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7)
- 2023(13765)
- 2022(12013)
- 2021(11114)
- 2020(9312)
- 2019(21143)
- 2018(20946)
- 2017(40712)
- 2016(21841)
- 2015(24506)
- 2014(23733)
- 2013(23383)
- 2012(21392)
- 2011(19241)
- 2010(19154)
- 2009(17484)
- 2008(16870)
- 2007(14731)
- 2006(12731)
- 2005(10841)
- 学科
- 济(90966)
- 经济(90876)
- 管理(67124)
- 业(63986)
- 企(54675)
- 企业(54675)
- 方法(44456)
- 数学(38828)
- 数学方法(38357)
- 中国(22635)
- 财(21823)
- 农(21720)
- 地方(20827)
- 业经(19734)
- 技术(19698)
- 学(18483)
- 理论(15040)
- 农业(14996)
- 贸(14912)
- 贸易(14902)
- 制(14543)
- 易(14367)
- 务(14156)
- 财务(14094)
- 财务管理(14065)
- 和(14007)
- 环境(13810)
- 企业财务(13398)
- 技术管理(13340)
- 融(12805)
- 机构
- 大学(306005)
- 学院(303984)
- 管理(126480)
- 济(121177)
- 经济(118632)
- 理学(110890)
- 理学院(109696)
- 管理学(107835)
- 管理学院(107283)
- 研究(97079)
- 中国(71731)
- 京(64414)
- 科学(60545)
- 财(54478)
- 所(47003)
- 财经(44567)
- 业大(44378)
- 中心(44315)
- 农(43630)
- 江(43167)
- 研究所(43007)
- 经(40622)
- 北京(40456)
- 范(39897)
- 师范(39574)
- 经济学(36374)
- 院(36078)
- 州(35375)
- 农业(34107)
- 商学(33387)
- 基金
- 项目(216012)
- 科学(171965)
- 研究(158745)
- 基金(158016)
- 家(136879)
- 国家(135765)
- 科学基金(118565)
- 社会(101105)
- 社会科(96005)
- 社会科学(95982)
- 省(84779)
- 基金项目(84197)
- 自然(77365)
- 自然科(75612)
- 自然科学(75598)
- 自然科学基金(74267)
- 教育(72983)
- 划(70977)
- 资助(64898)
- 编号(63926)
- 成果(50847)
- 创(48475)
- 重点(47885)
- 部(47501)
- 发(45794)
- 创新(44527)
- 课题(43866)
- 国家社会(41524)
- 科研(41123)
- 教育部(41111)
- 期刊
- 济(125557)
- 经济(125557)
- 研究(87495)
- 中国(55179)
- 管理(46566)
- 学报(45621)
- 科学(42932)
- 财(39449)
- 农(37929)
- 教育(35274)
- 大学(34889)
- 学学(32734)
- 技术(27319)
- 农业(26844)
- 融(24350)
- 金融(24350)
- 财经(21064)
- 业经(20730)
- 经济研究(20396)
- 经(17847)
- 科技(16559)
- 图书(16480)
- 技术经济(15988)
- 问题(15841)
- 理论(15121)
- 统计(14496)
- 策(14011)
- 业(13997)
- 实践(13948)
- 践(13948)
共检索到430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实现区域创新驱动战略目标必须要识别和培育一批创新极,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创新极是区域创新系统中有一定发展规模,具有创新持续性、区域带动效应的产业创新子系统,认为创新极具有规模性、创新持续性和区域带动性特征,基于此提出了创新极的识别判据和创新极识别方法三维模型。最后,以2010年和2012年天津市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三个门类下的37个大类产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有效解释了天津市创新极实际情况。研究为省市级区域在实现区域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筛选区域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炜 李子彪 康凯
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创新对经济的驱动作用越发凸显,发展和培育一批创新极对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区域中识别和明确影响创新极培育能力的因素是促进创新极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首先给出区域创新极的内涵,并对现有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影响因素的假设。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收集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区域创新极培育能力的组成因素包括产业创新活力、区域知识支撑水平、区域创新极培育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四个方面。
关键词:
创新极 培育能力 区域经济 产业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常鏐鏐 高继平 师丽娟
技术创新人才作为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和准确的评价与发现有助于为相关领域的人才配置、创新发展和战略布局提供参考。研究选择发明人专利数据,结合发明人履历信息,从发明人合作署名维度,综合专利生产力与影响力对发明人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从发明人贡献度视角对技术创新人才加以分类识别,识别结果可为领域人才培养与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建华 肖东生
