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9)
2023(9881)
2022(8208)
2021(7627)
2020(6269)
2019(13903)
2018(13838)
2017(25308)
2016(13447)
2015(14367)
2014(13580)
2013(13241)
2012(12213)
2011(11043)
2010(10876)
2009(9935)
2008(9862)
2007(8718)
2006(7477)
2005(6676)
作者
(36489)
(30721)
(30366)
(28866)
(19474)
(14837)
(13794)
(11724)
(11493)
(10753)
(10624)
(10296)
(9903)
(9742)
(9474)
(9455)
(9143)
(8955)
(8757)
(8753)
(7503)
(7491)
(7226)
(6987)
(6967)
(6834)
(6672)
(6487)
(6150)
(6092)
学科
(55589)
经济(55539)
管理(43646)
(42512)
(36200)
企业(36200)
方法(22623)
数学(19624)
数学方法(19440)
技术(17067)
中国(15747)
地方(14825)
(14151)
(13167)
技术管理(12531)
业经(12432)
(10752)
(10683)
(10108)
银行(10091)
(9903)
金融(9901)
(9710)
农业(9194)
地方经济(9096)
环境(8858)
(8750)
(8745)
财务(8736)
财务管理(8721)
机构
大学(182746)
学院(182476)
(78059)
经济(76622)
管理(71723)
研究(62710)
理学(62354)
理学院(61632)
管理学(60735)
管理学院(60351)
中国(46888)
科学(37859)
(37162)
(35850)
(30475)
财经(28739)
中心(28682)
研究所(27891)
(27776)
(27576)
(26312)
业大(25778)
经济学(24768)
(23443)
(23415)
师范(23212)
北京(22839)
经济学院(22283)
(21979)
财经大学(21642)
基金
项目(129440)
科学(104911)
基金(95686)
研究(94781)
(84133)
国家(83469)
科学基金(72709)
社会(63330)
社会科(60336)
社会科学(60325)
(51626)
基金项目(50850)
自然(46132)
自然科(45117)
自然科学(45103)
自然科学基金(44374)
教育(43365)
(43044)
资助(37034)
编号(35968)
(33168)
创新(30054)
重点(29647)
(28963)
(28743)
成果(28477)
国家社会(27164)
课题(25549)
教育部(24994)
(24593)
期刊
(82285)
经济(82285)
研究(53390)
中国(38627)
管理(28964)
学报(28184)
(27427)
科学(27057)
(24285)
大学(21692)
教育(21611)
学学(20494)
(17795)
金融(17795)
农业(16466)
技术(15800)
财经(14462)
经济研究(14175)
业经(13480)
(12597)
科技(11386)
问题(10656)
技术经济(9785)
(9643)
(8850)
(8500)
商业(8356)
(8134)
(8096)
论坛(8096)
共检索到269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凤娥  田治威  
在SNA框架(2008)下科学测算地区R&D资本存量,并利用网络DEA方法测度区域创新效率,以此为基础,利用空间面板模型考察2000—2015年我国各区域对内对外贸易开放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开放度、对内贸易开放度提高均能显著提升区域创新综合效率。不同的是,对外贸易开放度能够促进区域知识创新效率提升,而对内贸易开放度主要提高了区域科技成果商业化效率;从地区影响看,对外贸易开放主要对东部地区创新综合效率具有提升作用,对内贸易开放则主要提升了中、西部地区创新综合效率。基于此,为更好地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何彬  
伴随着利用外资的程度和层次的加深,FDI带来的技术外溢逐渐变为影响区域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效率差异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着重考察FDI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首先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得到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效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检验15年间FDI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区域创新效率的绝对值呈现出东、西、中部递减的特点,东部地区创新效率具有绝对优势;FDI确实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整体上看,FDI对东部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却没有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何彬  
伴随着利用外资的程度和层次的加深,FDI带来的技术外溢逐渐变为影响区域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效率差异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着重考察FDI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首先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得到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效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检验15年间FDI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区域创新效率的绝对值呈现出东、西、中部递减的特点,东部地区创新效率具有绝对优势;FDI确实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整体上看,FDI对东部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却没有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明显。可见,FDI加强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创新效率的追赶效应,有利于缩小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创新效率的整体差距。各控制变量对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此外,本文还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重新估计,结果基本与广义矩估计方法一致,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本文认为,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应当因地施策,依据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创新环境以及产业基础等条件,制定合理的外资利用策略,以提高区域创新活动的集约化水平。同时,要关注创新资源配置,缩小地区间创新投入以及由此导致的创新产出能力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劲  王鹏飞  
通过对中控集团EPA创新项目的案例分析,基于过程的观点,详尽地探讨了企业该如何进行"选择性"开放式创新,对以往研究进行补充。研究表明,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应该根据创新过程中的不同需要不断调整和选择适当的开放对象。在基础研究阶段,企业的开放对象应该侧重于大学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在应用开发和改进阶段,企业的开放对象应该转向同行业的相关企业以及用户;在国际竞争阶段,企业需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加波  
瑞安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厦漳泉经济区之间,是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是浙江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以来,瑞安坚持从实际出发,抢抓机遇,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赢得了体制和机制的先发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8.3亿元,财政总收入15.5亿元,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36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梦周  胡青  吕铁  
信息消费的兴起为区域以需求升级引领供给创新、激发增长新动能提供了新的契机。利用2012—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探索信息消费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从供给—需求匹配视角引入本地信息产业水平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信息消费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呈现为倒U型关系,同时本地信息产业水平在二者之间发挥了调节作用。信息产业水平较低的区域,信息消费与区域创新效率的倒U型关系更趋陡峭。基于此,就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消费激发内需以促进区域创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安孟  
本文根据内生技术进步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借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中国省际层面的创新效率,选取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9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识别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创新效率不断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和对外开放效应两种渠道促进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考虑内生性问题、更换创新效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剔除异常值后,核心结论依然稳健。因此,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质量,进而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路京京  
