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4)
- 2023(13511)
- 2022(11755)
- 2021(11078)
- 2020(9272)
- 2019(20935)
- 2018(20810)
- 2017(39688)
- 2016(21559)
- 2015(24103)
- 2014(23360)
- 2013(22976)
- 2012(20822)
- 2011(18772)
- 2010(18772)
- 2009(17017)
- 2008(16396)
- 2007(14443)
- 2006(12499)
- 2005(10840)
- 学科
- 济(83352)
- 经济(83276)
- 管理(67623)
- 业(64210)
- 企(55663)
- 企业(55663)
- 方法(37017)
- 数学(31173)
- 数学方法(30804)
- 中国(22147)
- 农(21209)
- 业经(20320)
- 地方(20176)
- 技术(20095)
- 财(18793)
- 学(18789)
- 理论(15526)
- 贸(14850)
- 贸易(14841)
- 和(14484)
- 易(14370)
- 农业(14266)
- 制(13985)
- 技术管理(13836)
- 环境(13135)
- 划(12604)
- 银(12288)
- 银行(12248)
- 务(12210)
- 财务(12145)
- 机构
- 大学(297696)
- 学院(296662)
- 管理(123373)
- 济(113411)
- 经济(110801)
- 理学(107369)
- 理学院(106185)
- 管理学(104441)
- 管理学院(103894)
- 研究(96530)
- 中国(70082)
- 京(63605)
- 科学(61908)
- 财(49148)
- 所(47718)
- 农(44203)
- 中心(43902)
- 研究所(43900)
- 业大(43889)
- 江(42834)
- 范(40723)
- 师范(40382)
- 财经(40001)
- 北京(39980)
- 经(36332)
- 院(35695)
- 州(35485)
- 农业(34570)
- 师范大学(32609)
- 经济学(32457)
- 基金
- 项目(210557)
- 科学(166805)
- 研究(155635)
- 基金(151767)
- 家(131985)
- 国家(130869)
- 科学基金(113494)
- 社会(97278)
- 社会科(92147)
- 社会科学(92126)
- 省(84065)
- 基金项目(81281)
- 自然(74200)
- 自然科(72525)
- 自然科学(72509)
- 自然科学基金(71208)
- 教育(71138)
- 划(70281)
- 编号(64079)
- 资助(61142)
- 成果(51157)
- 创(47854)
- 重点(46757)
- 发(45409)
- 部(45348)
- 创新(43909)
- 课题(43846)
- 项目编号(40123)
- 科研(39753)
- 国家社会(39268)
- 期刊
- 济(121421)
- 经济(121421)
- 研究(84242)
- 中国(56406)
- 管理(45918)
- 学报(45691)
- 科学(42850)
- 农(39235)
- 教育(38011)
- 财(35240)
- 大学(34211)
- 学学(31669)
- 农业(27992)
- 技术(27229)
- 融(22258)
- 金融(22258)
- 业经(21408)
- 图书(19646)
- 经济研究(19116)
- 财经(18173)
- 科技(17182)
- 经(15459)
- 业(15075)
- 问题(15044)
- 技术经济(14952)
- 理论(14799)
- 实践(13801)
- 践(13801)
- 情报(13738)
- 商业(13659)
共检索到423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江甫 顾新
知识资源在区域创新主体间流动所形成的"知识流"是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论文首先分析了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创新主体间存在的四种"知识流"类型;其次深入阐释了"知识流"链状网络的结构与模式;最后基于"嵌入"视角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知识流"链状网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芮明杰 刘明宇
透过知识视角考察模块化生产的本质,通过对以模块化生产为基础的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分工模式,以及知识创新的SECI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分散的知识创新是网络状产业链区别于线性产业链的一个根本差异。
关键词:
模块化 网络状产业链 知识分工 知识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花 谢富纪 胡兴华
本文以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既有文献为基础,从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视角切入,将探讨聚焦在区域间、区域内、网络内和企业内等层面,提出推动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的4种策略:识别不同区域制度环境,实现多种类型交互创新;扫描外部知识源,确定产学研合作网络成员;确定网络结构和网络位置,培育组织间情境质量;培育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技能,增强知识保存与吸收能力。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言睿 马永红
本文在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关系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主体知识创新模型,并基于创新模型探讨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开放度及网络关系强度对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规律。研究显示,网络密度变化呈现出先增后稳定状态,网络开放度及网络关系强度变化呈现倒"U"状态;网络密度、网络开放度及网络关系强度均对知识创新绩效整体呈现正影响。本文研究为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提升知识创新绩效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兆奎 郭彬
为厘清区域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两个层面协同助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复杂作用机制,并克服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倾向于关注单个要素净效应的问题,基于组态视角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整合创新网络层面与知识流动层面的6个要素,以我国29个省份为案例样本探索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的组态构型与发展路径。结果发现,单个要素并不构成驱动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高知识扩散在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原理时扮演更为普遍的角色;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驱动组态路径有3条,即高知识流动下的创新网络均衡型、高知识流动下的网络链接主导型和知识扩散-网络规模主导型;创新网络四要素在解释区域创新驱动机制时存在替代关系,产生非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路径有4条,且与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之间为非对称性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区域创新已成为理论界和产业界以及政策制定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基于区域中的知识基础、创新网络和交互式学习对区域创新的现有成果进行了脉络梳理,并结合一个成熟的创新区域的案例分析来阐释区域创新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其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区域创新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知识基础 创新网络 交互式学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鹤丹 韩晓琳