本文首先对故障树分析法(FTA),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危害及可操作性研究(HazOp) ,Markov分析法 ,流程图法和环境分析法等传统风险识别方法及其在组织创新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根据组织创新风险的特征 ,在分析各种传统风险识别方法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风险症状辨识技术 ,并将该方法应用到组织创新过程中。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巩永强 王超 许海云 刘明慧 方曙
[目的/意义]核心专利的识别对于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具备重大意义,专利对于基础研究的支撑和产业应用的推动是测度专利价值的必要因素。[方法/过程]立足创新链的相关理论重新界定核心专利,根据专利对于创新链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应用3个创新环节的推动或支撑作用构建相应的测度指标及筛选方法,并以白血病相关药物为实证对象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识别出对白血病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应用具备支撑和推动作用的核心专利,相关专利药物在产业领域内具备高度创新性和价值性。结果表明,在创新链视角下基于专利对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的作用可用于产业核心专利的识别。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丽英 冷伏海 左文革
[目的/意义]专利组合通过组合相互关联的专利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范围更大的"超级专利",是当前专利管理的重要手段。[方法/过程]基于国内专利数据现状,针对高校专利在技术层面上组合关系不确定或组合特征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发明人创新团队为基础,利用专利技术领域相关性,识别专利组合的新方法,并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构建的专利组合与创新团队具有高度相关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用于高校专利管理部门技术转移过程中专利的组合与评估,亦可为相关机构技术引进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局限]由于英文文献数据与中文专利数据间的映射存在一定困难,且文本挖掘技术对中文文...
关键词:
创新团队 专利组合 识别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永伟 刘合林 聂晶鑫
城市创新空间的识别是开展创新空间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必要对现有识别方法进行总结,以廓清创新空间识别的关键问题。在回顾城市创新空间概念发展基础上,总结创新空间的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并重点总结定量识别方法研究进展,从数据、测度方法、识别尺度三个维度进行评述。最后,提出三点研究展望。研究认为,应进一步聚焦创新的功能和空间内涵,聚焦创新空间的异质性特征,关注创新空间形成机制的前沿动态,提高创新空间识别的准确性、前瞻性,促进创新空间研究深化。
关键词:
城市创新空间 识别方法 进展 展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涛涛 唐小利 李越
指出快速寻找核心专利对于企业开展技术竞争情报工作至关重要;针对三种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原理、方法进行探讨,以乙肝防治技术为例,分别采用引证专利法和同族专利法进行实证研究,识别该技术领域的核心专利,提供相应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支持。
关键词:
核心专利 专利分析 技术竞争情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覃筱 任若恩
识别问题是货币危机研究的基础,文献通常构建外汇市场压力指数,通过确定其临界值进行识别。传统法需假定该指数服从正态分布;近年出现的选阈识别法混淆了统计意义上的极值和经济意义的危机,因而都无法准确识别危机。本文将货币危机视为外汇市场的极值事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重现水平的货币危机识别法,有效放松了传统法的分布假设,并涵盖其为特例。对1994年1月至2007年6月中国外汇市场的实证结果表明:新方法对不同参考货币和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的一致性更强;期间共识别出3次货币危机或至少外汇市场承受巨大压力的时期;05年7月汇改后中国未出现重大外汇市场压力;以美元作为参考货币的传统法和选阈法在中国完全失效。
关键词:
货币危机 外汇市场压力指数 极值理论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超 许海云 齐砚翠 武华维
