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9)
2023(17611)
2022(14889)
2021(13980)
2020(11651)
2019(26857)
2018(26805)
2017(51622)
2016(28239)
2015(31456)
2014(31679)
2013(30767)
2012(28081)
2011(25283)
2010(25634)
2009(23524)
2008(22921)
2007(20551)
2006(17922)
2005(16036)
作者
(80776)
(67253)
(66804)
(63717)
(42664)
(32254)
(30240)
(26189)
(25542)
(24108)
(22945)
(22718)
(21551)
(21337)
(20859)
(20736)
(20088)
(19857)
(19385)
(19114)
(16802)
(16616)
(16319)
(15344)
(15014)
(14969)
(14843)
(14724)
(13556)
(13270)
学科
(110670)
经济(110529)
管理(86966)
(79988)
(69163)
企业(69163)
方法(49661)
数学(42924)
数学方法(42185)
中国(29694)
(29498)
(28289)
业经(25603)
(25294)
(24730)
地方(23861)
技术(21528)
理论(20510)
农业(18386)
(18363)
(18353)
银行(18305)
(18278)
财务(18263)
财务管理(18226)
(17714)
(17595)
(17583)
贸易(17582)
金融(17574)
机构
大学(395846)
学院(395007)
管理(155512)
(153102)
经济(149616)
理学(134565)
理学院(133007)
研究(130738)
管理学(130422)
管理学院(129686)
中国(98015)
(84785)
科学(82252)
(73029)
(65586)
(62185)
研究所(59705)
中心(59153)
(59053)
业大(58678)
财经(57651)
北京(53449)
(52489)
(52237)
师范(51927)
农业(48568)
(48273)
(47503)
经济学(45858)
技术(43485)
基金
项目(271098)
科学(213736)
研究(198430)
基金(195401)
(170627)
国家(169217)
科学基金(145679)
社会(124181)
社会科(117662)
社会科学(117632)
(107628)
基金项目(102981)
自然(95020)
自然科(92836)
自然科学(92812)
教育(92446)
自然科学基金(91130)
(90334)
编号(80821)
资助(80728)
成果(66165)
重点(61132)
(59125)
(58778)
(57457)
课题(57088)
创新(54369)
科研(51410)
(50676)
教育部(50673)
期刊
(168900)
经济(168900)
研究(115899)
中国(80269)
学报(63291)
管理(59883)
科学(57901)
(56467)
(55946)
教育(49900)
大学(48166)
学学(45229)
农业(38338)
技术(36548)
(33631)
金融(33631)
财经(28086)
业经(27876)
经济研究(26917)
(24008)
问题(21279)
科技(20454)
(20032)
图书(19811)
技术经济(19275)
(18603)
理论(18451)
统计(18295)
(17355)
现代(17213)
共检索到580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柏翔  丁永波  任春梅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地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薄弱都将会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在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构建过程中,创新的源泉可能来自不同的节点,在短链线性结构模式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应有步骤有计划地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结构模式,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永波  
区域产业创新系统建设是一个重新配置创新资源的过程,合理地构建区域产业创新系统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有必要构建由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产业创新资金筹集机制、产业创新人才机制、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等几个方面相互协调构成的产业创新运行机制,并分析产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鲁成  
本文依据系统科学、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分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这个理论模式阐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功能、运行模式和调控要求、系统目标和实现机理。作为一种研究思路,这个模式将有助于人们去建立各自的区域创新体系,并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做出分析和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静  范德成  
介绍了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组成要素,然后利用结构模型分析研究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建立可达矩阵并构建最终的结构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庆红  黄莹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不同界定;其次,依据不同的标准,分别就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分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在简要介绍国内外先进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典型应用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构建了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阶段创新体系模型,以期为我国高新区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文婷  程杰  
目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顶层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评价的"四三结构"模型;运用相对模糊偏差矩阵的方法,从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和创新产出四个维度对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的现状和差异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状况可以分为4个层次,并在四维上均出现了同步非均衡现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磊琦  应向伟  林志坚  赵志娟  吴巧玲  
协同创新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新模式。在研究协同创新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富有浙江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概念;进而,在调查分析浙江省高新园区内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基础上,分析其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运行机制与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完善浙江省高新园区协同创新系统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涂成林  
立足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大背景,归纳出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几种典型模式,包括北京知识创新主导型创新模式、上海全面综合协调型创新模式、深圳企业主体主导型创新模式以及苏州政府推动主导型创新模式,并试图从理论上对不同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成功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对各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有所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柏翔  凌丹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推动区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一种战略思路,本文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揭示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长春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在分析长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现实基础和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了构建长春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框架及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采取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战略问题,以便为长春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及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明磊  刘秉镰  
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是面向国家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格局,立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基于地区间经济联系和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引入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并有效协调、协同、整合各地区创新系统及其发展,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结构框架可以表达为要素、空间与环境、子系统组成的三维矩阵。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施的关键因素是:地区间创新功能的合理定位与创新战略匹配;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从区域一体化出发的创新政策体系与政府行为;创新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推进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现的主要措施包括:推进经济和要素的集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方华,朱朝晖  
长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极。如何通过提高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创新能力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构建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组织模式、要素构成与制度框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长江三角洲“超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庆  王宏起  
科技创新平台是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本文首先运用系统思想构建了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基本架构,分析其运行过程,提出了推进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有效运行的组织保障机制、协同整合机制、创新激励机制。旨在为我国地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桂玲  
本文分析了我国成人教育目前发展的现状,并总结了成人教育在运行机制中遇到的发展瓶颈,进而提出需要在招生、经营模式、城乡一体化、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具体措施,探索适合我国科学教育体系形势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季小立  龚传洲  
本文认为,人才群体的规模和质量决定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人才基于互补性机制、利益和声誉激励机制、企业/产业发展机制、循环累积的自增强机制实现在特定地域的空间集聚。文章提出,促进创新人才区域集聚,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推进跨区域产学研合作,育聚人才;提高创新人才利益分享和自我实现预期的激励强度;发展和集聚本地企业或产业,拓展对人才的需求空间;培植社会资本,促进知识流动和人才"地方嵌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