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06)
- 2023(21623)
- 2022(17868)
- 2021(16491)
- 2020(13722)
- 2019(31131)
- 2018(30727)
- 2017(58692)
- 2016(31951)
- 2015(35689)
- 2014(35692)
- 2013(35385)
- 2012(32632)
- 2011(29362)
- 2010(29569)
- 2009(27713)
- 2008(27668)
- 2007(25114)
- 2006(22332)
- 2005(20316)
- 学科
- 济(140130)
- 经济(139974)
- 业(109807)
- 管理(97888)
- 企(89950)
- 企业(89950)
- 方法(58339)
- 农(50941)
- 数学(48377)
- 数学方法(47842)
- 中国(38856)
- 业经(38039)
- 财(37757)
- 农业(33726)
- 地方(31491)
- 制(28233)
- 贸(26461)
- 贸易(26438)
- 学(26024)
- 易(25646)
- 务(25350)
- 财务(25290)
- 财务管理(25242)
- 企业财务(23967)
- 技术(23085)
- 银(22550)
- 银行(22484)
- 和(22200)
- 理论(21708)
- 融(21608)
- 机构
- 学院(464558)
- 大学(458774)
- 济(192378)
- 经济(188513)
- 管理(179456)
- 研究(157562)
- 理学(153658)
- 理学院(151968)
- 管理学(149387)
- 管理学院(148533)
- 中国(123495)
- 科学(97610)
- 京(96929)
- 农(92617)
- 财(88142)
- 所(81223)
- 中心(74310)
- 业大(73546)
- 研究所(73382)
- 江(72876)
- 农业(72077)
- 财经(69683)
- 经(63222)
- 北京(60582)
- 范(58706)
- 师范(58007)
- 经济学(57988)
- 州(57457)
- 院(56056)
- 经济学院(52361)
- 基金
- 项目(306806)
- 科学(241612)
- 基金(222554)
- 研究(220012)
- 家(195716)
- 国家(193988)
- 科学基金(166207)
- 社会(140947)
- 社会科(133370)
- 社会科学(133328)
- 省(122102)
- 基金项目(117860)
- 自然(108555)
- 自然科(106103)
- 自然科学(106071)
- 自然科学基金(104184)
- 划(102183)
- 教育(99932)
- 资助(90066)
- 编号(88726)
- 成果(70819)
- 发(69673)
- 重点(69248)
- 部(66800)
- 创(65265)
- 课题(61141)
- 创新(60581)
- 科研(59060)
- 国家社会(58228)
- 业(57360)
- 期刊
- 济(221738)
- 经济(221738)
- 研究(131572)
- 中国(94317)
- 农(89019)
- 学报(76306)
- 财(70486)
- 科学(70206)
- 管理(68993)
- 农业(59656)
- 大学(57524)
- 学学(54818)
- 融(48769)
- 金融(48769)
- 教育(44206)
- 技术(41511)
- 业经(40586)
- 财经(34955)
- 经济研究(33415)
- 业(32417)
- 经(30095)
- 问题(29813)
- 技术经济(24490)
- 版(23836)
- 贸(22935)
- 商业(22040)
- 世界(21922)
- 统计(21750)
- 科技(21585)
- 现代(20998)
共检索到704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陈志刚 陈逸 张丽君
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利用托比模型在农户层次建立了农地市场发育对农业商品化影响的计量模型,并在不同样本集上估计了农地市场发育对农业商品化影响的效应。分析表明,劳动力转移、信贷市场、资源禀赋以及土地市场发育对农业商品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就土地市场发育而言,从总体上来说,在农户层次上土地转入会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而土地转出则会降低农业商品化程度,土地价格对于农业商品化则没有显著影响;至于土地市场发育对于农业商品化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样本尺度上有不同的表现。最后提出完善农地市场、增加农业信贷支持的建议。
关键词:
农地市场 农业商品化 农户层次 托比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旺 周聪 陈风波
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大量熟人间“零租金”和“低租金”形式的人情租现象,这往往被认为是农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完善的表现,从而讨论人情租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角度出发构建农户收益理论模型,利用微观农户地块层次农地流转数据和村级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指标,探究了不同市场环境下农户农地流转中人情租金变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结论表明,当前我国农村中依然普遍存在人情租现象,但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对人情租产生了显著影响,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越完善,亲缘和地缘关系对农地租金的影响越弱。本文结论对于重新认识农村中存在的农地人情租现象及未来我国农地流转市场的正规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情租金收敛 农地流转对象 农地市场发育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涂军平 黄贤金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土地流转与农产品商品化关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区域农地流转与农产品商品化的关系,并依据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率与农产品商品化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土地流转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土地流出户的农产品商品化率将下降1.992个百分点,而土地流入户的农产品商品化率将增加1.329个百分点。最后,本文对农地流转与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土地流转对农产品商品化的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产品商品化 江苏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鹏 黄贤金 陈志刚 濮励杰 李宪文
在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市、扬州市各自选择了2个村的基础上,运用对24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资料,建立了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数量经济模型,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引导下的农户行为对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决策行为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农业土地利用正在逐步由传统的大田作物向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等地类转化;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推进了这一转化;同时,农户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政府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最后从区域非农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深化农村土地产权的物权化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及积极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户经营商品化,指农户经营投入和产出中自给性的比重不断缩小、商品性比重不断扩大而占主导地位的过程,表明投入品更多地来自市场供给,产出品更多地在市场销售,使农户经营系统走出封闭状态,通过市场同国民经济系统日益频繁地进行着信息、产品、生产要素的交换。两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连华
本文基于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时序边际质量贡献及其相应的交易成本,将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边际质量贡献-低识别成本型(类型Ⅰ)、高边际质量贡献-高识别成本型(类型Ⅱ)、低边际质量贡献-低识别成本型(类型Ⅲ)和低边际质量贡献-高识别成本型(类型Ⅳ)。采用黄土高原地区771个苹果户调研数据,分析激励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农地市场是否有效。结果表明:农地质量保护行为较高的时序边际质量贡献是其市场有效的基础,时序边际质量贡献越高、识别成本越低,农地质量保护性投资越可能被资本化并在交易价格中得到体现,激励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市场有效程度越高。具体而言:农地市场在以灌溉设施为代表的类型Ⅰ和以商品有机肥为代表的类型Ⅱ的保护行为中具有有效性,在以土壤流失控制为代表的类型Ⅲ和以人工种草为代表的类型Ⅳ的保护行为中是市场失灵的。为此,政府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保护行为实施差异化的干预政策,以有效矫正市场失灵;深化农地产权改革,支撑改进农地市场的有效性,形成以农地市场激励为基础、政府规制为调控手段的农地质量保护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俊丽
