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06)
2023(17893)
2022(15101)
2021(13797)
2020(11528)
2019(26181)
2018(25775)
2017(50016)
2016(26594)
2015(29399)
2014(29065)
2013(29177)
2012(26818)
2011(24077)
2010(24292)
2009(22657)
2008(22174)
2007(19859)
2006(17697)
2005(16002)
作者
(76394)
(63829)
(63448)
(60365)
(40612)
(30409)
(28729)
(24812)
(24026)
(22762)
(21706)
(21546)
(20519)
(20319)
(19599)
(19491)
(18954)
(18268)
(18203)
(18149)
(15744)
(15622)
(15168)
(14697)
(14318)
(14069)
(14042)
(13846)
(12709)
(12461)
学科
(132328)
经济(132201)
(97219)
管理(90222)
(85909)
企业(85909)
方法(52551)
数学(42577)
数学方法(42217)
业经(34824)
(34460)
(33590)
中国(30269)
地方(28795)
农业(24682)
(23214)
技术(23028)
(22756)
贸易(22740)
(22594)
财务(22533)
财务管理(22507)
(22045)
(21796)
企业财务(21306)
(21003)
理论(20646)
(18794)
环境(18648)
(17874)
机构
学院(387435)
大学(384851)
(169784)
经济(166575)
管理(157604)
理学(135804)
理学院(134343)
管理学(132468)
管理学院(131755)
研究(128723)
中国(98426)
(81530)
科学(76826)
(76087)
(63688)
财经(60732)
(59168)
(57815)
研究所(57504)
中心(57407)
(55233)
业大(54028)
经济学(51958)
北京(51250)
(48122)
师范(47760)
(46998)
经济学院(46708)
(46042)
农业(46007)
基金
项目(258208)
科学(205994)
研究(191030)
基金(189637)
(163695)
国家(162318)
科学基金(141798)
社会(124553)
社会科(118294)
社会科学(118266)
基金项目(100959)
(100649)
自然(90410)
自然科(88360)
自然科学(88344)
自然科学基金(86825)
教育(85252)
(82923)
资助(76633)
编号(76291)
成果(60393)
重点(57045)
(56952)
(56849)
(56367)
创新(52515)
课题(51858)
国家社会(51784)
教育部(49184)
人文(48997)
期刊
(194661)
经济(194661)
研究(119112)
中国(71415)
管理(63518)
(60013)
(54449)
学报(54076)
科学(53100)
大学(41729)
学学(39564)
农业(37900)
教育(35852)
技术(35086)
(33411)
金融(33411)
业经(31587)
经济研究(31393)
财经(30829)
(26596)
问题(25086)
技术经济(22929)
(21755)
(19655)
现代(19365)
科技(18843)
商业(18426)
世界(18183)
理论(17839)
统计(17231)
共检索到580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娟  张菲菲  杨雪怡  
利用我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创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机会型创业质量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会促进该区域内部及创业水平相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但可能抑制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需求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抑制该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但会促进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溢出效应最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本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大;另一方面,局域相关也显示出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以一个表征市场潜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本文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经验分析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潜能每增长1%,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将提高0.47%,超过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弹性值。当然,实证分析也发现这种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区间距离间隔的增加而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茂国  陈影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间资本流动加速,资源流动范围扩大,其中金融行业的集聚效应最为明显,一些地区高度集中形成金融中心。通过建立金融产业集聚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定。并进一步研究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大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途径。通过搜集2006-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面板数据,结合地理位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我国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各省(区、市)金融集聚对该省经济及周边省份经济都有显著的影响,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金融集聚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呈现不同的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不同区域在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在金融行业发展上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黎  李红昌  
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2000—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群趋势以及正向空间自相关。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资本、劳动力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要素,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仍占绝对优势,而传统研究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将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黎  李红昌  
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2000—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群趋势以及正向空间自相关。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资本、劳动力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要素,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仍占绝对优势,而传统研究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将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能  刘凤朝  
能源效率的改进能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日益紧张的能源供需矛盾,然而空间异质性使得传统整体分析难以解释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了考察我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空间联系,本文以我国1995-2009年省份面板数据,首先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我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及时空特征。接着,综合采用空间面板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进行空间异质性检验,研究表明: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合理解释了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非均衡分布。同时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门槛效应,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随着能源效率的提高而降低。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伟光  敬莉  
本文在外部性理论、经济地理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理论框架下,通过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对1995年以来新疆14地州全域和局域两个层面上的区域关联进行研究,并通引入表征区域关联的新经济地理变量"市场潜能",对区域联系效应和空间外溢对于新疆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进行计量分析。结论表明,新疆区域关联性逐渐加深。市场潜能提高1%,区域经济提高0.29个百分点,同时在忽视区域关联效应,会造成过度高估资本投资对于新疆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丹妮  邵朝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百胜  杨晓勤  
运用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变量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与效应。理论模型表明,提高本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会引起其他区域生产要素流入,产生负的溢出效应,但也可以改善区域间贸易和要素流动,促进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产生正的溢出效应。认为交通基础设施不但影响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区域经济综合效率提高及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百胜  杨晓勤  
运用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变量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与效应。理论模型表明,提高本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会引起其他区域生产要素流入,产生负的溢出效应,但也可以改善区域间贸易和要素流动,促进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产生正的溢出效应。认为交通基础设施不但影响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区域经济综合效率提高及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美涛  
知识溢出高度依赖于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效应的高低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基于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选用研发支出、人力资本、专利水平三种知识存量替代变量,借助SEM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测度和分析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知识存量变量具有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Jacbos效应、Porter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城市集聚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加大研发经费支出,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技术的吸收能力,创新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苗洪亮  曾冰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创新和城镇化引入经济增长空间扩展模型,在揭示创新产出通过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控制劳动、资本、土地、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后,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创新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命题成立;(2)就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而言,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我国省域间存在技术溢出,城镇化的创新效应存在并具有门槛特征,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城镇化水平会影响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轲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视角探究商贸流通业聚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商贸流通业聚集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在地理邻接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1%水平下呈正向显著性。在经济距离矩阵下,商贸流通业聚集对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产生的负向作用超过直接效应的正向作用。为更好推动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增长,本文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积极展开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间交通运输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红  王亚青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西北五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引入的控制变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给予宏观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间金融交流与合作和区域金融中心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