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4)
- 2023(13098)
- 2022(11210)
- 2021(10090)
- 2020(8645)
- 2019(19470)
- 2018(19019)
- 2017(36005)
- 2016(19764)
- 2015(21862)
- 2014(21213)
- 2013(20833)
- 2012(19283)
- 2011(17454)
- 2010(17360)
- 2009(16309)
- 2008(16288)
- 2007(14870)
- 2006(12672)
- 2005(10984)
- 学科
- 济(81099)
- 经济(81025)
- 管理(62640)
- 业(59781)
- 企(50215)
- 企业(50215)
- 方法(36841)
- 数学(32157)
- 数学方法(31902)
- 农(21417)
- 财(21279)
- 中国(20262)
- 地方(18807)
- 技术(18459)
- 业经(17889)
- 学(17758)
- 环境(15982)
- 贸(15711)
- 贸易(15706)
- 易(15234)
- 农业(14502)
- 制(14426)
- 划(13700)
- 务(13466)
- 财务(13449)
- 财务管理(13419)
- 技术管理(12951)
- 企业财务(12723)
- 和(12621)
- 银(12159)
- 机构
- 学院(282295)
- 大学(282143)
- 济(114991)
- 经济(112689)
- 管理(110230)
- 理学(96412)
- 理学院(95294)
- 研究(94582)
- 管理学(93787)
- 管理学院(93248)
- 中国(70016)
- 科学(61663)
- 京(58189)
- 农(54307)
- 财(50669)
- 所(48754)
- 业大(46933)
- 研究所(44950)
- 中心(44047)
- 农业(43368)
- 江(42398)
- 财经(40858)
- 经(37064)
- 范(35712)
- 北京(35626)
- 师范(35232)
- 经济学(35106)
- 院(33985)
- 州(33514)
- 经济学院(32016)
- 基金
- 项目(196918)
- 科学(155099)
- 基金(142919)
- 研究(137813)
- 家(127257)
- 国家(126184)
- 科学基金(107533)
- 社会(88891)
- 社会科(84313)
- 社会科学(84287)
- 省(79527)
- 基金项目(77184)
- 自然(71262)
- 自然科(69624)
- 自然科学(69598)
- 自然科学基金(68408)
- 划(66848)
- 教育(62751)
- 资助(56122)
- 编号(53841)
- 创(46263)
- 重点(44919)
- 发(43234)
- 部(42543)
- 创新(42508)
- 成果(41965)
- 科研(38480)
- 计划(38298)
- 课题(37429)
- 业(37040)
共检索到400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付民,邹珊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玲 陶厚永
首先利用熵值法从基础设施环境、创新性教育、主体、投资、制度、金融环境以及市场化程度7个方面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包容性创新环境进行测度。利用2011-2015年数据检验包容性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包容性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最后,为了营造良好的包容性创新环境,提出东部地区要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极化效应",形成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涓滴效应",中部地区构建创新的"洼地效应"以及西部地区形成"本地市场效应"等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跃 王维梦
文章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外向度、区域创新位势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四个创新资源维度共选取13个二级指标,探究创新资源不同条件组合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目前存在资源均衡型、资源互补型、资源突出型、资源欠缺型四条典型提升路径;通过滞后性及纵向对比分析发现,影响路径是动态变化的,资源互补型和资源突出型可以进化为资源均衡型路径,资源欠缺型是在协同创新持续展开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条新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萍 赵瑞雪 尤宇 方曦
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案例样本,基于组态思维,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从学术基础、科学基础、技术基础、产业基础、政府支持5个维度探究创新策源能力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创新策源能力下5个变量的不同组合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区域内的产业基础、技术基础是取得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产生高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有4条,根据政府的参与程度,可将4条路径分为两类,即非政府主导型合作创新和政府主导型关键技术创新;还发现两种创新条件组态会创造非高创新绩效,且两类组态均以弱产业基础与弱技术基础为核心条件。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不同路径来提高区域创新绩效。研究首次将创新策源能力与区域创新绩效联系在一起,分析其内在影响机理,且分析结果与我国各区域发展情况吻合,刻画的4条产生高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对不同地区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策源能力 QCA 创新绩效 区域创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李志杰 鲍群
自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来,营商环境优化一直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什么样的营商环境生态有益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从组态视角出发,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和必要条件分析方法(NCA),探讨营商环境复杂生态对中国289个城市创新绩效提升的联动效应及路径选择。研究发现,第一,单个营商环境要素均不能作为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但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和优化政务环境在高水平区域创新绩效路径中展现出更加普适性的作用;第二,引发高水平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有3类营商环境生态,包括创新人才驱动下的政府主导型、政府市场双轮推动下的人才驱动型及政府市场和创新环境三轮推动下的人才驱动型;第三,非高区域创新绩效的5条组态表明,非高市场环境作为核心条件存在于5条组态之中,且呈现明显的弱市场环境倾向。深化区域创新绩效提升背后多因素复杂互动的理性认识,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区域创新绩效 QCA NCA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俊红 蒋伏心
本文采用1998—2012年中国分省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协同创新指标体系,并从区域间创新要素动态流动视角建立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实证考察了协同创新与空间关联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科技资助、企业与高校的联结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结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机构资助则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间创新要素的动态流动有利于知识的空间溢出,从而促进了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无论采用静态还是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上述结论均具有稳定性。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全面认识我国区域创新生产要素的组织与协调方式,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空间关联 创新绩效 空间面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丽娜 张惠东
