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32)
- 2023(17725)
- 2022(14975)
- 2021(13937)
- 2020(11623)
- 2019(26385)
- 2018(26183)
- 2017(50612)
- 2016(27533)
- 2015(30398)
- 2014(30568)
- 2013(29966)
- 2012(27608)
- 2011(24649)
- 2010(24827)
- 2009(23139)
- 2008(22762)
- 2007(20413)
- 2006(18161)
- 2005(16212)
- 学科
- 济(111801)
- 经济(111663)
- 业(98847)
- 管理(92912)
- 企(87629)
- 企业(87629)
- 方法(46838)
- 数学(37043)
- 数学方法(36597)
- 农(34749)
- 财(33389)
- 业经(33308)
- 中国(29472)
- 地方(24674)
- 农业(23946)
- 制(23798)
- 技术(23169)
- 务(22954)
- 财务(22877)
- 财务管理(22849)
- 理论(21832)
- 学(21815)
- 企业财务(21634)
- 和(20486)
- 策(20031)
- 贸(19016)
- 贸易(19004)
- 划(18502)
- 易(18417)
- 体(17854)
- 机构
- 学院(389118)
- 大学(384637)
- 管理(157611)
- 济(156016)
- 经济(152588)
- 理学(135186)
- 理学院(133723)
- 管理学(131702)
- 管理学院(130966)
- 研究(128415)
- 中国(99295)
- 京(82337)
- 科学(78973)
- 财(73828)
- 所(64378)
- 农(64078)
- 江(59988)
- 中心(58524)
- 研究所(58243)
- 财经(57767)
- 业大(56660)
- 经(52419)
- 北京(51818)
- 范(50417)
- 农业(50054)
- 师范(49961)
- 州(47940)
- 院(47366)
- 经济学(45105)
- 财经大学(42449)
- 基金
- 项目(260307)
- 科学(206031)
- 研究(194431)
- 基金(187555)
- 家(162448)
- 国家(160959)
- 科学基金(139399)
- 社会(121899)
- 社会科(115417)
- 社会科学(115391)
- 省(103659)
- 基金项目(99048)
- 自然(90016)
- 教育(88475)
- 自然科(87936)
- 自然科学(87913)
- 自然科学基金(86355)
- 划(85928)
- 编号(80256)
- 资助(76350)
- 成果(65116)
- 重点(57821)
- 创(57301)
- 部(56647)
- 发(56528)
- 课题(55598)
- 创新(52790)
- 项目编号(49575)
- 国家社会(49305)
- 科研(48780)
- 期刊
- 济(179198)
- 经济(179198)
- 研究(116516)
- 中国(77493)
- 管理(63014)
- 农(59509)
- 财(58183)
- 学报(57378)
- 科学(54534)
- 教育(45950)
- 大学(43710)
- 学学(41132)
- 农业(41058)
- 融(36792)
- 金融(36792)
- 技术(35867)
- 业经(31951)
- 财经(28071)
- 经济研究(27439)
- 经(24101)
- 业(23032)
- 问题(22709)
- 技术经济(20567)
- 科技(19803)
- 现代(18995)
- 图书(18948)
- 理论(18063)
- 商业(17988)
- 版(17314)
- 贸(16865)
共检索到585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常忠义
本文通过对区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的基本目标、一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指出构建区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应注意该区域的客观条件、目标的确定、创新模式选择和效率等几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业能力 政策 创新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天宝 于纯浩 温卓
在参与"双创"的群体中,大学生作为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和卓越创造力的特殊群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学生群体也因其存在群体性特征,风险意识较差,缺少相应启动资金和技术储备,缺乏对社会创业环境的了解,很容易导致创业失败。从目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扶持体系看,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针对性不足、扶持重点不突出、政策执行力有待提升、扶持政策的系统性不足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政策针对性,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政策执行机构及考评督查制度,同时提升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政策协同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晴 彭华涛 全吉
科技创业有利于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新经济发展。高校集聚、资本汇集、商业氛围浓厚的武汉,在科技创业政策的推动下,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本文运用共词分析方法对武汉市围绕"东湖""光谷"高新示范区、形成时间连续性、主题紧密联系且范式相似的推动科技创业的五项"十条"科技政策进行分析,选取Ucinet软件处理数据,提炼政策核心关键词。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一般以"科技""高校""孵化器"等词为中心,联系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网络,体现政策核心和关键,针对此提出进一步深化关键词中心地位,提高政策制定针对性并逐渐体系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业政策 共词分析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超 官建成
探究政策体系演变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能够为政策制定者调整未来政策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金融机构、创业者等组织或个体制定未来战略决策提供实践指导。本文以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为例,基于1978—2017年693份创新创业政策文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描绘政策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政策主题的演进,量化政策的力度,并识别核心政策。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不断成熟,政策之间联系的复杂性越来越深、政策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此期间,政府开始从"管理者"的角色逐步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其次,在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中,《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占据了最重要的网络位置,在政策体系的演进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彦菁 孙丽江
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分析众创空间模式对金融支持模式、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服务能力等提出的新需求,结合美国支持大众创业和创新方面形成的宽容失败、政府主导、流动机制和风险投资等方面的有益做法,提出众创模式导向的我国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应发挥政府资本的放大器功能、发展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丰富非银行金融业支持形态、完善区域性的股权交易市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宏起 李婧媛
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依据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将区域双创政策分为供给推动型政策、环境影响型政策和需求牵引型政策,并分析了3类政策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作用过程;构建了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实际数据为例,对3类双创政策影响因素进行仿真,进一步对区域双创政策实施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其它地区双创政策实施与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创政策 科技创新 科技创业 系统动力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满章 万元春 陈继 詹圣泽
