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3)
2023(14882)
2022(12769)
2021(12115)
2020(10022)
2019(22917)
2018(22933)
2017(42986)
2016(23801)
2015(26659)
2014(26882)
2013(26260)
2012(24390)
2011(22029)
2010(22120)
2009(20335)
2008(19931)
2007(17844)
2006(15658)
2005(13678)
作者
(70206)
(58330)
(57875)
(55065)
(37166)
(28130)
(26370)
(23024)
(22190)
(20838)
(20082)
(19538)
(18675)
(18627)
(17975)
(17845)
(17450)
(17439)
(16804)
(16545)
(14548)
(14477)
(14204)
(13335)
(13106)
(13004)
(12982)
(12720)
(11820)
(11748)
学科
(91878)
经济(91768)
管理(75054)
(67215)
(58364)
企业(58364)
方法(39714)
数学(32840)
数学方法(32390)
中国(25025)
(24058)
(23711)
业经(21657)
地方(21629)
(21577)
技术(20865)
理论(18568)
(18014)
(17109)
农业(16032)
环境(14969)
(14595)
贸易(14582)
(14378)
(14286)
银行(14230)
(14090)
教育(14044)
技术管理(13906)
(13714)
机构
大学(337975)
学院(336056)
管理(133608)
(124408)
经济(121336)
理学(115243)
理学院(113885)
研究(113121)
管理学(111821)
管理学院(111197)
中国(83680)
科学(74160)
(73518)
(57847)
(56918)
(55851)
研究所(52962)
业大(51536)
中心(51303)
(50733)
(47046)
师范(46530)
北京(46302)
财经(45375)
农业(43855)
(41610)
(41381)
(41104)
技术(38497)
师范大学(37425)
基金
项目(232568)
科学(182201)
研究(169809)
基金(166105)
(145810)
国家(144560)
科学基金(123490)
社会(104347)
社会科(98629)
社会科学(98603)
(92795)
基金项目(88542)
自然(81250)
自然科(79276)
自然科学(79253)
教育(78133)
(77996)
自然科学基金(77813)
编号(70057)
资助(67294)
成果(57530)
重点(51958)
(51227)
(49907)
(49667)
课题(48761)
创新(47146)
科研(43962)
项目编号(43266)
大学(42536)
期刊
(139842)
经济(139842)
研究(96314)
中国(70360)
学报(57569)
科学(52110)
管理(51071)
(50248)
教育(45132)
(42300)
大学(42253)
学学(39197)
农业(34897)
技术(30713)
(25661)
金融(25661)
业经(23510)
图书(22277)
财经(21415)
经济研究(20821)
科技(19069)
(18516)
(18316)
问题(17655)
技术经济(16626)
资源(16549)
理论(16273)
(16174)
书馆(15076)
图书馆(15076)
共检索到496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余以胜  刘芷欣  
面对区域创新体系内知识资源结构特点以及新的知识需求,传统知识创新主体需要从原先多个企业内部的、孤立的、分散的信息处理系统转化为产业、机构、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协同集成化的知识资源管理系统。本文提出了从知识资源库、综合技术平台和机构重组三个方面建立跨企业、跨机构的知识资源组织体系,同时论述了面向区域创新体系创新系统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以胜  赵浚吟  陈必坤  赵蓉英  
文章首先概述了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的内涵与研究现状,指出创新主体才是知识流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然后基于创新主体的角度,分析了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动因以及各主体在知识流动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表示以及信息传递这一信息链过程来详细探讨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影响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障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州  赵立龙  熊磊  
文章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是以知识为对象,以利于创新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加速体系内知识流转、应用,实现区域内行为各主体的知识共享,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并总结了加强区域创新体系知识管理的几点具体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慧超  
一、区域创新与科技中介组织的内在联系(一)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区域创新体系是自1987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体系之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一个新的创新体系。它的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奇锋  童洁  顾新  
加强知识在系统中要素之间的流动,是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知识流动的特点,建立分层螺旋的知识流动结构模型,分析知识流动的形式,从环境、主体与客体等方面讨论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知识流动的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芷欣  
讨论知识及知识供应链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价值,并对我国当前区域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参与者、知识整合、知识流动三个维度对基于知识供应链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构建,并认为其具备创新导向、创新支撑、创新积累、创新转移、创新反馈5个主要职能。最后以上海市区域创新体系中某企业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颖  刘志国  唐启群  
隐性知识共享可以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区域应该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通过普及隐性知识的理念和知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建立知识联盟、建立完善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内的隐性知识共享。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荒  聂锐  
本文论述了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根据相关原则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构筑了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框架模型,即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两个层次、六个子系统。最后提出了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新舟  何自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及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运用企业知识理论,从知识及知识创新过程入手,对组织知识创新体系及其运营机制进行研究。组织知识创新体系由3个部分组成:知识创新过程(SECI)、巴和知识资产,这3个部分相互作用,形成知识创新的螺旋上升运动。组织知识创新体系要有效率地运转,必须从决策机制、动力机制以及保障机制3个方面构建行之有效的运营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雪祎  方存好  孟硕  
本文从研究区域技术创新各个环节中的"市场失灵"出发,致力于政府相关区域技术创新政策选择的研究。本文首先基于市场和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不同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的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模型。在这一模型框架下,进一步以新古典经济学派关于"市场失灵"的假定为基本的分析依据,并参照新熊彼特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以技术创新中的各个创新过程为分析对象,对各个技术创新环节中的"市场失灵"进行判断和分析,由此导出政府相应的政策工具选择。以此为依据,分析得出一个政府应对技术创新过程中"市场失灵"的政策框架。最后,本文结合深圳、无锡、宁波、东莞这四个"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现有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对本文分析得出的政策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验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凯  
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研究区域创新体系开放性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其次,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内涵和框架体系的界定与分析,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特征与创新资源流动,并梳理了区域创新体系开放性特征的演变过程。最后,以研发全球化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进一步阐释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区域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发展走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鲁成  
本文依据系统科学、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分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这个理论模式阐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功能、运行模式和调控要求、系统目标和实现机理。作为一种研究思路,这个模式将有助于人们去建立各自的区域创新体系,并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做出分析和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晶莹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由于每一地区的经济、金融环境各不相同,有必要对区域金融创新体系的建立进行探索与研究,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因此,为了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并使金融创新促进本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针对现有研究,文章对区域金融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要素构成、运行机制、功能作用和构建中的实践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邦英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网络,它能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区域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系统向高效率的创新网络演进,从而吸引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在本区域内聚集、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作者认为,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来构建西部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西部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1)加强产业集群主体建设,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模范来形成区域创新网络;(2)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促进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中介机构之间信息高效流动,合理配置资源;(3)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艳  李郑民  杨迅周  刘夏茹  杨文新  
文章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及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分析产学研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产学研合作在主体、利益分配、风险、沟通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解决好利益分配、降低风险、加强产学研各方交流、促进成果转化、改善外部环境等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