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5)
2023(10629)
2022(8787)
2021(8110)
2020(6618)
2019(14909)
2018(14683)
2017(26675)
2016(14424)
2015(16052)
2014(16209)
2013(15440)
2012(14469)
2011(13128)
2010(13558)
2009(12340)
2008(12250)
2007(11524)
2006(10224)
2005(8708)
作者
(43016)
(36198)
(35757)
(33609)
(22796)
(17080)
(16088)
(13864)
(13713)
(12973)
(12328)
(12248)
(11845)
(11444)
(11403)
(10837)
(10531)
(10434)
(10400)
(10324)
(9222)
(8970)
(8779)
(8499)
(8068)
(8048)
(7938)
(7856)
(7565)
(7208)
学科
(57703)
经济(57628)
管理(45186)
(41666)
(35948)
企业(35948)
方法(20007)
中国(18398)
地方(17005)
技术(16661)
(16224)
数学(16179)
数学方法(15989)
(14101)
业经(14066)
(12852)
(12196)
技术管理(11938)
理论(11358)
(10798)
金融(10789)
农业(10736)
(10277)
银行(10239)
(9925)
(9786)
地方经济(9620)
(9611)
环境(9391)
教育(9192)
机构
大学(205610)
学院(205273)
(77959)
经济(76101)
管理(76022)
研究(74289)
理学(64883)
理学院(63979)
管理学(62720)
管理学院(62317)
中国(54500)
科学(47336)
(44622)
(38024)
(36878)
(35782)
研究所(34752)
(33672)
中心(33241)
业大(30723)
(30541)
师范(30203)
财经(28533)
北京(27945)
农业(27926)
(27662)
(26559)
(25844)
技术(24600)
师范大学(24204)
基金
项目(140362)
科学(111391)
研究(104403)
基金(99444)
(88851)
国家(87682)
科学基金(74171)
社会(65681)
社会科(61984)
社会科学(61968)
(57517)
基金项目(52813)
教育(48775)
(48502)
自然(47038)
自然科(45965)
自然科学(45944)
自然科学基金(45150)
编号(41900)
资助(38308)
成果(35430)
(34577)
重点(32529)
(31442)
课题(31376)
创新(31347)
(30155)
国家社会(26880)
科研(26241)
计划(25608)
期刊
(92938)
经济(92938)
研究(61852)
中国(50378)
学报(35345)
(33044)
科学(32878)
教育(32737)
管理(31183)
(27579)
大学(26443)
学学(24406)
农业(22477)
技术(19565)
(17511)
金融(17511)
业经(15614)
财经(13983)
经济研究(13978)
科技(12942)
(12408)
(12217)
图书(12161)
问题(11424)
(11315)
论坛(11315)
(10904)
技术经济(10097)
职业(9958)
资源(9422)
共检索到320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忠泰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不仅在创新要素构成的层次与边界,而且在创新活动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两者又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联系和互融互动性的联系。从而决定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效益最大化原则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元海  周铭山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傅元海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马驰  汤世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州  赵立龙  熊磊  
文章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是以知识为对象,以利于创新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加速体系内知识流转、应用,实现区域内行为各主体的知识共享,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并总结了加强区域创新体系知识管理的几点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辉生  
高校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体系主要由教育观念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子系统组成。建设高校创新体系,必须着力抓好目标体系建设、教育观念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制度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要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开展创新工作;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组织领导,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长春  
文章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出发,概述了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的由来、特征、目标等,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构建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于咏全  王计昕  王振泉  王克民  孙雪梅  
本文论述了针对知识型时代的知识特征建立的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型时代的知识特征:(1)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当代科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互结合,相互接近与相互影响上;(2)硬、软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越来越明显。硬科学知识是知识经济的基石,没有硬科学整体化的知识创新,也不会出现知识经济;而软科学知识是知识经济创效、增效的关键所在,二者缺一不可。根据这一特征建立的国家创新体系,其结构包括了教育、科研和产业等几个系统。它的运行机制,包括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财政、银行和产业等部门的资金投入,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组成的运行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荒  聂锐  
本文论述了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根据相关原则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构筑了区域创新体系组织结构的框架模型,即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两个层次、六个子系统。最后提出了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骆大进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慧洪  
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娱乐业、教育等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且知识创新、传播、销售等部门大力发展,研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不足。通过电子金融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研发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肖雪葵  龙群  黄健  张汉文  
笔者通过湖南省科研机构改革的调研,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阐述了创新型国家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笔者认为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加大对科研机构改革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使科研机构能为国家创新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安  
创新与创新体系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我们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应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顶层设计,而且要研究消除创新体系的障碍,加强创新的薄弱环节,大量促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创新、开放创新,建立使创新的萌芽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以形成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本文根据美国研究与开发(R&D)体系经费的投入方向、基础研究活动和科技成果形成的密集程度,详细地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R&D体系中的“集结点”作用,说明研究型大学是美国R&D体系中的特殊群体。这对我国当前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借鉴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龚克  庄丽君  吴荫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石书德  
国家电网重视健全资源协同共享机制,统筹配置集团实验室、科技成果和科研人员等科技创新资源,多渠道推进协同共享,提升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