本文将政府参与区域创新活动方式分为战略引领、创新环境建设以及直接参与三种,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了政府参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寻租活动对政府行为的扭曲,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寻租作用下政府参与区域创新活动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主导创新环境建设以及直接参与区域创新活动均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创新效率,而政府战略引领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寻租活动会扭曲政府行为,弱化政府参与区域创新活动的效果。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应当完善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对区域创新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谨防寻租活动对政府行为的扭曲,深挖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反腐红利",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桢  李姗  宋文松  
为探究城市化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知识研发与成果转化两个相关联的子阶段,测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006-2015年两阶段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GMM方法,实证检验城市化和对外开放对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整体较低,创新效率的提升依赖于知识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的共同作用;城市化和对外开放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差异化特征明显;对外开放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即随着开放度的提升,城市化将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广华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融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主体,促使创新资源在各个主体间流动,并最终产生知识的创新与成果的转化。文章在深入分析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的现状,并基于全面分析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协调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春杰  黄金升  邹伟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市场交易和城市创新指数数据,从工业结构调整视角,探讨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研究方法: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结果: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能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尤其是对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促进作用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工业结构调整是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影响城市创新的重要路径,同时该影响路径存在非线性效应,即当工业结构优化度超过门槛值时,选择性供地对城市创新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应结合地区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引导地方政府合理选择供地策略,完善财税制度和政绩考核体制,约束地方政府无差别供地行为;完善工业用地差别化供给政策,构建企业准入门槛体系,引导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策略促进城市创新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峰  
基于2003—200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以及DEA方法,本文测度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效率,并检验了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总体趋势以及东中西部创新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且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我国区域创新要素投入冗余严重,表现为科技活动内部支出与科技活动人员投入比例失衡;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在东部、中部与西部之间差异显著,而规模效率在三大区域间的差异却并不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志帆  黄新飞  李灏桢  
产业政策是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实践形式将对企业的创新策略与经济表现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使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专利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选择性与功能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以研发补贴衡量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主要诱使企业激增“短平快”的非发明专利,以教育、科技、交通和公共安全支出表征的功能性产业政策则显著激励高创新价值的发明专利。分样本回归显示,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企业专利活动的扭曲集中体现于各省市“五年规划”重点行业;拓展检验发现,功能性产业政策显著提升企业发明专利的授权率、降低不良率,且正向调节专利增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说明功能性产业政策提升了创新质量。本文研究启示为:产业政策从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将有助于激励企业创新“提质增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先锋  宋文飞  李勃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目前,互联网已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关注,但较为系统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首次把互联网纳入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分析框架,基于互联网普及、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信息资源、互联网商务应用和互联网发展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了省际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就互联网这一重要的宏观新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差异进行了稳健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显著推动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水平提升,完全可以成为新时代下国家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新动能,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互联网不仅能直接促进区域创新效率,还可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金融发展和产业升级间接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但直接效应远超间接效应;互联网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表明互联网"网络效应"和"梅特卡夫法则"的"双重威力"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共同显现,且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调节下,区域创新系统中互联网的动态溢出效果会进一步得到强化;中、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将从互联网发展中获益更多,互联网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溢出红利将高于应用研究。本文的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不仅可以驱动区域创新效率,而且通过合理引导和利用,还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创新差距以及激发和强化原始创新溢出。这为国家发挥"互联网+"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合力效应"、打好"战略组合拳"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再进  田德录  刘辉  
本文基于目标管理、绩效评估视角,以通过创新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政策试验导向,对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评估理念和原则、评估逻辑框架和维度、评估指标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从试验目标、组织管理、任务落实、效果影响四个方面研究构建了面向8个试验区域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就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