在区域创新网络中,企业主要利用知识溢出这一重要途径对外部知识进行获取,促进企业知识的持续性创新。文章在对区域创新网络知识溢出的来源与渠道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知识溢出的平衡机制进行探究,进而提出通过完善与商业秘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立各种防范机制来保障知识溢出的均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建中 赵亚楠
针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区域低碳创新网络发展面临的可持续转型增长问题,以及环境规制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非直接关联特征,通过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J-SBM模型测算低碳创新网络效率,运用核密度函数模型描绘区域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动态演变规律与区域异质性,从环境规制视角构建FDI知识溢出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非线性面板回归模型,探讨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和时序变化以及FDI知识溢出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区域低碳创新网络效率整体较为收敛,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人力资本和吸收能力因素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显著正相关,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低碳创新网络效率提升;加大环境规制强度能够促进FDI知识溢出、提升低碳创新网络效率;门槛效应的时空异质性明显,不同年份同一地区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明磊 庞瑞芝 刘秉镰
本文从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网络特征分析出发,基于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现状分析,指出存在资源配置低效与核心功能缺位等主要问题,围绕问题剖析环渤海区域创新资源的体制割裂;知识创新链、技术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脱节;"点对点"线性模式的产学研合作等成因,提出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机制与体制建设的目标、关键点与实施路径,进一步针对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实施的关键因素以及推进实施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政策分析与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婧祎 李北伟 季忠洋
[目的/意义]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明晰网络嵌入性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对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构建展开研究。[方法/过程]以区域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网络嵌入性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节点位置特征、节点联结特征、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型,并且提出了企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风险治理措施。[结果/结论]不同层次的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均具有重要影响,有针对性地优化网络嵌入特征能够提升知识管理绩效。企业通过知识吸收和扩散与区域创新网络形成了双向循环促进机制。研究可为有效制定知识管理和风险治理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曾明彬 游玎怡 李玲娟
利用UCINET软件对社会网络与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得出学界研究热点;结合热点词汇,将相关领域的研究分为社会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网络结构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和社会资本对知识创新的影响三类,分别进行综述;分析了对网络结构和社会资本作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提出未来可以从二维框架和系统模型的角度展开研究。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科研团队 知识创新 研究综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曾明彬 游玎怡 李玲娟
利用UCINET软件对社会网络与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得出学界研究热点;结合热点词汇,将相关领域的研究分为社会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网络结构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和社会资本对知识创新的影响三类,分别进行综述;分析了对网络结构和社会资本作用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提出未来可以从二维框架和系统模型的角度展开研究。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科研团队 知识创新 研究综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艳梅 于佳丽
科技园是区域创新网络的典型形式。科技园创新具有非线性特征,其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各个行为主体的互动与交流,在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织就。网络内各种作用机制的存在将离散的个体联结起来,这种作用机制的非线性特征导致了园区内创新的非线性。区域创新网络的层级可以划分为核心层、次核心层和辅助支撑层,各层级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园区的创新。
关键词:
科技园 创新能力 网络层级 作用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建伟 方相林 石江江
采用基于因子的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对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环境与上海城市创新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后,发现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分别在较短和较长时期内是城市创新的GranGer原因;创新网络、城市创新自身及区域创新环境对上海城市创新的作用依次减小;对上海城市创新的贡献,创新网络一直大于区域创新环境,但二者的作用一直在不断增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完善政策体系、扩大交流合作及完善中介服务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上海城市创新。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区域创新环境 城市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凯 刘明宇 芮明杰
在网络状产业链中,创新由分散的模块生产商和互补品生产商独立进行,传统的一体化组织模式不再适用,需要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平台领导者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协调网络状产业链各参与主体的价值创新行为。本文将防降价均衡(UPE)用于网络状产业链价值创新的动态博弈过程中,揭示平台领导者实现模块标准升级的相关策略与模块和网络等技术参数的匹配关系。平台领导企业通过模块规则的知识产权策略、互补品创新的横向兼容决策、标准升级的纵向兼容决策等,形成封闭策略组合和开放策略组合,协同模块生产商、互补品生产商的行为,实现价值创新协同,通过最终顾客价值的创造,吸引消费者购买新产品,实现标准的升级。
关键词:
模块化 网络状产业链 价值创新 平台领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