万人SCI论文数量)、创新机会(区域市场化指数)和创新激励(每百万GDP知识产权纠纷立案数)对区域创新表现显示出显著的积极影响;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区域创新表现更多取决于创新机会和激励;具备良好机会和激励的地区能够在区域竞争中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才,提升本地创新能力。因此,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自由市场和开放社会是区域创新发展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习保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利用我国各地区1998~2006年的创新活动数据,实证分析了创新环境因素对以专利量测度的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发明专利总量和职务发明专利量分别估计前沿产出函数所得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根据职务发明专利量估计的投入产出弹性更高;一个地区对教育的投入程度和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是促进创新效率的两个显著因素;效率系数的变化,部分解释了近年来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份额增加的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鹏  刘思明  建兰宁  
在扩展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制度环境、要素条件、需求环境和产业环境四个方面,考察了体现创新环境的11个分项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创新环境的多数指标都对我国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弹性基本都小于知识存量和研发人员投入。然而,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除了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机构支持和人力资本外,体现创新环境的其他变量都对东部地区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私有化程度、信息基础设施和产业集聚的作用还明显大于研发投入,但是创新环境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未起到支撑作用。创新环境建设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创新能力巨大的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党文娟  张宗益  康继军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个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环境很不平衡。本文运用全国各个地区的数据,采用计数模型中的负二项分布negatitive-binomial方法分析了区域环境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政府对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还不明显,但是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原创性的发明专利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区域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积极进行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推进以及发挥各地政府的创新引导作用才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宗益  张莹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6年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较差,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创业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系数仍是正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照东  任义科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政府如何改善政策环境以推动创新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遗憾的是,已有研究大多数是针对政府某类具体政策的研究,针对整体体制环境与区域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还非常缺乏。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系统地研究了体制环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笔者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体制环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可供检验的研究假设;之后利用2010—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造区域体制环境指数,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体制环境指数越高,R&D投入的创新效率越低;其深层次的作用机制是,公共权力集中对区域创新效率会产生负面影响,而经济权利的集中对创新效率亦没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而且对于政府如何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炜  李子彪  康凯  
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创新对经济的驱动作用越发凸显,发展和培育一批创新极对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区域中识别和明确影响创新极培育能力的因素是促进创新极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首先给出区域创新极的内涵,并对现有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影响因素的假设。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收集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因素包括产业创新活力、区域知识支撑水平、区域创新极培育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四个方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海洋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8—2015年的相关数据,首先采用MIMIC模型对共享能力指数进行测算,然后运用全局DEA方法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最后采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共享能力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共享能力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共享能力指数平均值最大,而西部地区共享能力指数增长幅度最大;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明显波动性;共享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较强促进效应,但促进效应具有地域差异性,在西部地区,共享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更强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丽辉  陈晶瑛  
提高创新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必须清晰地了解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本文运用知识生产函数对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区域创新规模与R&D经费支出力度、创新人员投入强度、人均GDP、技术合同成交额都显著正相关;广东区域创新效率与人均GDP和R&D经费支出力度显著正相关,但与创新人员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负相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修国义  韩佳璇  陈晓华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驱动成为化解产能过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获得经济新增长点的新武器,探求创新驱动能力影响因素,寻求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的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区域视角,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利用20002015年间全国30个行政区划(西藏除外)的省际面板数据,测度区域创新驱动能力,并探讨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整体上省际间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因素趋同,高等教育水平、外资开放度、规模经济、贸易交流度和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区域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关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修国义  韩佳璇  陈晓华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驱动成为化解产能过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获得经济新增长点的新武器,探求创新驱动能力影响因素,寻求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的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区域视角,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利用2000~2015年间全国30个行政区划(西藏除外)的省际面板数据,测度区域创新驱动能力,并探讨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整体上省际间创新驱动能力的影响因素趋同,高等教育水平、外资开放度、规模经济、贸易交流度和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区域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高。由此提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深度挖掘对外开放潜力,支持创新型经济基础建设以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