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由传统的劳动力、资本积累向创新要素数量与网络化程度转变。从来源看,区域创新源于区内自主创新与区外创新溢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受创新要素禀赋条件的影响,集聚经济因素通过空间外部性作用直接影响区域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与水平。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空间依赖产生区间创新溢出;对外开放过程中产生创新的国际溢出,都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集聚经济与创新溢出皆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应通过强化集聚经济效应,构建开放式创新环境,提高吸收能力以充分利用创新溢出效应,并促进企业价值网与区域创新网"两网合一",降低交易成本,不断提升区域创新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美玲 王佳
文章以中国16个省份2005—2020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Griliches-Jaffe模型,实证检验了区域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与创新绩效均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创新绩效对人力资本要素变动更为敏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创新绩效对运营经费要素、技术要素变动更为敏感;创新要素配置比例可影响创新绩效提升效果,创新要素配置结构越均衡,创新绩效提升效果越好;区域创新要素之间投入与边际产出趋于同比例变化,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极为有利。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殷俊杰 邵云飞 钱航
如何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从而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察觉并克服创新中的障碍,培养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是管理者面临的挑战,也是学术界持续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而医药产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其地位在国民经济中不断上升。基于现实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在综述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的测度与研究假设,提取创新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环境、信息化水平、人员综合素质、政府支持度、金融生态环境,分析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中国医药制造业为实证对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选取变量的重要指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以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提升我国区域创新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创新环境 创新绩效 医药制造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艳 汪徐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7—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DEA模型测算出区域创新绩效,再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出发,实证探究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能有效促进创新绩效提升,而高级化对创新绩效表现为负向抑制作用;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分别回归发现,合理化对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效果显著,但高级化对区域创新绩效作用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在上游中游地区抑制作用不明显,在下游地区则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由此,在长江经济带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应当重视推动合理化变迁,理性看待高级化。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晓娣 张小燕
以创新生态系统引领区域创新发展,是当前创新管理领域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在文献梳理及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基于"要素→过程→结果"的研究范式,构建起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基础要素、作用机制、开放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结合收集到的有效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及层次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基础要素、作用机制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基础要素对作用机制有正向影响;作用机制分别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与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系统开放性对作用机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匡爱民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研究我国区域创新绩效的改进,计算出2000~2007年东、中、西部及全国平均的投入冗余率和产出不足率,分析各地创新绩效的变化,指出DEA无效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施晓丽 蒋林林
基于目前区域间创新要素配置亟待优化的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区域创新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2009—2017年宏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东部地区创新环境较为完善,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相对滞后;区域创新环境在省域层面存在空间自相关,创新环境优良的区域会引起创新要素的集聚并促使该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但总体上对所有区域的创新效率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卫红 董姗 张爱美 唐方成
在测度我国30个省域近10年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和创新绩效的基础上构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绩效"拟合模型,基于Q型聚类法证实不同类型区域溢出效应均存在门槛值,并得出我国创新要素集聚的最优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要素集聚已形成多层次的分布格局,区域之间的集聚水平差距较大;创新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并非单调递增或递减,而是呈现倒"U"型趋势;在不同的集聚水平层级下,创新要素集聚对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门槛值存在差异;当创新要素集聚水平达到门槛值时,创新绩效最大,此时为最优集聚水平。
关键词:
创新要素集聚 创新绩效 溢出效应 门槛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路军 孙冰
本文针对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问题,深入讨论二者的内涵与构成,并在已有研究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四个假设,并且综合选取指标,运用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回归统计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创新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关系的实证结果。本研究为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提升以及区域智力资本的全面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