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6)
2023(12769)
2022(11142)
2021(10434)
2020(8678)
2019(19671)
2018(19585)
2017(37408)
2016(20210)
2015(22486)
2014(21787)
2013(21412)
2012(19468)
2011(17491)
2010(17319)
2009(15718)
2008(15077)
2007(13002)
2006(11246)
2005(9534)
作者
(56008)
(46445)
(46043)
(43659)
(29432)
(22256)
(20850)
(18145)
(17525)
(16310)
(15978)
(15499)
(14563)
(14552)
(14322)
(13905)
(13849)
(13665)
(13192)
(13153)
(11428)
(11247)
(10984)
(10494)
(10342)
(10268)
(10202)
(10100)
(9169)
(9100)
学科
(80538)
经济(80464)
管理(61994)
(58583)
(50405)
企业(50405)
方法(36234)
数学(31090)
数学方法(30753)
中国(20947)
(20001)
地方(19673)
技术(19082)
(18816)
业经(18679)
(16860)
理论(13995)
农业(13676)
(13298)
(13203)
技术管理(13125)
环境(13109)
(12876)
贸易(12867)
(12407)
(12092)
财务(12034)
财务管理(12016)
(11977)
(11772)
机构
大学(276467)
学院(275445)
管理(115268)
(108451)
经济(106128)
理学(100850)
理学院(99734)
管理学(98160)
管理学院(97655)
研究(90224)
中国(65819)
(58542)
科学(56710)
(47223)
(43876)
中心(40743)
业大(40553)
研究所(40321)
(40102)
(38831)
财经(38484)
(37137)
师范(36845)
北京(36813)
(35064)
(33629)
(32145)
经济学(31513)
农业(31282)
商学(29911)
基金
项目(197303)
科学(156760)
研究(146387)
基金(143043)
(123990)
国家(122954)
科学基金(106940)
社会(92404)
社会科(87603)
社会科学(87579)
(78310)
基金项目(77123)
自然(69363)
自然科(67764)
自然科学(67751)
教育(66582)
自然科学基金(66548)
(65386)
编号(59713)
资助(57061)
成果(47191)
(45267)
重点(43890)
(42781)
(42610)
创新(41488)
课题(40793)
国家社会(37533)
科研(37167)
项目编号(37148)
期刊
(114863)
经济(114863)
研究(79836)
中国(51119)
管理(42642)
学报(41153)
科学(39550)
(35404)
(33917)
教育(33720)
大学(31169)
学学(29093)
农业(25337)
技术(24804)
(21019)
金融(21019)
业经(19597)
经济研究(18289)
财经(17673)
科技(16032)
图书(15728)
(15012)
问题(14313)
技术经济(14172)
理论(13794)
(13366)
实践(12830)
(12830)
资源(12556)
现代(12531)
共检索到390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广耀  孙聪丽  
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文献从多种角度对省域、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等层面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考察。为明确当前研究的进展和今后研究的重点,文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比较了已有区域创新效率具体测度方法的思路和特点,从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和特定因素三个角度归纳了影响区域创新效率的因素,并对有关区域创新效率空间效应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从基础理论、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政策应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未来区域创新效率研究进一步深入的方向与重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志宝  孙铁山  李国平  
重新界定了区域协同创新的狭义与广义概念及其内涵,在综述相关研究理论、计量模型、评价方法和研究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区域协同创新今后的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和三大研究难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北伟  董微微  
创新集群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热点和各国政府科技决策重点,创新集群建设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创新集群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理论体系框架仍不够清晰。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创新集群理论起源,创新集群的概念、特征与类型研究以及创新集群案例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创新集群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文章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界定创新集群的概念与内涵,明确其4个本质特征:多元参与主体形成的网络结构;多种集聚效应的非线性耦合;产业链、知识链和价值链的有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静銮   刘卫东   刘志高  
创新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学和相关学科学者高度关注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开展了丰富的区域创新研究。在研究早期,区域创新研究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索了创新活动的空间聚集机制及区域特性。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气候、环境和能源等方面的全球挑战的突显,区域创新研究在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尽管已有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研究进行理论梳理,但未充分关注区域创新研究的社会经济背景变化及其对研究的影响。为此,论文全面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的研究范式变革的社会经济背景、研究主张及主要研究话题,揭示了区域创新研究逐渐由封闭转向开放及由静态转向动态转型演进的内在逻辑,指出了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经济地理学和转型研究等研究视角对区域创新研究的贡献,强调区域创新研究需要重视全球知识对区域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并审视创新的价值和方向。在总结国内外区域创新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提出未来区域创新研究需要更加关注创新的多尺度、差异性、负效应及国家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传耿  王振波  孟召宜  
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级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边界区域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产业发展、空间组织结构模型、空间管治以及发展战略和对策等。这些研究多以现状的描述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省际边界区域已成为我国区域统筹发展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重视探讨以“边界效应”理论为基础的边界区域经济学,深入分析省际边界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深化研究省际边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及优化路径,加快构建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系统模型,科学完善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子鑫  朱传耿  
