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55)
2023(18337)
2022(15541)
2021(14608)
2020(12210)
2019(27905)
2018(27591)
2017(52989)
2016(28544)
2015(32138)
2014(31851)
2013(31963)
2012(29404)
2011(26529)
2010(26454)
2009(24831)
2008(24554)
2007(21742)
2006(19383)
2005(17391)
作者
(81791)
(68312)
(67771)
(64521)
(43330)
(32642)
(30868)
(26943)
(25974)
(24320)
(23308)
(23157)
(21738)
(21593)
(20938)
(20748)
(20183)
(19875)
(19499)
(19443)
(16881)
(16730)
(16486)
(15665)
(15341)
(15238)
(15078)
(15076)
(13581)
(13554)
学科
(125462)
经济(125324)
(104539)
管理(88489)
(83915)
企业(83915)
方法(53984)
(49955)
数学(44413)
数学方法(44010)
业经(35082)
中国(34729)
(33525)
农业(33352)
地方(26790)
(25185)
(22925)
贸易(22912)
(22883)
财务(22821)
财务管理(22789)
(22289)
(21707)
企业财务(21539)
技术(21142)
(20809)
理论(20051)
(19615)
银行(19580)
(19119)
机构
学院(411565)
大学(408937)
(173911)
经济(170522)
管理(166497)
理学(143366)
理学院(141826)
管理学(139673)
管理学院(138918)
研究(137958)
中国(110888)
(87484)
科学(83124)
(78266)
(74612)
(68642)
中心(63432)
财经(62746)
研究所(62280)
业大(61540)
(60771)
农业(57243)
(57211)
北京(55493)
(52442)
经济学(52082)
师范(52059)
(49777)
(49130)
经济学院(47130)
基金
项目(276968)
科学(219770)
研究(205899)
基金(203075)
(175939)
国家(174391)
科学基金(150839)
社会(132744)
社会科(125490)
社会科学(125458)
基金项目(107920)
(106464)
自然(96273)
自然科(94023)
自然科学(94003)
自然科学基金(92328)
教育(91862)
(89048)
编号(84205)
资助(82762)
成果(67171)
(62027)
重点(61255)
(60298)
(58464)
课题(56418)
国家社会(55151)
创新(54149)
教育部(53127)
人文(52381)
期刊
(197401)
经济(197401)
研究(124339)
中国(78233)
(72968)
管理(60918)
学报(60119)
(59704)
科学(59260)
农业(49606)
大学(46582)
学学(44043)
(41984)
金融(41984)
教育(38611)
业经(35927)
技术(35260)
财经(30346)
经济研究(29818)
问题(26460)
(26041)
(26017)
技术经济(21915)
世界(20006)
资源(19873)
现代(19569)
(19325)
(19261)
科技(19016)
理论(18929)
共检索到614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新创  葛全胜  郑景云  戴尔阜  刘成武  
农业干旱风险评估有助于提升区域灾害风险管理和决策水平,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利用历史降水资料、灾情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本文以地级市为评估单元,以各评估单元3种播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为评价对象,在发展和完善现有连续无雨日干旱评估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干旱反应的差异,设计了一套农业作物干旱等级判定及其概率研究方法,同时,提出评估单元不同作物干旱等级损失率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农业干旱风险损失评估的计算模型。本文以西南区为案例区进行了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结果发现:①采用研究方法求算的各评估单元风险损失结果能有效地表达各评估单元之间的农业干旱风险差异;②根据计算的农业干旱风险指数划分的风险区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案例区内农业干旱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③西南区农业干旱高度和重度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该区西部和北部的一些高原、山地之中,而轻度和中度风险区则主要分布在其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柳媛普  王素萍  王劲松  王芝兰  
论文利用全国基准基本站地面气温、降水资料,NCAR/NCEP土壤湿度资料及各类经济数据,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和云南致灾因子危险性较高,气候变暖后四川东南部、云南和贵州西部危险性增加;西南地区中部到东南部成灾环境敏感性较高,气候变暖后四川东部、贵州及云南东部敏感性增加;承灾体易损性主要分布于西南中东部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耕地面积比重越高的地区易损性程度越高;四川中部、云南东北部、贵州南部及重庆西部防灾减灾能力较高。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最高区域为云南东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子成  王湘衡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电话调查等方法,对水泄彝族乡和李市镇这两个西南农业乡镇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归纳出了中国西南地区农业乡镇金融存在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低、村民融资热情高但融资难、金融网点不全以及小额信贷数额小范围窄等现象;分析了中国西南农业乡镇金融发展资金来源少、融资意识不强、信贷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办法、成立私募农业发展基金、设立农业乡镇创业协会和农村乡镇金融信贷补偿基金等对策和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贺敏  宋立生  王展鹏  辜清  王大菊  郭博  
干旱作为一种时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影响范围广,对农业和粮食安全、人类生活等有深远影响。目前常用的干旱监测指数,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无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干旱。论文利用基于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的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基于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的ESI(Evaporative Stress Index)、ETI(Evapotranspiration Index)和基于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观测数据的水储量变化TWSC(Terrestrial Water Storage Changes),对西南地区2005—2014年间的干旱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了几种不同数据源下的干旱监测指标的监测效果。结果表明:1)4种干旱监测指标对西南地区的干旱都较为敏感,其中6个月尺度的SPI(即SPI-6)与3个月尺度的ESI(即ESI-3)相关性相对最强(R2=0.431,P<0.01);2)基于GRACE的水储量变化受全局性大干旱的影响较大,且秋冬比夏天的影响大;3)SPI-6、ESI-3、ETI-3能够较为准确地监测出干旱的空间分布及干旱过程中重心的移动,ETI-3在2009—2010年的干旱中有明显滞后,SPI-6则在干旱末期夸大干旱严重程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  何鹏  林正雨  杜兴端  蔡臣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以四川盆地南部23个县(区)为研究区域,以川南地区大春粮食作物为评价对象,建立包括农业干旱灾害危险性、敏感性、脆弱性以及抗旱减灾能力的多因子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绘制川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图。结果显示,23个县(区)中的翠屏区、南溪县、龙马潭区、江阳区、江安县、自流井区、宜宾县、长宁县、兴文县、纳溪县、合江县、泸县为旱灾高风险区,其余县(区)则为旱灾中低风险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跃一  
