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96)
2023(18194)
2022(15540)
2021(14425)
2020(12017)
2019(27130)
2018(27003)
2017(51566)
2016(28012)
2015(31325)
2014(31112)
2013(30639)
2012(28459)
2011(25805)
2010(26230)
2009(24122)
2008(23728)
2007(21233)
2006(18998)
2005(17288)
作者
(80794)
(67264)
(66753)
(63205)
(42827)
(32137)
(30243)
(26054)
(25481)
(24209)
(22959)
(22736)
(21505)
(21481)
(20704)
(20659)
(19933)
(19519)
(19219)
(19156)
(16819)
(16527)
(16161)
(15398)
(15000)
(14958)
(14948)
(14913)
(13522)
(13283)
学科
(117161)
经济(117025)
管理(86692)
(81515)
(68390)
企业(68390)
方法(44794)
数学(37480)
数学方法(37057)
中国(34350)
(31636)
地方(30940)
(29062)
业经(28951)
(25664)
(24299)
技术(23245)
环境(21410)
农业(21138)
(20169)
银行(20120)
(19696)
(19694)
金融(19690)
贸易(19676)
(19336)
理论(19263)
(18991)
(18988)
(17622)
机构
大学(396722)
学院(396403)
(160086)
经济(156502)
管理(155362)
研究(137653)
理学(132962)
理学院(131415)
管理学(129371)
管理学院(128625)
中国(103295)
(86112)
科学(83616)
(75547)
(69278)
研究所(62450)
中心(61711)
(61671)
(60866)
财经(58829)
业大(56230)
北京(55004)
(54445)
师范(53951)
(53227)
(50325)
(49150)
农业(47679)
经济学(47602)
师范大学(43631)
基金
项目(265186)
科学(209545)
研究(198046)
基金(190578)
(165106)
国家(163678)
科学基金(140991)
社会(125210)
社会科(118643)
社会科学(118616)
(105044)
基金项目(101125)
教育(90106)
自然(89447)
(87664)
自然科(87295)
自然科学(87276)
自然科学基金(85715)
编号(80842)
资助(77095)
成果(66338)
(60412)
重点(59790)
(58146)
(57876)
课题(56819)
创新(53717)
国家社会(51270)
(50946)
项目编号(49708)
期刊
(186279)
经济(186279)
研究(122927)
中国(85740)
管理(60957)
学报(59145)
(57479)
(57061)
科学(56324)
教育(50053)
大学(45272)
学学(42226)
农业(39293)
(38280)
金融(38280)
技术(35552)
业经(31486)
经济研究(28952)
财经(28743)
(24691)
问题(23866)
图书(21617)
科技(20705)
(20629)
技术经济(19720)
理论(18877)
现代(18406)
商业(17950)
资源(17530)
(17420)
共检索到607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一鸣  杜德斌  张建伟  
采用回归分析模型、基于因子的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对区域创新与上海研发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1)在区域创新环境的六个组成部分中,政府的重视程度对研发产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基础设施及开放的文化氛围,再次是GDP和R&D投入,最后是通讯基础设施;(2)通过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上海市研发产业与区域创新环境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区域创新环境在较短时期内是研发产业的Granger原因,而研发产业也在短期对区域创新环境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二者具有一定的良性互动;(3)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得到的结论与Granger因果及二者理论机制分析相一致,研发产业对自身...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建伟  杜德斌  张战仁  
本研究以上海为例采用回归分析模型、基于因子的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技术学习通道与研发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1)在技术学习通道的四个组成部分中,无论是传统信息流还是新兴网络信息流对上海研发产业的贡献都小于人流和物流;(2)通过协整检验和与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上海市研发产业与技术学习通道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技术学习通道在较短时期内是研发产业的Granger原因,而研发产业也在短期对技术学习通道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二者具有一定的良性互动;(3)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得到的结论与Granger因果及二者理论机制分析相一致,技术学习通道对自身的作用一直大于研发产业对技术学习通道的影响,并且技术学习通道对研发产业的作用在稍长的时间内一直大于研发产业对自身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红燕  
文章以研究区域创新投入要素与其经济增长的关联序为目的,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研发投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了1997年至2002年江苏省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研发人员数、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与其GDP的关联序。结果表明:该地区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与GDP之间的关联度相对科技创新研发人员投入与GDP关联度更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战仁  杜德斌  
以上海市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被国外重要检索工具检索的论文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及三者的合成指标为解释变量,基于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上海市的研发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虽然研发产业对上海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作用,但是受发展的机制、体制影响,研发产业与上海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未建立,两者基本不构成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宗远  
分析了区域产业创新涌现形成与发展的机理,以我国31个省市区产业创新数据为样本,用系统模型和计量分析方法证实了区域产业创新的产出水平与创新维治理机制的三维度变量显著正相关,说明创新维治理机制是对区域产业创新涌现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创新维治理机制中企业产权越明晰,区域产业创新的产出水平越高;创新维治理机制中创新投入维的激励越大,区域产业创新的产出水平越高;创新维治理机制给予创新实施者的激励越大,区域产业创新的产出水平越高;对于技术、市场结构特征不同的产业,适应其发展的创新维治理机制形式也不同;目前,为了提高区域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水平,在转型期中尤其应该避免"企业产权模糊"、"...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对相异研发机会下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和考虑控制变量交乘项两种情形下,研发机会水平均对上述关系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相关系数均为正。区别在于两种情形下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相关系数:不考虑控制变量交乘项时,相关系数先减后增;考虑控制变量交乘项时,相关系数先增后减。此外,从各控制变量及其变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由于各地区具体情况不同,因而认为地方负责人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择最优要素组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海英  