科学的农户信用评估是农村信用社防范农户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为保证农户信用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农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取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并根据相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农户信用评估指标的打分标准,同时考虑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构造出农户信用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科学评估农户信用等级,以提高农村信用社防范农户信贷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农户信用评估 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方超 董继刚
基于泰安市220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认知特征、贷款特征、国家政策五个方面选取13个变量,运用Logistic-isM模型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来源、借贷经验、贷款公平性以及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的资格条件限定等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贷款额度、贷款用途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有显著负向影响。分析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的资格条件限定是表层直接因素,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借贷经验、贷款额度和贷款用途是中间层因素,农户收入来源、贷款公平性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是深层根源因素。
关键词:
农户 信贷可得性 影响因素 层次结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玉婷 杨钢桥
研究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投入意愿的影响,对完善农地整理绩效评价和农地整理政策意义重大。依据湖北省3个县(市、区)的188份农地整理区域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Logistic模型进行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投入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对农地整理的满意度是影响农户流动资本投入意愿和固定资本投入意愿的关键因素,农户对农地整理的满意度越高,其流动资本投入意愿越弱,固定资本投入意愿越强;(2)农地整理的效果在不同土地规模、不同年龄和不同兼业类型农户中有所差异,土地规模大、非老龄、纯农户以及第一类兼业农户的固定资本投入意愿更强。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农户农地投入 意愿 问卷调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玉婷 杨钢桥 赵京
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资本投入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农地整理对农户农业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提出了理论假设,然后以3个县(市、区)的185份农地整理区域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资本投入(流动资本和农业机械投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农地整理对农户私人投入同时具有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表现在农地整理对农户私人不同要素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公共投入呈互补关系的私人投入提高,与公共投入呈替代关系的私人投入降低;(2)各因素在流动资本投入和农业机械投入之间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3)各因素在流动资本投入和农业机械投入内部的作用大小有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研究目的:验证土地市场发育对农地非农化的作用方向,估算其对农地非农化的作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90%以上省份处于转型期土地市场经济阶段;(2)土地市场发育与农地非农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3)1999—2005年,全国因土地市场发育而得到抑制的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数量为25624.79 hm2,占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总量的1.76%,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对于农地非农化的抑制作用还不高。研究结论:缓解农地保护压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调整可从两方面开展:(1)提高拍卖出让方式比例,出让方式由低市场化方式向高市场化方式转变,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谭昶 李孟丁
运用1 682个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通过门限效应模型和样本选择修正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门限效应模型分析得出人均基本需求农地的面积为0.068 hm~2,即人均年基本需求粮食为466.27 kg。2)农业机械化水平对门限前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门限前的农户市场化程度就提高0.496个单位,门限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就提高0.67个单位。3)自我农机作业方式和外包农机作业方式都对门限前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户主不健康和转出土地对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社会资本、粮食价格、人均土地面积、复种指数、平原地区对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重点提高平原地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程度,关注农户健康问题,增加家庭社会资本,鼓励农户复种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从而促进农户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珊 黄贤金 钟太洋 陈志刚
通过沪苏皖3省16个村的分层抽样农户调查发现,因经济发展阶段差异,以沪苏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比安徽传统农区更高一些,但是广大农户主动参与市场的意识还不强。根据定量分析和Tobit模型检验表明,农产品商品化对农户种植结构产生较显著的影响。无论以蔬菜表征的经济作物还是稻麦表征的粮食作物,其市场销售行为对种植规模的扩大呈现显著的正向刺激作用。不同地区的要素影响程度有所差异,销售价格对安徽农区、销售率和销售渠道对沪苏地区的农户种植结构呈现显著的正效应。另外,耕地资源、生产区位、农户特征等要素对农产品种植结构也产生了明显影响,这与作物特性及地区适宜性是一致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鱼 武拉平
本文运用河北省固定观察点3个村100个农户在农资市场发展最迅速的十几年间的农业生产数据,研究了农资市场发育程度对农户种植粮食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资市场发育程度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且随着农资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户粮食种植面积比例是增加的,为此政府在大力促进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育的同时应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扶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虎林
在发展商品生产条件下调整产业结构,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和自然资源状况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进行。一、在第一层次种植业内部,要在粮食稳步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多种经济作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评判的湖北省休闲农业区域发展潜力分析
农户畜禽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及递阶层次结构——基于五省蛋鸡养殖调研数据的分析
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中国土地市场发育区域差异及其对房价的影响
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差异及多层次影响因素——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
我国红壤地区生态农业农户层次可持续性评价
区域间农地流转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基于江苏省农户调研的实证
基于农户层次的陕北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农地转出对农户生计策略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生计资本的中介效应分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影响因素研究
强制商品化:“被流转”农户的市场化困境——基于五省六地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