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但是西南地区是我国农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 ,其原因是由于西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不够。就此 ,本文提出了走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根本动力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的西南地区农业开发之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刚  李圣军  宋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文  祁春节  
订单农业是促进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方式,但订单农业的效果却参差不齐。同时,违约率高、稳定性差是中国订单农业实践中的客观现实。利用西南地区茶叶主产县茶叶种植户调查数据,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分析订单农业模式的有效性、稳定性,探讨订单农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订单农业参与率低,只有33.79%茶农参加了订单农业,但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技术及服务普及方面,订单农业模式都有效,不过就其效果而言,生产合同模式效果优于销售合同模式。农户对高的相对收益、技术及服务可得性、交易公平合理性、满意度、风险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文  祁春节  
订单农业是促进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方式,但订单农业的效果却参差不齐。同时,违约率高、稳定性差是中国订单农业实践中的客观现实。利用西南地区茶叶主产县茶叶种植户调查数据,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分析订单农业模式的有效性、稳定性,探讨订单农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订单农业参与率低,只有33.79%茶农参加了订单农业,但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技术及服务普及方面,订单农业模式都有效,不过就其效果而言,生产合同模式效果优于销售合同模式。农户对高的相对收益、技术及服务可得性、交易公平合理性、满意度、风险共担关系的感知越强烈,越把交易伙伴视为朋友,农户履行协议可能性越高。在是否履约方面,农户是理性的。只有在不损害自己经济利益时,交易伙伴对农户的人情投资才对农户履行协议起促进作用。因此,应鼓励茶叶加工企业通过生产合同模式与农户展开互利合作;茶叶加工企业应通过推广普及现代茶叶生产技术及服务来提高茶业整体经济效益,并与农户分享,还应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交流,争取得到农户的理解,让农户感受到交易的公平性,提高对交易的满意度,把茶叶加工企业当作帮助自己发家致富的朋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孝军  杨筠  
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国际区域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文章认为,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伴随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的建成而更加紧密。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之间在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外部竞争压力与内部发展诉求,会在现有有利合作条件下,形成有利于双方的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磊  张峭  
【目的】研究中国农业巨灾风险评估的方法。【方法】利用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获得中国农业灾害损失数据,同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以解决样本数据不足的难题;运用极值POT模型实现对农业灾害损失尾部分布的有效拟合,建立农业巨灾损失的广义Pareto分布模型;建立基于VaR方法的农业巨灾风险的精确度量模型;选择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旱灾巨灾风险作为中国农业巨灾风险评估的案例。【结果】构建了中国农业巨灾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旱灾巨灾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影响总体上相对有限,其损失的平均值在10%左右,但在面临50年一遇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旱灾巨灾时,粮食损失率将分别高达22.60%和25.24%,须引起决策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军  赵思健  聂谦  
作为我国大力推广的创新型保险产品,区域农业收入保险是对区域农业产量风险与价格风险的双重保障。然而,单产数据空间聚合造成产量风险的低估却是当前农业收入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空间区域的增大、产量风险的低估程度就越严重。本文以湖北省黄冈市、咸宁市和十堰市三个地市级水稻产量风险评估为案例,通过两种方法定量评价地市级水稻产量风险的低估程度。方法一是当前最常见的区域产量风险评估方法,直接利用地市级产量数据构建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产量风险;方法二是收集地市级对应区县产量数据,通过Copula函数构建县级产量损失序列的联合概率分布后,通过Monte Carlo模拟产生区县产量损失序列样本后计算地市级产量风险。通过结果比较发现,方法一获得的三个地级市水稻产量风险较方法二平均低估了51.27%,证明了空间尺度建模不当会带来产量风险评估的严重低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祥江  杨锦秀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并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但转移规模应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当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刘易斯拐点"出现后,虽然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但数量不断减少后,农业产出总量不仅不会继续增加反而开始减少。文章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存在最佳规模,并以我国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大的西南地区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利梅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2003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成为关键,引起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且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焦点。但是国内针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起步较晚,研究的不全面,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期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为出发点,以西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先阐述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分析目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力建  徐前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多年来 ,西南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 ,充分利用该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以市场为导向 ,按产业化进行开发 ,加快形成有特色、有规模、有档次、有效益的特色农业产业。实践证明 ,特色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能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 ,符合西南地区农业发展的要求 ,并显示出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速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