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1)
- 2023(11212)
- 2022(9639)
- 2021(8589)
- 2020(7417)
- 2019(16858)
- 2018(16483)
- 2017(31803)
- 2016(17377)
- 2015(19547)
- 2014(19859)
- 2013(19953)
- 2012(19014)
- 2011(17388)
- 2010(17559)
- 2009(16432)
- 2008(16470)
- 2007(14966)
- 2006(13018)
- 2005(11856)
- 学科
- 济(97291)
- 经济(97218)
- 管理(49180)
- 业(45552)
- 方法(38079)
- 企(36007)
- 企业(36007)
- 数学(34138)
- 数学方法(33874)
- 地方(24701)
- 中国(21341)
- 农(20912)
- 财(20519)
- 学(19762)
- 业经(17062)
- 地方经济(15407)
- 制(14506)
- 农业(14243)
- 贸(13560)
- 贸易(13557)
- 环境(13384)
- 易(13007)
- 务(12781)
- 财务(12762)
- 财务管理(12731)
- 融(12606)
- 金融(12604)
- 和(12334)
- 银(12036)
- 银行(12010)
- 机构
- 大学(263081)
- 学院(262827)
- 济(119670)
- 经济(117341)
- 管理(96958)
- 研究(94816)
- 理学(83332)
- 理学院(82305)
- 管理学(80951)
- 管理学院(80447)
- 中国(70258)
- 科学(58196)
- 京(55277)
- 财(52314)
- 所(49579)
- 农(46178)
- 研究所(45147)
- 江(44692)
- 中心(42695)
- 财经(41941)
- 业大(39247)
- 经济学(38525)
- 经(37881)
- 农业(36420)
- 经济学院(34573)
- 范(34158)
- 北京(33885)
- 师范(33817)
- 院(33468)
- 州(31736)
- 基金
- 项目(172468)
- 科学(135948)
- 基金(125848)
- 研究(123503)
- 家(110295)
- 国家(109456)
- 科学基金(92862)
- 社会(80516)
- 社会科(76414)
- 社会科学(76388)
- 省(68309)
- 基金项目(66684)
- 自然(59385)
- 自然科(57923)
- 自然科学(57903)
- 自然科学基金(56911)
- 划(56894)
- 教育(55709)
- 资助(51766)
- 编号(48282)
- 重点(39889)
- 发(39188)
- 成果(39058)
- 部(38612)
- 创(35203)
- 课题(34015)
- 国家社会(33710)
- 科研(33267)
- 创新(33174)
- 教育部(32691)
共检索到393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克艰 郑吉昌 姜红
本文以温州打火机遭遇欧盟 CR 法规事件为例,建立了区域分工模型,并分析了浙江区域性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风险以及区域分工的效率与成本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鹏 潘嗥
简要地阐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系统研究了浙江省各地级市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发现1998—2008年浙江11个地级城市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宁波、金华、绍兴、温州、嘉兴、台州、舟山、湖州、衢州、丽水。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单个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地市的技术效率差异明显,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技术效率远高于丽水、衢州;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浙江省各地区的支柱产业;资本投入对地区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不显著,存在着粗放投入的倾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增长 技术效率 浙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虞杭 吴晓红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浙江是一块文化的沃土 ,一直来 ,正是由于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融 ,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 ,哺育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浙江人 ,令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四射。
关键词:
浙江 经济发展 文化性 区域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世豪
产业群是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特色产业为主体、网络结构为支撑的产业组织 ,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典型模式。由于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所显现出来的竞争优势和强大活力因而引起了许多国际组织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的考察分析 ,阐明了产业群在区域特色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及其作用 ,进而提出了以产业群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
区域发展 产业群 中小企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王鸣 周雯 季高峰
中国城市化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表现出不同的区域特色。浙江省青田县凭借石雕文化、地缘文化和海外文化的影响,走出了一条具有青田特色的城市化道路。通过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总结青田县城市化的特征,提出青田特色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海外迁移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原始动力、华侨要素和民间资本雄厚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前提、政策驱动促进效应发挥三个方面。最后,针对城市化带来的困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敏 袁云峰
与国内外大多使用Wurgler(2000)模型不同,本文以1996-2008年浙江1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随机边界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分别研究了浙江区域金融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特征。研究表明,从区域整体来看,浙江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现有的金融结构不利于浙江经济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意识到在金融体制不做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进行纯粹的金融结构调整无益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此外,在实施金融改革和施行金融政策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地区性的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亚娟 孙敬水
基于浙江省区域经济人均收入数据,采用核密度函数和马尔科夫分析法,对区域经济收入分布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区域人均收入分布特征有别于全国或省区层面上的收入分布特征:浙江区域收入分布整体上呈现单峰、偏态的分布形态,且区域间收入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区域间的状态转移矩阵显示,收入状态的流动性较低,仅在相邻的状态之间转移,难以实现状态间跨越式转移。在经济的长期收入均衡状态中,收入分布分散于四种类型状态空间,其中,不发达地区将占主要比重,不会出现区域经济趋同现象,收入差距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陆晓冬
“九五” 时期浙江经济高速增长,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城市经济发展快于县域经济发展,体现了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聚集效应与拉动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维祥,唐根年
区域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浙江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相应的人口空间聚集效应,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文章从农村人口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等方面,对区域块状经济在浙江省城镇化进程中的运行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块状经济成为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驱动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是现代金融业深化的重要标志,也是金融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表现形式,浙江省要切实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两创总战略,建设金融机构空间布局积聚区,建设若干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银行业的浙江品牌,创造保险业浙江亮点,发展金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周顺
省情是一省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情况,它常常决定着该省长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认清省情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也是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拟定有效发展政策的根本依据。本文试对浙江省情的基本特征、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作初步分析和基本判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来会 王振 何春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文章使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然资源整体上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自然资源对西部地区来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且存在拐点,对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实证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得出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影响 区域差异 影响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世伟 司颖华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份的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数据,基于面板数据的长期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变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整体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显著负相关。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与失业率的变动显著负相关。对不同区域从长期来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关系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显著负相关。从短期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与失业率的变动关系不显著,但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与失业率的变动显著负相关。因此,考察我国奥肯定律的存在性,不能只针对国家层面的数据,而应该利用各地区面板数据从不同区域来考察,这样才能使奥肯定律在我国政府准确把握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中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来会 王振 何春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文章使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然资源整体上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自然资源对西部地区来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且存在拐点,对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实证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得出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影响 区域差异 影响机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英 杨桂英
文章探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讨论香港的产业结构竞争力优势、区域运行机制竞争力优势、区域制度竞争力优势、区域文化竞争力优势及区域生态环境竞争力优势,分析制约香港经济发展的三大"软肋":产业结构转型与相应的资源支撑不足、"积极不干预主义"政策尚未寻找到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要求的"支点"以及与珠江三角地区资源整合尚存一定的制度障碍,并指出增创香港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扬长"与"避短"。
关键词:
香港 区域经济竞争力 优劣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