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6)
- 2023(12666)
- 2022(11059)
- 2021(10213)
- 2020(8466)
- 2019(19274)
- 2018(19184)
- 2017(37263)
- 2016(19988)
- 2015(22963)
- 2014(23134)
- 2013(23039)
- 2012(20843)
- 2011(18876)
- 2010(18947)
- 2009(17458)
- 2008(16619)
- 2007(14443)
- 2006(12863)
- 2005(11284)
- 学科
- 济(103254)
- 经济(103161)
- 管理(58665)
- 业(51526)
- 企(43427)
- 企业(43427)
- 方法(40842)
- 数学(35624)
- 数学方法(35294)
- 地方(25143)
- 中国(23935)
- 农(21412)
- 学(21007)
- 业经(20773)
- 财(18730)
- 地方经济(15470)
- 环境(14667)
- 农业(14512)
- 和(14423)
- 贸(14239)
- 贸易(14230)
- 理论(14075)
- 制(13967)
- 易(13641)
- 融(11972)
- 金融(11969)
- 技术(11932)
- 划(11826)
- 银(11466)
- 银行(11427)
- 机构
- 大学(294690)
- 学院(293958)
- 济(124050)
- 经济(121495)
- 管理(117499)
- 理学(102332)
- 理学院(101138)
- 研究(100708)
- 管理学(99452)
- 管理学院(98936)
- 中国(72328)
- 京(62540)
- 科学(62424)
- 财(52553)
- 所(50645)
- 研究所(46396)
- 中心(43787)
- 农(43211)
- 财经(43019)
- 业大(42287)
- 江(41541)
- 北京(39636)
- 范(39016)
- 经(38986)
- 师范(38720)
- 经济学(37628)
- 院(36642)
- 州(33991)
- 农业(33692)
- 经济学院(33597)
- 基金
- 项目(202455)
- 科学(159314)
- 研究(147963)
- 基金(146779)
- 家(127189)
- 国家(126161)
- 科学基金(108620)
- 社会(94169)
- 社会科(89211)
- 社会科学(89185)
- 省(78931)
- 基金项目(78434)
- 自然(70176)
- 自然科(68480)
- 自然科学(68467)
- 自然科学基金(67214)
- 教育(66833)
- 划(66026)
- 资助(60398)
- 编号(59448)
- 成果(47617)
- 重点(44985)
- 发(44278)
- 部(44125)
- 创(41526)
- 课题(41222)
- 创新(38724)
- 国家社会(38367)
- 科研(38352)
- 教育部(37892)
- 期刊
- 济(140320)
- 经济(140320)
- 研究(88558)
- 中国(50851)
- 学报(44740)
- 管理(43137)
- 科学(42417)
- 农(38519)
- 财(37363)
- 大学(33618)
- 学学(31816)
- 教育(29238)
- 技术(27874)
- 农业(27198)
- 经济研究(23481)
- 融(21782)
- 金融(21782)
- 业经(21515)
- 财经(21160)
- 经(18116)
- 问题(17569)
- 技术经济(15833)
- 图书(14466)
- 理论(14442)
- 商业(13989)
- 科技(13799)
- 资源(13458)
- 现代(13366)
- 业(13128)
- 实践(13017)
共检索到425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邵柏春
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内物流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建立了区域内物流与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证明了区域物流与经济水平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应对二者采取并行发展的策略,使其相互带动、良性发展。
关键词:
物流水平 经济水平 区域 互动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路娟红
以常州为例,首先介绍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区域经济物流弹性分析了常州物流产业与经济的发展现状。然后运用协整模型,检验了常州物流产业与经济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根据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物流产业与经济之间的协整关系给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爽 赵达 刘殿国
对1978-2012年35年的海南省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相关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得到结论:海南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其中区域物流中货运周转量与物流业产值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但是区域物流发展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物流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据此,对海南省发展区域物流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风寿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久远的社会福利计划安排。其基本功能是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但能否有效发挥上述功效又取决于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适度性包含着社会保障体系内众多社会保障项目结构之间的合理性与社会保障水平与整个社会经济中的适度性两层含义,本文以我国1993—2013年20年间的经济总量水平(以GDP为主)和社会保障水平(以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为主)的数据为基础,客观衡量和评估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完善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保障水平 经济水平 适度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钦 宋文正
从四川省区域物流现状出发,对北川县域物流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北川县域物流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北川县区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川县区域物流规划措施,从而提高北川县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有效地改善民族地区经济状况。
关键词:
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 北川县 物流规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薛静静 沈镭 刘立涛 高天明
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和战略性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与提高能源效率协调一致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论文通过构建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2000年-2010年)和能源效率水平(2000年-2009年)进行系统的评价,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两者发展过程中的时空差异、演变特征及协调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高水平区都呈线状分布,两者都具有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递减的趋势;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越高,高协调度区域表现出沿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光明
