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3)
2023(11898)
2022(9654)
2021(8735)
2020(7369)
2019(16121)
2018(15786)
2017(31179)
2016(16864)
2015(18249)
2014(18376)
2013(18577)
2012(17236)
2011(15465)
2010(16087)
2009(15621)
2008(14983)
2007(13604)
2006(12016)
2005(10895)
作者
(49413)
(41810)
(41376)
(39156)
(26221)
(20135)
(18719)
(16175)
(15660)
(14819)
(14307)
(14041)
(13425)
(13205)
(12907)
(12555)
(12233)
(12208)
(12135)
(11742)
(10435)
(10341)
(10193)
(9645)
(9349)
(9289)
(9272)
(9157)
(8391)
(8383)
学科
(86765)
(81713)
经济(81626)
(70003)
企业(70003)
管理(60392)
(45401)
方法(32960)
农业(30307)
业经(29238)
(25631)
数学(25187)
数学方法(25016)
(19356)
财务(19348)
财务管理(19331)
中国(18533)
企业财务(18432)
(17824)
地方(17243)
技术(16943)
(15146)
(14242)
(13766)
(13461)
(12961)
贸易(12956)
(12607)
理论(12555)
(12230)
机构
学院(255400)
大学(245534)
(113078)
经济(111149)
管理(103473)
理学(89643)
理学院(88764)
管理学(87619)
管理学院(87135)
研究(82473)
中国(66351)
(57397)
(50485)
(49797)
科学(49249)
农业(43859)
(41990)
业大(41294)
财经(40423)
(39649)
中心(38217)
研究所(37903)
(36712)
经济学(33940)
(30871)
经济学院(30852)
经济管理(30623)
北京(30324)
财经大学(29413)
(29373)
基金
项目(168494)
科学(135870)
基金(125151)
研究(124073)
(108266)
国家(107191)
科学基金(94026)
社会(83289)
社会科(78812)
社会科学(78794)
(68050)
基金项目(66806)
自然(59698)
自然科(58364)
自然科学(58347)
自然科学基金(57394)
(54768)
教育(54164)
编号(49434)
资助(49421)
(38958)
(38162)
(38008)
成果(37841)
(37840)
重点(37616)
国家社会(34838)
创新(34775)
(33138)
(33004)
期刊
(133385)
经济(133385)
研究(70527)
(60218)
中国(46750)
(40836)
农业(40517)
管理(39588)
科学(37689)
学报(37161)
大学(29248)
业经(28815)
学学(28563)
(27110)
金融(27110)
技术(21914)
(21085)
财经(20357)
经济研究(19358)
问题(18120)
(17601)
教育(16471)
技术经济(15238)
世界(14228)
农村(14200)
(14200)
农业经济(13889)
(13414)
商业(13213)
现代(12797)
共检索到376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建飞  宋奇  陈品  
本文分析了区域农业结构非合意性趋同的危害、成因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与长期性。研究认为,农民、地方政府和市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行为的局限性是区域农业结构非合意性趋同的主要原因,区域农业结构非合意性趋同导致了部分农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阻碍了区域特色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不利于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当前的对策是创造有利于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组织的组织作用的理性发挥的内、外部条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耀  
产业结构趋同化提出于80年代中期,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多年存在的结构问题和区域问题之一。最近,这一问题在新一轮经济增长讨论中,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迄今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指向显示,“结构趋同”似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且不加区别地被赋予负面的价值判断。本文对此提出质疑,首先在界定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度量方法进行评价,接着选取1980~1994年的统计数据作经验验证和分析,最后重点对结构趋同的性质展开讨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峰  姜德波  
苏北地区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并没有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属于合意性趋同的范畴。从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商来看,对某些产业集群的形成还可能有正效应。对于苏北地区下一步的产业发展,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大力发展行业关联度大、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行业;加快行业配套,延伸行业链,形成行业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产业转移和承接的速度,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市场化整合,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贵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粮食生产丰歉交替、结构性短缺、农产品价格温和上涨与市场频繁波动、持续性贸易逆差等长期性、常态化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对农业生产方式、经营体制、市场调控、贸易格局、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在农业政策方面尤其需要作出适应性调整,应更加注重政策的稳定性、协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其在解决农业发展的长远性、基础性等方面的保障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毅  东童童  邓世成  
国家级新区作为示范区和增长极,其发展优劣关乎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全国经济的走向。基于2007—2015年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二位数产业数据,对两个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发现,浦东新区的优势产业集中分布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滨海新区的优势产业则相对分散;两新区工业二位数产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划分产业大类后发现趋同主要存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实证结果表明,这种产业趋同在一定程度上是合意的;未来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在各自工业二位数产业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将逐步提升,但产业趋同问题将依然存在,两新区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趋同将更加明显,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各有优势,不会出现明显的产业趋同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桢  
本文在比较分析各大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以及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趋同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性诱因给予深入剖析和理论解释。研究表明,实现行政区经济向市场化区域经济转变、建立区域产业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实现区域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效融合以及提高产业投资的硬约束将是有效规避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的具体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秀娟  
西部地区是我国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突破区。本文从自然环境资源、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历史积累效应、体制制度六个方面,对构成西部地区长期性贫困的成因进行了剖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和消除该区域贫困的基本对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正兵  
区域金融作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通过聚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影响区域经济成长及其差异演变。中国各省、区、市金融结构趋同与分化现象并存,区域金融发展呈非均衡格局,但这一格局不同于传统的沿海与内地或东、中、西部之区划,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平行一致的。相当多省、区、市的金融结构主要体现为银行、保险业的主导地位,资本市场不发达;同时,金融开放在省区市的差异总体较小。因此,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统筹金融开放,充分发挥金融发展在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构成了今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重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玉鸣  贾琳  
我国能源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本文通过对1997—2007年我国省市自治区能耗强度、区域能耗强度与全国平均能耗强度及区域内能耗强度与区域平均能耗强度的差所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七大区域的能源效率存在着向全国平均能耗水平趋同的证据。这意味着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呈现出普遍提高的趋势,七大区域之间的能源利用效率差距正在不断地减小。而各区域内能源利用效率的随机性趋同分析显示,我国大部分区域内并未出现俱乐部趋同的现象,区域内各省市自治区之间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华中与西北地区存在俱乐部趋同,但仅仅是以极个别地区能耗强度的提高为基础的,是一种低水平的俱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名远  
通过演进博弈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决策内在行为机理给予理论分析,并以此剖析其结构趋同效应、成因和策略选择。研究表明,资源禀赋和转型升级型产业结构趋同通常为合意性趋同,而外部引进和羊群跟随型通常为非合意性趋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特征及发展要求,以及现行制度性缺陷是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合意性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遵循区域生产力布局、实现传统主导优势产业裂变或内涵式转型升级、实施区域产业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加快区域行政性资源配置向市场化配置转变是有效规避这一结构趋同的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焕明  
本文在引入实际人均资本存量变量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趋同性的解释框架。认为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的初始值较不发达地区高且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在未来趋于一致的条件下,人均产出的地区间的差距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呈倒U形。而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在短期内我国各省区的人均产出的差距扩大,但这种差距的扩大速度逐渐减小,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的地区趋同性;并给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同性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西果  
当前全球流动性泛滥问题愈演愈烈,给各国特别是新兴国家经济金融运行形成较大冲击,也埋下了新一轮经济金融危机的风险隐患。流动性全球泛滥既有各国为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刺激过当"及"推迟退出"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尹伟华  张焕明  
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经济增长收敛,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从短期性和长期性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倒U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于发散,但只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在长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将趋于收敛;并给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