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9)
- 2023(10343)
- 2022(8483)
- 2021(7551)
- 2020(5988)
- 2019(13284)
- 2018(13314)
- 2017(24272)
- 2016(13340)
- 2015(14878)
- 2014(15095)
- 2013(14740)
- 2012(14021)
- 2011(12885)
- 2010(13138)
- 2009(11826)
- 2008(11541)
- 2007(10521)
- 2006(9630)
- 2005(9008)
- 学科
- 济(59049)
- 经济(58982)
- 管理(33028)
- 业(30446)
- 地方(23219)
- 中国(21668)
- 企(21016)
- 企业(21016)
- 农(19021)
- 业经(14916)
- 方法(14472)
- 农业(13499)
- 地方经济(13410)
- 学(13022)
- 制(12767)
- 银(12047)
- 银行(12013)
- 融(11982)
- 金融(11973)
- 数学(11929)
- 行(11794)
- 数学方法(11771)
- 发(11233)
- 财(11036)
- 环境(10183)
- 贸(10127)
- 贸易(10116)
- 易(9593)
- 体(9313)
- 和(9058)
- 机构
- 学院(189012)
- 大学(185413)
- 研究(75384)
- 济(73932)
- 经济(72060)
- 管理(65364)
- 中国(57145)
- 理学(54099)
- 理学院(53309)
- 管理学(52251)
- 管理学院(51869)
- 科学(47317)
- 京(41942)
- 所(39941)
- 农(36651)
- 研究所(36099)
- 财(34436)
- 中心(34109)
- 江(32095)
- 范(28838)
- 师范(28466)
- 农业(28443)
- 业大(28245)
- 院(27878)
- 北京(27028)
- 州(25986)
- 省(25608)
- 财经(25445)
- 技术(24051)
- 经(22860)
- 基金
- 项目(123465)
- 科学(96001)
- 研究(92781)
- 基金(84596)
- 家(74920)
- 国家(74210)
- 科学基金(61800)
- 社会(56784)
- 社会科(53654)
- 社会科学(53646)
- 省(51651)
- 基金项目(43984)
- 划(42955)
- 教育(41575)
- 编号(38964)
- 自然(37835)
- 自然科(36899)
- 自然科学(36886)
- 自然科学基金(36151)
- 发(33640)
- 资助(33614)
- 成果(32635)
- 课题(29134)
- 重点(28690)
- 发展(26964)
- 展(26502)
- 创(25750)
- 部(25363)
- 创新(24128)
- 年(23504)
共检索到313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爱华 伍文中
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相继推行一系列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措施,其中包含业已实施多年的有中国特色对口支援。实践证明,对口支援等区域开发战略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但尚存不尽如人意之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未能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别是未能按照法制化的途径改造为有中国特色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是财政转移支付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其中,横向转移支付作为纵向转移支付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应对自然灾害、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程、加强生态保护、促进民族团结、兴边富民等一系列领域发挥了其独特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横向转移支付的内涵和特点(一)内涵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纵向财政关系,二是横向财政关系。纵向财政关系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继红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财力在地区之间的横向转移,能够均衡地区之间财政能力,提高公共物品外部性的内在化水平。京津冀三地GDP、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泰尔指数虽逐年减小,但仍体现出地区差,目前在京津冀三地构建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仍面临各地政府合作不足、各级政府事权不明确、财政基础数据不充分等问题。应借鉴国外经验,总结对口支援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探索符合京津冀实际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横向转移支付 京津冀协同发展 泰尔指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健夫 田贵贤
对我国而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类财政转移制度。目前已有中央纵向转移支付如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等,但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是造成环保进展乏力,环境污染难以遏制的主要根源,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考虑到现阶段中央地方财政分权的实际,引进横向生态转移支付成为一种必然。横向转移支付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更重要的是符合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原则,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但在目前立法层次低、人们环保意识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华香 田贵贤
对我国而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类横向财政转移制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造成地区间经济社会差距的客观原因。因此在生态补偿初期阶段,由于生态效益的市场化衡量体系缺失,产权不清,企业和公众意识不强,政府必须强制性介入。
关键词: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优先领域 边界区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意如 向鲜花
民生与生态作为横向转移支付导向存在一定不足,难以产生持续的动力源,绩效评价制度缺失使横向转移支付的监督机制缺位。对此,本文提出主体功能导向横向转移支付,它能兼容民生导向与生态导向,通过命运共同体中差异化分工提供动力,采取以主体功能值计算为核心的自发型横向转移支付路径,并且对横向转移支付过程与结果进行绩效评价,保证横向转移支付持续、健康地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德凡
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又是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但目前单一的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无法应对大规模的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此,建立区域政府间横向财政支付体系对于目前生态补偿机制至关重要。基于此,立足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从我国目前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体系遇到的问题出发,在探究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以"生态补偿基金"为核心的区域政府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障碍提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恰逢其时。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横向转移支付体系 生态补偿基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伍文中 张杨 刘晓萍
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横向财政转移支付雏形,尽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其缺陷仍十分明显。应该基于国家财政均衡体系建设的需要,将我国的对口支援进行归并、划转、改造:一部分归并到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归属于国家财政均衡体系;一部分划转到市场体系;一部分进行功能再造归属于国家应急动员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对口支援所存不足及其原因,进而立足我国财政均衡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了对口支援改进为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实现机制、推进路径等问题。
关键词:
对口支援 横向转移支付 财政均衡体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谷成 蒋守建
本文对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构建依据进行了考察,认为横向转移支付的目标应定位于在纵向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外溢性公共产品成本的内部化。我国现行横向转移支付存在着决策机制与监督机制缺乏、对支援方省份的有效激励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将横向转移支付作为纵向转移支付的有益补充,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的监督考评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以提高发达地区进行横向转移支付的积极性,加快推进转移支付立法是完善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稳妥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谋贵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是在既定的财政体制下,同级的各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一般是财力富裕地区向财力不足地区转移,以达到地区间相互支援、缩小地区差距、均衡财力的目的。这种方式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晓萌
在国家范围内解决生态环境外部性问题、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从我国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看,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划与地方政府财力差异度之间存在矛盾,同时,我国各种生态补偿的实践中已经显现了横向转移支付的雏形。因此,我国可以尝试构建以生态补偿为导向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作为现有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重点生态功能区 转移支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晓敏
<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们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论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目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仍是我国实现生态补偿的主要手段。与纵向转移支付相比,横向转移支付在解决区域(流域)间横向经济生态利益冲突方面更具优势。本文对德国州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及我国省内、省际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基金模式为核心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运作机制,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形成纵、横生态转移支付相结合、搭配使用其他补偿方式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石绍宾 樊丽明
中国现阶段应用广泛、形式多样的对口支援是中国式横向转移支付,具有突出的中国特征,具体表现为内容和目的的多元性、基于中国政治体制的政治动员性和公共治理的阶段性。实践中,对口支援表现为同级政府间、降级次政府间、降多级次政府间以及纵横交织等模式,这些模式虽在分配资源的力度、速度、广度和集成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各有侧重,适用不同的场景和领域。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应定位为"纵向转移支付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对口支援 中国式 横向转移支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