区域空间整合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调整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我国区域空间整合的研究主要包括:空间整合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内容与目标、动力机制、整合模式及整合对策等。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区域空间整合研究提出了4个方面的展望:加强区域空间整合的理论研究、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空间整合研究、加强对边缘区域的空间整合研究以及深化区域空间整合的对策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铮  李国平  苗长虹  周国华  刘筱  
本文总结了2005年来城市与区域管理学科的研究进展,提出这些进展主要表现在下列5个方面:①城乡统筹理论与模式探索深入;②区域统筹管理在对区域分异的现象认识更细致;③区域结构与地缘政治经济学研究提出了都市圈网络概念并发展出枢纽—网络结构观点;④城市发展管治模式在公共服务管治和高技术产业集群管治模式方面取得进展;⑤区域知识管理围绕创新城市理论取得突破。与国外比较,有特色也有侧重点不同,目前需要在区域管治一般理论、产业集群组织动力学方面和低碳城市管理方面深入研究。文章认为,经过几年发展,城市与区域管理在中国已经取得明显的进步,在下一个五年,结合科学的发现和国家需求,城市与区域管理学科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将取得重大进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桂黄宝  张君  张媛媛  
本文梳理了现有包容性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了包容性创新内涵,提炼了包容性创新特征,探索了国内外包容性创新的最新研究趋势,以期理清思路,为未来包容性创新研究指明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阳  曾刚  葛世帅  郝均  
正如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绿色创新是绿色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1990—2019年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绿色创新研究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回顾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绿色创新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和热点主题,明晰了研究前沿及学术争议,旨在为国内绿色创新的理论体系建设寻求突破。研究发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绿色创新研究有如下特点:(1)研究脉络主要经历了从关注绿色创新本身的内涵和特征,发展到重视外部影响、驱动效应以及跨区域知识互动与绿色创新的关系研究,再到如今围绕绿色创新的企业间和城市间创新网络特征及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2)研究视角主要关注微观企业层面和城市层面的知识联系和空间影响;(3)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绿色创新的双重溢出效应、三重底线、多重驱动效应及路径依赖等;(4)研究范式侧重于地理区位影响、流空间结网演化、创新系统协同。文章提出未来绿色创新研究方向:一是探究不同立场下对绿色创新投入的平衡点,使得绿色创新最大程度上同时符合政策逻辑和市场逻辑;二是探讨基于多维邻近性的政策推/拉效应下绿色创新的影响;三是立足于中国当下绿色发展战略背景和“双碳”目标,探索高效、相宜的中国特色绿色创新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永伟   刘合林   聂晶鑫  
城市创新空间的识别是开展创新空间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必要对现有识别方法进行总结,以廓清创新空间识别的关键问题。在回顾城市创新空间概念发展基础上,总结创新空间的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并重点总结定量识别方法研究进展,从数据、测度方法、识别尺度三个维度进行评述。最后,提出三点研究展望。研究认为,应进一步聚焦创新的功能和空间内涵,聚焦创新空间的异质性特征,关注创新空间形成机制的前沿动态,提高创新空间识别的准确性、前瞻性,促进创新空间研究深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金堂  李进兵  
运用演化方法评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区域产业创新研究文献,明确指出:区域产业创新概念讨论应当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构建应当遵循竞争优势等基本原则,区域产业创新战略目标必须定位准确,应当选择适合这个定位的战略模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高能耗产业创新及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是区域产业创新研究的重点和新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盼强  
归纳了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系统间关系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具体体现在:发掘了符号型知识基础新概念;提出了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系统间关系的作用机制,探讨了两者的内在关联性,并构建了系统的理论。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即未将新概念——符号型知识基础纳入两者关系研究框架,因此应将此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逐渐完善相关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政  
创新理论从提出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复杂和成熟的体系。本文对创新经济理论,特别是创新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与趋势展望,重点对创新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创新的经济效应、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与创新政策、创新体系与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驱动发展与中国特色创新发展道路等进行了文献梳理与评述;并提出今后需要重点研究高质量创新、绿色创新、数字创新、融通创新、包容性创新等前沿问题,关注技术创新对就业、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等的影响,探索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强调要构建中国自主创新知识体系与创新经济学理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创新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佩  姚亚伟  陈继祥  
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对颠覆性创新的内涵重新进行了阐释,对关于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研究从资源基础理论、能力基础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等视角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中后发企业创新中的问题和需求,提出结合管理情境和商业模式来研究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必要性和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宗益  张莹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6年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较差,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创业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系数仍是正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