多层次区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元化的股权融资需求。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为完善企业股权投资机制,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在不同的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搭建投资平台,满足不同投资者和资本需求者对融资金融服务的需求,提出了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创业需求的多层次股权投资市场体系。该体系包括政策体系、监管体系、运营体系三个部分。其中,政策体系主要包括股权融资相关的政策法规;监管体系包括政府的行业监管体系、行业的自律监管体系、社会监管体系、投资者监管体系、对监管者的监管体系;运营体系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市场选择体系、运作管理体系、中介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岚
高校构建创业教育视域下的创新创业专业学科课程体系,既要以专业学科的学科应用价值为基础,以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为方向,实现专业学科的应用性价值,也要引导学生以专业学科实践价值为基础开展具有专业性、学科性的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高校推进现有专业学科教学的改革,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并且建立相应的专业学科实践机制、教育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创新创业专业学科课程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的系统化和全面化。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专业学科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会利
高校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开始影响当代大学生。但大学生创业率低,成功率也不高。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如何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整个社会能否体现创新精神的关键。本文从高校自身出发,结合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杰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过努力探索,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还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盲动"现象、师资队伍薄弱以及技术创业比例不高、科技成果转化偏低等问题。文章从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力改善师资队伍,搭建宽口径平台,营造宽松环境,改革教学管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注重科技成果在创业活动中的运用,建立创新创业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成果转化 教学管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萧萧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主动适应产业链和人才供需链升级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文章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深入探讨了以效果为导向推进双创教育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实施目标管理、完善有序高效管理体制与机制、点面结合打造双创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体系、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民 李妙然
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旋律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既是应对国外高等教育冲击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升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重要路径。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开放性、创新性、协调性不足以及政策保障薄弱等因素制约着其功能的发挥。丰富实践教学体系的载体,构建双赢的实习基地合作机制,学校自建校内外创业园,构建多方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各类实训活动,是实现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创新创业 高校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建州 钱晨 王言心
<正>新农科时代,农林类高校作为培养农业领域人才的重要机构,肩负着引领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这个背景下,建立一个健全的农林类高等教育机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的专业人才,以及推动农业领域内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张丽娟、肖连军、黄家军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书,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坚持教育教学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创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着眼于学生的特色技能教育,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它旨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增强创新活力。此外,本书也为在校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张瑜筱丹
创新创业政策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以我国创新创业系统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构建了包含科技投入、教育投入、人才支持、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和税收优惠6个政策工具在内的创新创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2014-2016年创新创业政策对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及创业企业的支撑效率。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创新创业政策对区域新动能的支撑效率总体较高,但是地区间的政策落实效果略有差距,各省市呈现较大程度的不平衡特征。深入挖掘发现,部分地区暂未形成规模效应,在资金配置结构、人才利用效率、税收优惠额度、政策绩效产出等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提出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消除技术进步制约因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创业政策 区域 发展新动能 政策效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辉 徐凤游 代乔 刘秭岑
在当前“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紧随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自身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更好地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文章重点阐述“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此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