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62)
2023(19479)
2022(16391)
2021(14962)
2020(12847)
2019(28749)
2018(28207)
2017(53681)
2016(29001)
2015(32234)
2014(31658)
2013(31199)
2012(28664)
2011(25906)
2010(25841)
2009(24023)
2008(23244)
2007(20831)
2006(18074)
2005(15858)
作者
(84522)
(71060)
(70771)
(67201)
(45082)
(34274)
(32029)
(27798)
(26792)
(24902)
(24232)
(23782)
(22621)
(22295)
(22021)
(22005)
(21302)
(21006)
(20450)
(20425)
(17618)
(17418)
(17328)
(16251)
(16106)
(15803)
(15651)
(15407)
(14280)
(14103)
学科
(132170)
经济(132053)
管理(85436)
(82398)
(68016)
企业(68016)
方法(57279)
数学(50617)
数学方法(50073)
(31625)
中国(31447)
(30985)
地方(27904)
业经(26660)
(26376)
技术(23612)
(22751)
贸易(22739)
(22015)
农业(21939)
(21279)
(19557)
财务(19507)
财务管理(19459)
环境(18667)
企业财务(18483)
(18374)
金融(18371)
理论(18333)
(18162)
机构
学院(413349)
大学(412879)
(175814)
经济(172389)
管理(159899)
研究(140188)
理学(138865)
理学院(137295)
管理学(134915)
管理学院(134149)
中国(106015)
科学(87210)
(85477)
(77657)
(72614)
(70626)
中心(65702)
研究所(64453)
业大(63821)
财经(62705)
(62159)
农业(57260)
(57088)
经济学(54821)
北京(52869)
(51779)
师范(51125)
(50614)
经济学院(49393)
(48875)
基金
项目(283575)
科学(224261)
基金(207974)
研究(200094)
(183832)
国家(182371)
科学基金(156745)
社会(129807)
社会科(123293)
社会科学(123260)
(111730)
基金项目(110518)
自然(103312)
自然科(101046)
自然科学(101017)
自然科学基金(99263)
(94288)
教育(92418)
资助(84154)
编号(78169)
重点(64411)
(62357)
(62265)
成果(61837)
(61350)
创新(57811)
科研(55069)
国家社会(54654)
课题(54326)
教育部(53327)
期刊
(189267)
经济(189267)
研究(116892)
中国(77899)
学报(68661)
(63967)
科学(62263)
(61194)
管理(59273)
大学(51341)
学学(48991)
农业(42604)
(39427)
金融(39427)
教育(38376)
技术(37611)
经济研究(31913)
财经(31503)
业经(29394)
(27107)
问题(24521)
(23532)
技术经济(22495)
统计(21118)
科技(20856)
(20050)
(19962)
(19819)
商业(19013)
理论(18405)
共检索到604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毓  周欢  
基于2007-2016年中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引入核密度函数、莫兰指数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信贷与技术创新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区域信贷与技术创新相互间存在空间差异性和空间相关性;(2)区域信贷和技术创新对省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区域信贷和技术创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各省域信贷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不仅会促进本省经济增长,还会促进相邻省份的经济增长。研究还发现:区域信贷与技术创新的交叉或融合会对省域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合理配置区域信贷资源,增强区域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聂正彦  李帅  
基于1998-2013年中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物流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物流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对西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此外,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区样本均表明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加。研究结论对于各地在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引领新常态以及"一路一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丽  郝万禄  夏球  
本文基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999—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各区域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推行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区域化战略,在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实施有差别的科技金融政策;重视中部和西部科技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协调,构建中部和西部经济与科技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科技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兴邦  
本文基于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结果显示:总体上,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综合经济增长质量。分项来看,一方面技术创新有助于显著增加经济增长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改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了贫富悬殊。本文认为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可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政府决策者应积极营造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良好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持续推动高水平技术创新,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此同时,政府决策者应及时对就业市场预警,完善相关社会保障配套政策,协助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转型和再就业,降低技术创新对收入分配失衡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贤忠  曾刚  邹琳  刘刚  
利用长江经济带110个地市1990~2013年R&D投入与经济增长水平的相关面板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性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对R&D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各市的经济增长与R&D投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R&D短期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效应;2R&D人员投入产出弹性高于R&D经费投入,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对R&D人员的依赖性更大;3R&D投入表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但R&D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表现出中西部大于东部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和东中西区域经济特征不同。最后,从加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武  熊俊  
文章选取我国30个省市1995-2011年的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和循环累积效应,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在我国地区之间并不存在互补性,而是表现为竞争关系,外资和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和地区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仍然受地理距离的影响,临近区域的空间溢出和关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倩倩  
文章基于2004~2010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回归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并提出研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在于,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引入和扩散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鹏  李鑫  张剑  薛雅伟  
在传统经济学下,环境规制往往会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进而降低企业利润。然而,波特则提出环境规制对企业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可能会推动技术创新。本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引入技术密集度的门槛效应对影响的区域异质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技术创新水平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2)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中西部地区则不明显;(3)存在技术密集度门槛,当某地区(省份)的技术密集程度达到一定门槛值以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宗和  彭昌奇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理论界尚未系统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阐明技术创新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经过改进的格瑞里茨和杰菲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2005—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三大技术创新主体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并把市场化因素首次设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考察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技术创新二次产出存在多样化差异,R&D在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和内部的配置,以及创新主体内外制度性因素对技术创新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优化R&D配置和进行技术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宗刚  高瑀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选取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倒U型关系,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倒J型关系。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第二产业占比、人力资本程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指数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存在着门槛效应,具有知识溢出效应,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力沿着东—中—西部依次递减,西部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弹性系数大于中东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宗刚  高瑀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选取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倒U型关系,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倒J型关系。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第二产业占比、人力资本程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指数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存在着门槛效应,具有知识溢出效应,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力沿着东—中—西部依次递减,西部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弹性系数大于中东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娇  李刚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各省域创新驱动能力的基础上,借助混合线性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察了创新驱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驱动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提升,还可以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进而间接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我国各地区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整体偏低,其主因在于低水平的间接驱动效应。分地区来看,相较于西部地区来说,东部和中部地区获得了更多的驱动效应红利。部分省域创新驱动能力和创新驱动效应排名不相符合,但却说明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取决于某一种创新要素数量或质量,更受制于多重创新的综合发展及其与传统要素之间的融合程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立国  曹白杨  
近年来,国内信息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信息产业与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深入融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然而,不同区域的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制约了信息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分析比较各区域信息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本文运用面板模型分析比较了中国热点经济区域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再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信息产业对于相关工业的拉动作用,最终得出信息产业的优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的结论,进而提出创新信息技术、优化产业环境、平衡区域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翔  邓峰  
在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和门限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而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稳定,其中,产业结构服务化的优化调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是使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的重要原因,科技创新是缓解结构性减速的关键。进一步的门限效应分析表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U型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基伟  于中鑫  
技术创新是经济与贸易内生型增长的核心环节。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30省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市场开放程度、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和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都有正向影响,只不过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增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必须从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等环节上下功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