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技术、产业与文化等途径实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还存在外商直接投资背景下技术溢出不足、未能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等问题。因此,要科学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发展金融支持环境,加强人才培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海英  
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技术、产业与文化等途径实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还存在外商直接投资背景下技术溢出不足、未能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等问题。因此,要科学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发展金融支持环境,加强人才培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崔萍  
文章从区域的视角出发,运用广东省珠三角9市2003~2011年的非衡平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广东承接研发外包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基于广东承接研发外包对区域创新影响的实证检验表明,广东承接研发外包对区域自主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劳动力素质对广东区域创新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自主创新的能力。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广东承接研发外包对区域自主创新促进作用的因素,实证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龙建辉  
以城市经济序贯发展历程为关注焦点,通过分析并检验其中TFP发展的主要表征、典型路径及关键影响因子,以期总结经验得失,同时亦为提升城市发展TFP提供本土经验和决策启示。以索洛余值法测度经济增长中的TFP贡献率,研究发现,当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驱动,TFP驱动经济发展的成效仍待提高。从促成经济增长的"输血"与"造血"两方面凝练TFP的发展路径,实证结果还显示,"造血式"路径中的人力资本和R&D投入对TFP有促进作用,"输血式"路径中的出口贸易对TFP有促进作用,而进口贸易和FDI对TFP有抑制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柳卸林  田凌飞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区域间差距,对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在不同产业增加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会产生不同影响。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并考虑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构建知识产出函数分别探讨在领先地区和追赶地区不同阶段内传统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于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传统产业研发投入在领先地区和追赶地区均有助于地区产业创新;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领先地区创新产出一直有促进作用,在追赶地区仅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促进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绍祥  
本文运用OLS方法揭示区域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数量相关性,然后建立动力学因果回路模型,从区域信息化是电子商务赖以生存的必要基础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是推动区域信息化的核心动力两个方面阐述区域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互动关联机制,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育  李秋梓  
我国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研发人员、研发资本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保障长三角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基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的方向、结构特征和时空相关性以及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研发人员流动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研发资本流动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与资本流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在实证分析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具体情况提出促进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发人才与资本引进策略设计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江  胡振华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分,也是区域、国家和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一个结点。基于Logistic模型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存在演化周期现象,且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非连续性,遵循社会生态演化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资金支撑仍是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问题,创新收益是驱动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且已显现出巨大推动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路径,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集结型优化路径、联盟型优化路径和配置型优化路径,涉及到企业选择、社会选择和政府选择等问题。由于三条路径各有优劣,需要建构一条开放式协同路径,并着重探索形成动力机制、互补机制、共担机制、协作机制和多元化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巧燕  王昱崴  
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金融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且金融行业发展相比金融规模扩张、金融效率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金融发展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对区域增量型创新能力的影响,而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行业发展分别倾向于促进区域增量型和激进型创新能力提升。从机制分析来看,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降低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是强化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前者主要通过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行业发展来实现,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整体金融发展与金融规模扩张通过降低第三产业结构扭曲程度、金融行业发展通过降低整体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来实现。研究拓展了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认识,为更好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