根据1978-2011年广西全社会货物周转量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建立了反映广西物流与经济互动关系的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广西物流与经济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广西物流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长期促进作用,但短期影响不明显,长期来看广西经济增长并未对物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广西物流与经济之间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关于广西物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越男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己成世界范围共识。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区域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体发展模式的出现,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间的互动关系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选择这一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实际阐述了区域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撑和制约作用,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推动效能,从而得出结论:我国高等教育同区域经济合作共赢是二者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持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互动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良
本文首先总结了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三种模式,随后分析了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效应,以期揭示世博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
关键词:
世博会 区域经济发展 作用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绍玮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的壮大又反过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总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偏离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性较弱以及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强化职业教育的区域服务理念,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在有效、有序的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互动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贺登才
现代物流是横跨众多产业部门的复合型产业,同时又是流通现代化的重点。当前出现的煤电油运紧张局面,一方面,是需求大幅增加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多年来物流设施投资不足、物流发展水平偏低的叠加。因此,提高现代物流水平应当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战略重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凤霞 张玲玲
文章以江苏省2009-2013年各地级市人均GDP和万元产值水耗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区域经济与用水效率的空间回归分析模型。利用Geoda空间分析软件,通过Moran’s I指数、局部Lisa图和Moran散点图探讨江苏省区域经济水平与用水效率的空间关联性,计算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用水效率存在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用水效率都存在明显的空间聚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在考虑人均GDP和万元产值水耗双因素时,HH区域不存在;LH区域为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用水效率 空间关联性 江苏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翁启伟
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政府对于各行业的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物流产业本身虽然会造成大量碳排放,但也能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运输效率,进而节省能源,因此,如何科学引导物流产业发展无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深入阐释二者关系,为政府优化物流企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二者的互动关系及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其中2007-2009年出现明显下降趋势,2010-2019年增速较快,达到较高发展水平。我国经济低碳化水平较高且增速较快,2010-2011年低碳化水平虽然显著降低,但2012年后便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到2019年达到较高水平。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明显升高,2008-2009年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达到低谷,但随后升至较高水平。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低碳化水平互动程度的协调性上升明显,通常物流产业发展进程较经济低碳化更为滞后,随着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二者协调性不断上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建新 梁曼 钟业喜 杨永春
采用空间自相关、重心分析、空间错位模型等方法系统考察2000—2017年中国市域工资水平的时序变化、空间格局及其与经济水平间的空间错位特征,结果表明:(1)市域工资水平具有阶段性快速提升特征,呈现空间集聚差异为主、行政等级差异为辅的分异格局。(2)市域工资水平具有空间聚类特征,高高区域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低低区域不断向中部和东北地区加速集聚。(3)市域工资水平与经济水平具有不断弱化的正相关关系,工资水平重心始终位于经济水平重心西侧,存在空间错位问题。(4)市域工资水平与经济水平的错位指数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及省会城市由于工资水平相对滞后于经济水平导致出现正向错位,西部地区相反出现负向错位,中部地区错位问题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颖
<正>农村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内农村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其在地理空间内部具有高度相似性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布局、农村经济效益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农村资源的利用和发展水平,但同时受政策环境、科技水平、人力资源等外部因素差异影响而呈现地区不平衡的特点。一些地区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市场机制,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其加快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