开展科学、技术、产业之间创新驱动关系研究,对于实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与产业的深度有效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网络视角展开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识别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构建时效知识网络,利用社区网络结构熵来表征知识网络结构特征;其次,利用网络结构特征信息间的传递熵探究创新过程中科学、技术、产业三个系统相互驱动的关系;再其次,采用互信息探测主要驱动关系下知识传递路径的变化特点;最后,以再生医学(干细胞)领域作为实证对象,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时间阶段,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相互驱动关系会发生转变,三者知识传递路径上知识内容前后继承关系也不同,科学驱动技术过程中的知识传递路径继承性特征持续增强,而技术驱动科学过程中的知识传递路径继承性呈现不稳定、非连续性特征。此外,通过多种方式论证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可以用于其他创新领域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的识别。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邬金鸣 姚茹 吴俣 林巧 张学福
[目的/意义]技术创新是一项涉及多种技术创新要素协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工程。从技术文本中识别出技术创新要素及其关联,进而分析要素及其关联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以及要素的跨领域相互作用等,可在微观层面揭示技术创新过程与规律,为预测融合创新机会奠定基础。其中首要问题是如何从技术文本中识别出技术创新要素及其关联。[方法/过程]为解决识别对象的问题,在先前研究中构建面向技术创新过程表征和描述的要素关联概念模型;为解决识别方法的问题,以合成生物学领域为例,面向概念模型中要素及其关联的文本特征,构建以专利为主、论文为辅,综合文本内容挖掘和引用分析的技术创新要素及其关联识别方法,以揭示技术创新过程中来源于相同或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不同技术创新要素在不同技术创新事件中作用等。[结果/结论 ]在6 435篇专利及其参考论文中,识别7 633个技术对象要素、3 420个技术方法要素、3 919个技术应用要素、5 393个技术理论要素及其领域、时间属性信息,以及25 647条6种不同要素关联。该方法可以为基于要素关联揭示技术创新过程和规律(特别是交叉融合领域技术创新过程与规律)、进而预测融合创新机会奠定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也 龚伦胜 冯长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得以快速扩张,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准确高效地识别城市建设用地对于城市相关研究来说至关重要。现行的城市建设用地识别方法,例如人工测绘和遥感解译,无法兼顾速度与精度两项要求。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空间邻近关系来识别城市建设用地的方法。空间邻近关系源于邻里效应,指空间单元的属性与其周围空间单元的属性之间存在的联系。由于城市建设用地具有成片开发建设的特点,利用地块周围的局部建设用地密度来判断其是否为城市建设用地。选择格网法对京津冀区域进行划分,与解译遥感影像得到的建设用地结果叠加,统计出每个网格内的建设用地面积,并计算出每个网格在多个尺度下的邻近指数。通过选择典型区位的网格,分析其邻近指数变化的模式,设置了城市建设用地的识别标准,从而得到了京津冀区域的城市建设用地分布情况。经结果检验,发现该方法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通过数理计算的结果识别城市建设用地,避免了定性方法的缺陷,具有处理高效、结果精确的优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宗益 张莹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6年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较差,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创业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系数仍是正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习保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利用我国各地区1998~2006年的创新活动数据,实证分析了创新环境因素对以专利量测度的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发明专利总量和职务发明专利量分别估计前沿产出函数所得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根据职务发明专利量估计的投入产出弹性更高;一个地区对教育的投入程度和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是促进创新效率的两个显著因素;效率系数的变化,部分解释了近年来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份额增加的原因。
关键词:
创新系统 专利 随机前沿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周群 周秋菊 冷伏海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科技媒体视角的研究前沿识别与探测方法,能够有效揭示研究前沿的重大研究突破,追踪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以已探测研究前沿或某主题领域最新文献簇作为知识基础,基于科技媒体的新闻报道、评论和观点文章,识别知识基础的施引文献中具有潜在影响力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进展,进而探测最新研究前沿及其发展趋势,并以CRSIPRCas9研究前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该方法作为科学计量学识别研究前沿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情报研究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更全面准确地识别研究前沿,掌握最新研究动态,也为精细化用户情报服务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